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任丽峰;周雪红

关键词: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结果,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应对对策.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自愿者180例作为临床生化检验血液标本的提供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静脉血4 mL,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标本按照规范进行规范化处理,确保其未发生溶血;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标本给予溶血处理,使其发生溶血现象,其余处理环节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等都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等,与对照组相当,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对策,可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CD4+T淋巴细胞计数定量分析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CD4+T淋巴细胞计数定量分析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因肺部疾病而前来我院就诊的64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痰涂片试验以明确抗酸杆菌有无,将其中的36例试验结果阳性者纳入观察组,余下28例试验结果为阴性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计数位(128.76±54.32)个/μ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43±65.28)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CD4+T淋巴细胞计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晚期妊娠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预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预防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300例,在其孕周为35周-37周时取阴道分泌物和肛周分泌物,并对这两种分泌物进行两种操作,一种是细菌培养作为对照组,另一种则为PCR检测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分析B族链球菌阳性及阴性对晚期妊娠中的作用和新生儿败血症影响.结果 300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检出结果显示阳性9例,实行PCR检测检出结果显示阳性25例;B族链球菌阳性对象中,孕妇宫内感染4例(16.0%),胎膜早破9例(36.0%),早产4例(16.0%),均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对象.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所分娩新生儿患败血症4例(16.0%),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研究对象所分娩的新生儿(P<0.05).结论 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携带会增加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的几率,导致新生儿患败血症几率增大,因此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妊娠晚期对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和筛查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术后护理联合心理沟通干预对肝癌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后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沟通干预对肝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9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联用心理沟通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疼痛改善程度、心理状况、生存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2%);观察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各因子得分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肝癌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沟通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使术后疼痛程度大程度降低,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增强整体护理水平,进而全面增强生存质量.

    作者:张宜;王健生;张玉娟;龚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血栓诊断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应用与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在脑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结果的评定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57例为研究组,并以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55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可诊断脑血栓,且可对临床溶栓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王学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NP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中的 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BNP水平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并明确诊断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分别根据两者基线中位数水平分为高值组、低值组,并随访发病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病情况.结果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血清BN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高值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均分别高于低值组(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及平均血小板体积两项指标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门诊肩周炎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以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两组均治疗2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疗程后采用VAS模拟评分法及关节活动度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情况,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优于推拿治疗.

    作者:刘步云;胡松;史梦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痛风诊断中血尿酸检测的应用与临床价值评析

    目的 探讨痛风诊断中血尿酸检测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疑似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共110例,其中52例痛风患者设为A组,5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设为B组;同期选择5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C组.采用尿酸氧化酶-过氧化物偶联法测定受试者的血清尿酸浓度,对各组男性和女性的血尿酸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A组男性和女性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B组(t=2.300和2.167,P<0.05),同时明显高于C组(t=9.238和12.851,P<0.05);B组男性和女性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C组(t=10.790和9.923,P<0.05).结论 血尿酸检测对痛风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国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口服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矮身材儿童的骨代谢变化

    目的 探讨使用维生素D后,观察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J)患儿矮身材的骨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3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维生素D口服3个月后,检测其骨钙素、甲状旁腺、降钙素、维生素D水平.结果 治疗组骨钙素、降钙素变化幅度明显有别于对照组.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存在骨代谢异常,提示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骨代谢,有可能改善终身高.

    作者:丘柳萍;阳文景;韦桂芬;赵优;李惠芬;李辉;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床旁检验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 探索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全面了解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方法 挑选6例患者空腹样本,分别配制为高浓度样本2份、中浓度样本2份,低浓度样本2份,分别采用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糖,重复3次,算出均值,对结果进行准确度的分析,并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值为靶值,计算偏差.结果 在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中,存在准确性比对结果不合格的只有1台,其余均合格,合格比率为94.4%.并且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重复测定不同浓度血糖时,其中有15台血糖仪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合格,合格率为83.3%.结论 随着床旁检验血糖仪广泛使用,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系统,能更好地提高血糖仪使用检测的准确性,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

    作者:刘丹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检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检验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800例受到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患者,病原体培养法是相应的标准操作方法,其作为特异性与技术灵敏性依据参与实验,以资料研究的方式对三种主要的肺炎支原体医学检验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相较于金标准的培养法,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及被动颗粒凝集试验法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肺炎支原体特异性都非常高.结论 在临床中进行肺炎支原体检验时要积极根据需要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上采取操作简便,且周期较短的检验技术,以提升肺炎支原体检出的效率,为肺炎病人的科学救治争取时间.为相关同仁提供一些工作实践的技术选择依据.

