谷娜;季小彬
目的 探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用六西格玛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展开本研究,对常规的临床生化检验情况进行质量评价,并参考《临床生物化学常规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计算相关检验的六西格玛水平,指导临床工作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017年的六西格玛比例为优的比例高(χ2=4.343,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六西格玛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Westgaed-Sigma可提高工作质量,故值得推广.
作者:丁贤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新湖农场居民盐碘尿碘检测结果,了解居民食用碘盐情况,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方法 选取农场1,000例居民进行盐碘、尿碘测定,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7年2月1日,盐碘测定使用直接滴定法实施定量测定,而尿碘测定则使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实施测定.结果 抽取1,000例居民的盐样,其中碘盐合格率为98.00%、碘盐覆盖率则为99.00%、合格碘盐使用率是99.7%;抽取尿样一共1,000份、尿碘范围在179μg/L-372μg/L之间,尿碘中位数为255μg/L,尿碘在50μg/L以下的占比为5.00%、在50μg/L-99μg/L之间的占比为15%,在100μg/L-299μg/L之间的占比为50.00%、而含量大于300μg/L的占比为30.00%.结论 应在新湖农场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控措施,供应合格的碘盐,能预防碘缺乏病.
作者:任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门诊排班制度的改革.方法 通过对传统排班模式的分析,针对原有弊端进行排班制度的改革,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工作量的变化合理安排各班次工作时间.结果 科室通过排班制度的改革对护士资源重新进行了调配,优化了人力资源价值,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医疗安全.结论 儿科门诊根据不同季节时段的护理工作量科学合理的调配护理人员,以患儿需要的护理时间为护士的工作时间,从而改变了以前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状况,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芳;王冰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西药处方中的用药不合理问题,并针对用药不合理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方法 对我院门诊部2016年1月-2018年1月西药处方进行随机性选择,选出4,000张西药处方,对其中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并提出应对建议.结果 4,000张西药处方中,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的有380张,占9.5%.其中联合用药影响疗效有80张,占21.1%;联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有81张,占21.3%;药物选择问题有78张,占20.5%;药物用法用量问题有82张,占21.6%;用药重复有59张,占15.5%.结论 针对西药处方中的用药不合理问题,我院应从提高临床医师专业水平、增强医师严谨对待处方的意识、健全处方监管机制等方面改善用药不合理的状况.
作者:韦启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胸椎骨折腹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科室诊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施以常规治疗和微波理疗法,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而言,微波理疗可显著提高腹胀治疗有效率(P<0.05),患者的腹胀持续时间及腹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及不适症状发生率也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微波理疗在治疗腰椎骨折腹胀上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伍富俊;侯根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团体体检检验危急值管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的40批团体体检检验患者,按照不同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批,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危急值管理,对比两组的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率是19.1%,观察组是6.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危急值管理在团体体检检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危急值回报缺陷发生率,值得推行.
作者: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疟疾血细胞进行分析检测,并针对得到结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2月省市医院就诊的疟疾患者57例,获取血细胞涂片,对其进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针对检测结果完成分析观察.结果 在57例血细胞涂片中,间日疟45例,恶性疟12例.其中,白细胞正常41例(71.93%),白细胞减少10例(17.54%),白细胞升高6例(10.53%).在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24例(42.11%),升高7例(12.28%),正常16例(28.07%),出现可疑现象10例(17.54%).单核细胞百分比正常23例(40.35%),升高27例(47.37%),减少5例(8.77%),无分类结果2例(3.51%).出现白细胞异常散点图7例(12.28%),且均为间日疟.红细胞正常39例(68.42%),减少12例(21.05%),升高6例(10.53%).血小板减少41例(71.93%),升高2例(3.51%),正常14例(24.56%).结论 在血常规检查当中,如果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直方图异常,并且白细胞分类及散点图异常时,需要进行血涂片检查,寻找有无疟原虫.
作者:陆海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围产期孕妇与新生儿中B群链球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择灵山县人民医院与妇幼保健院门诊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围产期孕妇共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按常规方法分娩;观察组采取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80%)高于对照组(80.40%)(P<0.05);研究组满意度(98.40%)、感染率(24.00%)优于对照组(85.20%、60.40%)(P<0.05).结论 临床上应积极给予围产期孕妇进行B群链球菌检查,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适当干预,从而避免新生儿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郑青;黄勤庆;王劭;陈富远;梁庆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中,微生物标本采集具有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诊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微生物标本采集操作的为对照组,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为观察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尿液、痰液、伤口分泌液等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标本采集的影响,通过规范化标本采集及检验流程,可有效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为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不同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间于本院进行血液检验的64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在采集后的1 h、3 h、6 h进行检验,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与采血1 h时相比,结果 显示3 h后血糖指标会有明显上升(P<0.05),6 h后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丙谷转氨酶、尿素氮水平与1 h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3 h、6 h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与1 h的对比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空腹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会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在标本采集后尽快进行生化检验.
