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一榛
目的 分析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予以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经检测后,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岁-2岁、5岁-10岁年龄段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2岁-5岁年龄段,两组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可以看出观察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递减,对照组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均可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其阳性率均高,但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沉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PCT、CRP和ESR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CT、CRP和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细菌感染患者的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和ESR联合定量检测能明显提高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洪元;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如果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心理将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进行心理的干预,完善护理相关制度以提升护理的质量,提供更好的服务.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如施行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稳定,对护理的进行也较为满意,投诉率明显下降,这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余佳佳;余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且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解决措施的讨论.方法 主要是将近两年内接受治疗的临床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一共包括1,289例.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分析的总结之前,对于出现误差的各种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一共观察的1,289例临床病例当中,有117例患者在接受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都存在过误差,占据全部病例的9.1%,然后直接导致了分析前误差.研究发现,发生这些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多的就是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其次是采集样本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导致发生分析前误差,还有就是样本已经正确采集完成,也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但是采集完成以后还是会发生意外.另一大类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产生原因不是采集样本环节中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因为采集样本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或者是试剂本身存在问题等.结论 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医学检验前的多种因素导致的,一定要对这些误差进行详细分析,重视起来,以解决问题.
作者:徐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预防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300例,在其孕周为35周-37周时取阴道分泌物和肛周分泌物,并对这两种分泌物进行两种操作,一种是细菌培养作为对照组,另一种则为PCR检测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分析B族链球菌阳性及阴性对晚期妊娠中的作用和新生儿败血症影响.结果 300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检出结果显示阳性9例,实行PCR检测检出结果显示阳性25例;B族链球菌阳性对象中,孕妇宫内感染4例(16.0%),胎膜早破9例(36.0%),早产4例(16.0%),均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对象.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所分娩新生儿患败血症4例(16.0%),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研究对象所分娩的新生儿(P<0.05).结论 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携带会增加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的几率,导致新生儿患败血症几率增大,因此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妊娠晚期对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和筛查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选39例伴随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组,从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士中抽选39例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受检人员尿糖检验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比较两组的检验数值及水平异常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尿糖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39例受检者,其尿糖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处于阴性区间,阳性检出率均为0;而研究组患者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49%和51.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方法进行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伟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检验设备更新换代飞速,特别是大型医院对尖端检验设备的使用特别频繁.检验科设备档案是检验科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依据,本文分析了当下检验科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检验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作者:雷程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价值.方法 入组对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共100例确诊肺结核患者与10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设置为肺结核组、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痰液采集,行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验,分别采用痰涂片、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比较痰涂片、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肺结核组与对照组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并以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为参照,计算痰涂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肺结核组经三种检验方法检测的痰中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为参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均高于痰涂片(P<0.01),但其特异度与痰涂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与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45),痰涂片与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0.531).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痰中结核分枝杆菌多呈阳性表达,在肺结核病变早期诊断时,应采用痰涂片、痰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联合测定痰中结核分枝杆菌,以提高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检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800例受到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患者,病原体培养法是相应的标准操作方法,其作为特异性与技术灵敏性依据参与实验,以资料研究的方式对三种主要的肺炎支原体医学检验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相较于金标准的培养法,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及被动颗粒凝集试验法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肺炎支原体特异性都非常高.结论 在临床中进行肺炎支原体检验时要积极根据需要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上采取操作简便,且周期较短的检验技术,以提升肺炎支原体检出的效率,为肺炎病人的科学救治争取时间.为相关同仁提供一些工作实践的技术选择依据.
作者:陈蔚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鼻咽癌(NPC)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EB病毒基因(EBV-DN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40例NPC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收治的40例良性鼻炎患者作为B组,再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三组的EBV-DNA、CEA以及SF进行检测,分析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的三项指标水平高于B组与C组(P<0.05);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两种指标联合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NPC采取血清EB病毒基因、CEA、SF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天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慢性主观性头晕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接受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较对照组也低(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安全有效.
作者:谢春荣;段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使用维生素D后,观察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J)患儿矮身材的骨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3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维生素D口服3个月后,检测其骨钙素、甲状旁腺、降钙素、维生素D水平.结果 治疗组骨钙素、降钙素变化幅度明显有别于对照组.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存在骨代谢异常,提示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骨代谢,有可能改善终身高.
作者:丘柳萍;阳文景;韦桂芬;赵优;李惠芬;李辉;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观察1组,及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2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进食12 h,然后于次日清晨采集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采用比色法对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对患者的总胆酸(TBA)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TBIL、ALB、TBA、ChE四项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患者的TBIL、ALB、TBA、ChE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观察2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L、ALB、TBA、ChE四项生化指标与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有较大的关联性,可作为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在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雪红;任丽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检验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接收的体检者3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D-二聚体含量实际情况.结果 就D-二聚体含量而言,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明显,且在缓解期D-二聚体含量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过程中,D-二聚体含量能够准确反映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开展D-二聚体含量检测能够为并发症预防提供借鉴经验,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栋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在脑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结果的评定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57例为研究组,并以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55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可诊断脑血栓,且可对临床溶栓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王学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筛查与筛查阳性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孕产妇500例,所有孕产妇进行葡萄糖筛查试验,对于GCT≥7.8 mmol/L孕产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汇总500例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分析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以及阳性危险因素.结果 在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方面,500例孕产妇中,OGTT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46例,阳性率9.2%;在GCT阳性危险因素方面,GCT阳性危险因素包含有年龄、孕前体质量、孕期增加体质量、身高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结论 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9.2%,年龄、孕前体质量、孕期增加体质量、身高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都属于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
作者:郭腾;候继蓉;王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一次性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手术,常规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疼痛感,减缓牙髓炎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冶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防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546例产后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在这些产后患者中顺产人数为219例,剖宫产227例,将这些病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病例人数均为273例,对照组病例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产后护理措施,观察组中病例患者采用的是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例患者在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病例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产后患者利用整体护理的干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护理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郑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三种免疫组化抗原热修复方法的对比情况.方法 分别采用胰酶修复法、高压修复法和微波修复法,并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为酶消化组、高压加热组与微波修复组,三组均实施maxvison试剂盒,检测CD45RO和CDla、Ki-67和CD8、CD4和CD83及CD3染色结果.结果 三种抗原修复方法存在的差异性显著,相比微波修复方法,高压修复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次为胰酶修复法.结论 相比胰酶修复法和微波修复方法,高压加热组织抗原修复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和经济等优势,能在大量标本中广泛应用.
作者:韦翠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鼻内镜及CT检查,明确患者病变范围,对患者进行临床分级,并进行随访.结果 48例患者中治愈39例,复发9例,通过对复发者进行鼻内镜治疗,并对患者复发部位进行低温等离子烧灼,没有恶性病变情况出现.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玉抓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