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多中心综合分析

李长江;陈正文;杨彬;李美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儿, 骨髓细胞, 形态学, 多中心综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检查.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收集初诊、二诊(治疗15天)、三诊(治疗30天)、四诊(治疗90天)的骨髓细胞涂片,共192份,对涂片进行复检,对比分析复检报告和原始报告.结果 复检报告同原始报告的染色情况符合率是97.40%;复检报告同原始报告的取材、增生程度符合率是96.88%;复检报告同原始报告符合率是94.27%.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的多中心综合分析可提高医院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水平.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进展

    中医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心身疾病的概念,但对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却有着较先进的认识.笔者从事消化内科工作多年,现从中医学对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在病因病机上的认识,在治疗上的特色以及在疾病的预防与调护方法等方面做以探讨,以期为同道们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陆振华;李阳光;张琳;马萍;房莹莹;周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栓弹力图检测指导合理输注血液成分的探讨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指导合理输注血液成分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需手术或输血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进行TEG检查,对照组进行常规凝血检查,分析两组血液制品输入情况.结果研究组中输入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的输入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TEG检查可减少临床输入的血液制品,缓解血液制品的紧缺情况,为临床有关血制品的选择与输入量提供充分的依据.

    作者:李晓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检验科设备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检验设备更新换代飞速,特别是大型医院对尖端检验设备的使用特别频繁.检验科设备档案是检验科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依据,本文分析了当下检验科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检验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作者:雷程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8月90例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总有效率、恢复意识状态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状况、心率水平.结果 观察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意识状态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状况、心率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状况、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杜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质量控制及输血安全相关性分析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5年与2016年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对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室间质量控制样本的检测情况.结果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室间质量控制结果分析:近两年来,本院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检测的结果与标准结果一致.结论近年来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为提高检测的质量与输血的安全性,需要使操作更为标准化,并不断提高技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车丽敏;周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纳入的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空腹10 h后进行血糖、血脂检测,观察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HbA1c>9%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其他两组高(P<0.05);而HbA1c≤6.5%组FBG、PBG、TC以及TG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FBG、PBG以及HbA1c水平与TC、TG、LDL-C呈正相关性(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血脂代谢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HbA1c不仅能够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可预示脂代谢紊乱.

    作者:黄承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血栓诊断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应用与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在脑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结果的评定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57例为研究组,并以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55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可诊断脑血栓,且可对临床溶栓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王学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检验科的生化检验样本资料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每例样本进行初检和复检,筛选出两次检查结果误差较大的40例样本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再次进行复检并记录,分析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制定相关对策.结果 本组40例生化检验样本中,影响因素来源于临床者占65.83%,来源于实验室者占34.17%.对38例严重溶血患者进行复检,发现与初检时两者血钾、乳酸脱氢酶以及肌酸激酶存在较大差异,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侧采血时,其血糖以及钠、钾水平明显高于同侧结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很多,临床应积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患者就医安全.

    作者:韦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免疫检验在抗HIV检测中的结果对比

    目的 比较不同免疫检验在抗HIV检测中的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用免疫印迹法确诊艾滋病患者66例,66例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有42例HIV抗体呈阳性,24例HIV抗体呈阴性.分别用金免疫层析试验方法和ELISA法检测方法对66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金免疫层析试验组对HIV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率分别是92.86%、83.33%、89.39%,ELISA法检测组对HIV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率分别是97.62%、91.66%、95.45%,ELISA法检测组对HIV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率与金免疫层析试验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艾滋病患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检测中,ELISA法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率相对要优于金免疫层析试验方法,而且操作相对比较简单,不复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应对对策.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180例作为临床生化检验血液标本的提供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静脉血4 mL,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标本按照规范进行规范化处理,确保其未发生溶血;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标本给予溶血处理,使其发生溶血现象,其余处理环节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等都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等,与对照组相当,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对策,可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任丽峰;周雪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价值.方法 入组对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共100例确诊肺结核患者与10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设置为肺结核组、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痰液采集,行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验,分别采用痰涂片、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比较痰涂片、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肺结核组与对照组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并以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为参照,计算痰涂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肺结核组经三种检验方法检测的痰中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为参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均高于痰涂片(P<0.01),但其特异度与痰涂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与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45),痰涂片与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0.531).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痰中结核分枝杆菌多呈阳性表达,在肺结核病变早期诊断时,应采用痰涂片、痰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联合测定痰中结核分枝杆菌,以提高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床旁检验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 探索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全面了解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方法 挑选6例患者空腹样本,分别配制为高浓度样本2份、中浓度样本2份,低浓度样本2份,分别采用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糖,重复3次,算出均值,对结果进行准确度的分析,并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值为靶值,计算偏差.结果 在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中,存在准确性比对结果不合格的只有1台,其余均合格,合格比率为94.4%.并且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重复测定不同浓度血糖时,其中有15台血糖仪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合格,合格率为83.3%.结论 随着床旁检验血糖仪广泛使用,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系统,能更好地提高血糖仪使用检测的准确性,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