作者:谢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通痹胶囊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风湿性关节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以及空白对照组,中医组服用通痹胶囊,西医组服用来氟米特片,中西医组联合来氟米特片及通痹胶囊,空白组使用维生素C安慰剂,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组的自身抗体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
作者:赵守英;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抽选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51.4±10.73)mL,对照组为(170.5±20.8)mL,观察组引流管拔管时间为(2.5±0.5)d,对照组为(4.8±0.6)d,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5.8±1.3)d,对照组为(9.2±2.1)d.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患儿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CRP、PA、PCT、SAA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CRP、PCT、SAA检测数值高于对照组,PA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P、PA、PCT、SAA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极高,能够准确地诊断出患儿的病情,为医生提供患儿准确的病情数值,有利于医生制定对症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作者:周作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在各种疾病出现比例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纳入至本研究中,运用光学显示镜对入选患者的血涂片上的异型淋巴细胞分型进行统计、观察与记录.结果 入选患者中,有53例患者检出Ⅰ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32例患者检出Ⅱ型异型淋巴细胞,共计检出13例Ⅲ型异型淋巴细胞,此外,我们还发现54例异型淋巴细胞检出在5%-10%之间,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55.1%,而有44例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检出情况大于10%,在总入选患者中的占比为44.9%.结论 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检测,检测患者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检出率高的是Ⅰ型异型淋巴细胞,为病毒感染性传染患者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检测可有效提升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确诊率,为患者尽早诊断疾病及早期干预治疗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夏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诊断中血糖与尿糖检验价值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糖和尿糖检验,分析患者检验后的尿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结果 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接收的122例患者检出尿糖阴性患者15例,阳性107例;在血糖检验中检出空腹血糖正常11例,空腹血糖升高111例;餐后2 h血糖正常17例,餐后2 h血糖升高105例.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进行血糖与尿糖检验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过敏性咳嗽患儿的血清过敏原.方法 临床诊断为过敏性咳嗽患儿90例设为过敏原组,体检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过敏原的差异.结果 过敏性咳嗽患儿的阳性率为62.22%(56/90),对照组阳性率为18.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为尘螨(28.29%)、柳树(13.35%)、皮屑(8.32%);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是鳕鱼(18.79%)、螃蟹(15.23%)、牛奶(10.32%).结论 过敏性咳嗽患儿血清过敏原测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过敏原,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英;牛莉莉;闫文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也逐渐在改变,糖尿病肾病也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高发慢性疾病.研究发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佳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种方法具有起故快、副作用小的特点.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变患者体内糖脂代谢紊乱的情况,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可以调节血糖,控制血脂指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减少患者因治疗而产生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作者:李林潘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复发性自然流产和夫妻双方染色体核型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82对有复发性自然流产表现的夫妻共164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分析染色体核型及异常分布,评价其与流产的关系.结果 染色体核型异常比例为16.5%(27/164),不存在夫妇双方均异常情况,多态变异率13.4%(22/164),显著高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多态变异核型中,以46,XN,inv(9)(p12q13)比例高54.5%(12/22),其次46,XN,21pstk+为22.7%(5/22),46,XY,1qh+和46,X,Yqh+均为9.1%(2/22),46,X,Yqh-为4.6%(1/22).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可能与染色体结构有关,且与多态性变异关系密切.
作者:班少雯;梁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11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对其不合格原因以及所占百分比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加以分析.结果 在11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中,其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标本量少(21.81%)、凝血(37.27%)、溶血(12.72%).结论 需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的工作规范以及操作规范,以此保证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有效性.
作者:杨文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液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行血生化检验的患者和体检人群共20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血清胆固醇偏高者81例,所占比例为38.94%,明显高于血清胆固醇偏低者(P<0.05).原发性和继发性血清胆固醇偏低者影响因素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原发性和继发性血清胆固醇偏高者影响因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以偏高较为常见,多系由原发性疾病引起,临床应高度注意,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检验准确性,保障诊疗准确安全.
作者:王军华;张前春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