    作者:陈蔚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化代谢指标对精神疾病诊断学及临床治疗的意义

    目的 研究生化代谢指标对精神疾病诊断学及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 使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康复组和病区组(精神疾病患者组)的各项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尿酸、血肌酐.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异常值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指标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指导、辅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为探索精神疾病诊断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作者:张志成;刘娜;安婷婷;李凌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和临床特征.方法 利用就诊的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和临床资料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案例中的普通平滑肌瘤只有十分之六,其余的有富于细胞型的,奇异型的,还有不典型的类型的.而恶性的没有案例,但是肉瘤的有一例.女性月经周期之内的瘤细胞异型和核分裂的状况影响显著程度都有所下降.结论 根据临床诊断的资料进行分析,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症状虽然和其他恶性潜能未定等肿瘤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治疗方式与平滑肌瘤的诊断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会安排随机的访问来提高治愈的几率.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且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解决措施的讨论.方法 主要是将近两年内接受治疗的临床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一共包括1,289例.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分析的总结之前,对于出现误差的各种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一共观察的1,289例临床病例当中,有117例患者在接受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都存在过误差,占据全部病例的9.1%,然后直接导致了分析前误差.研究发现,发生这些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多的就是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其次是采集样本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导致发生分析前误差,还有就是样本已经正确采集完成,也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但是采集完成以后还是会发生意外.另一大类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产生原因不是采集样本环节中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因为采集样本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或者是试剂本身存在问题等.结论 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医学检验前的多种因素导致的,一定要对这些误差进行详细分析,重视起来,以解决问题.

    作者:徐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运用

    目的 针对临床上使用尿沉渣与尿常规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的运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即收集患者晨尿20 mL作为临床检验尿液标本,将患者尿液送至检验科进行红、白细胞的临床尿沉渣以及临床尿常规检验分析.结果 患者尿液检验报告中显示,经尿沉渣的分析报告显示患者红细胞呈现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常规报告,而经尿常规报告显示,患者机体白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沉渣,但是两组检验结果之间的比对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尿沉渣与尿常规方式对患者机体红、白细胞进行临床分析均表现出相对比较的效果,进一步对这两种检验方式的优缺点科学、合理的整合起来作为临床尿检手段是值得在诊治中大力推广运用的.

    作者:张洲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检验科设备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检验设备更新换代飞速,特别是大型医院对尖端检验设备的使用特别频繁.检验科设备档案是检验科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依据,本文分析了当下检验科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检验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作者:雷程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指标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8例研究对象作为本次的观察组,同时选取来我院健康体检群体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进行相应的生化检验,观察对比两组检测数据.结果 通过生化检验得出,观察组患者DBL、TBL、TBA、ALT、AST、ALP、r-GT的检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对于TP、A/G、CHE、ALB等指标的检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生化检验技术对于怀疑肝硬化患者进行诊断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及时获取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而且为诊断肝硬化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成军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神经外科术后住院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发生感染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的2,000例神经外科病例,通过试验来明确神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生率较高的感染病症与预防措施.结果 2,000例病患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0.3%.结论 我们可以发现神外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正逐年下降,本次研究以资料分析的形式对神经外科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了探讨,供相关单位参考,以期能够对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徐泽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聚桂醇联合组织胶内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聚桂醇联合组织胶内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情况.方法 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急诊情况下收治60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取组织胶联合不同剂量聚桂醇[3 mL组(研究组)和2 mL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内镜下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治疗后血管消失率分别为30.0%和40.0%,穿刺印证血流阻断率分别为90.0%和96.7%.90 d两组之间出血率并无显著的差异,未有患者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 内镜下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让患者死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得到明显的降低,同时让患者的生存期尽可能的得到延长,在实际临床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何咖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SAA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检验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毒感染患儿分为A组(n=118),细菌感染患儿分为B组(n=54),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参照分为C组(n=28),全部患儿均行胶体金法检测,比较3组儿童的SAA、CRP和SAA/CRP水平.结果 B组患儿血清SA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和C组儿童(P<0.05),B组患儿血清SAA/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儿童(P<0.05);A组患儿血清SAA和SA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C两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SAA/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应用SAA和CRP联合检测法进行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能够有效为医师诊断小儿感染类型和后续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留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贫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贫血患者中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缺叶酸性贫血患者分别作为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展开血细胞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V、RBC、Hb、MCH、RDW、RBC/MCV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CV、Hb、MCH水平明显高于实验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的MCV、MCH、RDW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的特异性、敏感性、符合率分别为72.0%、96.0%、66.0%;实验B组的特异性、敏感性、符合率分别为70.0%、94.0%、60.0%.结论 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通过实验室科学检验,对MCV、RBC、Hb、MCH、RDW、RBC/MCV水平等各项血液指标的测定能够给贫血诊断提供部分可靠、准确的信息,值得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