    作者:刘丹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实验室检验与肺部CT的联合检查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痰液的实验室检验,并与肺部CT的联合检查以提高其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08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的痰液中培养出曲霉菌的16例病例同时结合肺部CT检查.结果 对实验室培养出曲霉菌的病人再进行肺部CT检查,对符合侵袭性肺曲霉感染影像特征的病人进行抗真菌治疗,治疗效果非常的理想.结论 实验室痰液检查和肺部CT检查联合检查能提高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初诊的甲亢患者74例为参照组.两组受试者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检测甲状腺和肝功能相关指标情况,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异(P<0.05);前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促甲状腺素(TSH)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甲亢患者容易并发肝损害,应该对肝功能指标及时的检测,为这种疾病的预防提供支持.

    作者:黄树通;唐汉物;李冰冰;邓敏丽;冼观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分析在临床常规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预防策略.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3例)当做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采集两份血液标本,乙组对血液标本进行常规处理,研究甲组对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对两组标本的相关指标进行总结.结果 甲组的总蛋白、钾离子、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葡萄糖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乙两组的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尿素氮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规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会对结果存在较大影响,所以在临床检验中检验人员要避免标本溶血,确保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聚桂醇联合组织胶内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聚桂醇联合组织胶内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情况.方法 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急诊情况下收治60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取组织胶联合不同剂量聚桂醇[3 mL组(研究组)和2 mL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内镜下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治疗后血管消失率分别为30.0%和40.0%,穿刺印证血流阻断率分别为90.0%和96.7%.90 d两组之间出血率并无显著的差异,未有患者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 内镜下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让患者死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得到明显的降低,同时让患者的生存期尽可能的得到延长,在实际临床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何咖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痛风诊断中血尿酸检测的应用与临床价值评析

    目的 探讨痛风诊断中血尿酸检测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疑似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10例,其中52例痛风患者设为A组,5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B组;同期选择5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采用尿酸氧化酶-过氧化物偶联法测定受试者的血清尿酸浓度,对各组男性和女性的血尿酸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A组男性和女性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B组(t=2.300和2.167,P<0.05),同时明显高于C组(t=9.238和12.851,P<0.05);B组男性和女性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C组(t=10.790和9.923,P<0.05).结论 血尿酸检测对痛风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国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化代谢指标对精神疾病诊断学及临床治疗的意义

    目的 研究生化代谢指标对精神疾病诊断学及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康复组和病区组(精神疾病患者组)的各项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异常值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指标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指导、辅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为探索精神疾病诊断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作者:张志成;刘娜;安婷婷;李凌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感染性肺炎病原学实验室诊断——肺炎链球菌检测技术进展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是感染性肺炎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而且,SP感染及其耐药现象日趋严重.我国每年因SP感染相关性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数多的国家.因此,临床上及时、准确地诊断SP感染性肺炎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SP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SP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精准、全面、高效的实验室诊断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及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者的挑战.

    作者:廖远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

    目的 观察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即为肺癌组)、46例肺炎患者(即为肺炎组)以及67例常规体检个体(即为健康组)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三组个体均进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肺癌组患者进行抗癌治疗后再次进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探究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在进行抗癌治疗前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肺炎组和健康组,其中健康组患者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低.肺癌组治疗前IV期患者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依次高于IIIb期患者,IIIa期患者,II期患者,I期患者,肺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前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为,三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期以及个体病情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个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期越长,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越低.

    作者:倪沈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