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

肖红梅

关键词:子宫疾病, 平滑肌瘤, 病理诊断,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和临床特征.方法 利用就诊的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和临床资料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案例中的普通平滑肌瘤只有十分之六,其余的有富于细胞型的,奇异型的,还有不典型的类型的.而恶性的没有案例,但是肉瘤的有一例.女性月经周期之内的瘤细胞异型和核分裂的状况影响显著程度都有所下降.结论 根据临床诊断的资料进行分析,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症状虽然和其他恶性潜能未定等肿瘤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治疗方式与平滑肌瘤的诊断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会安排随机的访问来提高治愈的几率.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KGF-1及IL-23含量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分析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KGF-1及IL-23含量检测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视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寻求治疗的70例健康患者,视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KGF-1及IL-23含量检测,分析并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及意义.结果 观察组的KGF-1及IL-23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GF-1及IL-23的质量浓度与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呈正相关.结论KGF-1及IL-23可以较好地反映牙周炎患者的健康状况,可以作为诊断牙周病和反映牙周状态的客观指标.

    作者:宋尚林;马天叶;马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且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解决措施的讨论.方法 主要是将近两年内接受治疗的临床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一共包括1,289例.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分析的总结之前,对于出现误差的各种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一共观察的1,289例临床病例当中,有117例患者在接受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都存在过误差,占据全部病例的9.1%,然后直接导致了分析前误差.研究发现,发生这些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多的就是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其次是采集样本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导致发生分析前误差,还有就是样本已经正确采集完成,也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但是采集完成以后还是会发生意外.另一大类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产生原因不是采集样本环节中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因为采集样本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或者是试剂本身存在问题等.结论 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医学检验前的多种因素导致的,一定要对这些误差进行详细分析,重视起来,以解决问题.

    作者:徐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评价

    目的 对输血前患者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输血治疗患者20,000例为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通过卡式微柱凝胶法实施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对筛查和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存在输血史、妊娠史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存在输血史、妊娠史输血的患者(P<0.05).结论 患者在输血前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能够有效降低其出现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曲雪红;王向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妊娠糖尿病筛查与筛查阳性的临床危险因素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筛查与筛查阳性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孕产妇500例,所有孕产妇进行葡萄糖筛查试验,对于GCT≥7.8 mmol/L孕产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汇总500例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分析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以及阳性危险因素.结果 在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方面,500例孕产妇中,OGTT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46例,阳性率9.2%;在GCT阳性危险因素方面,GCT阳性危险因素包含有年龄、孕前体质量、孕期增加体质量、身高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结论 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9.2%,年龄、孕前体质量、孕期增加体质量、身高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都属于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

    作者:郭腾;候继蓉;王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聚桂醇联合组织胶内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聚桂醇联合组织胶内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情况.方法 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急诊情况下收治60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取组织胶联合不同剂量聚桂醇[3 mL组(研究组)和2 mL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内镜下治疗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治疗后血管消失率分别为30.0%和40.0%,穿刺印证血流阻断率分别为90.0%和96.7%.90 d两组之间出血率并无显著的差异,未有患者死亡的情况发生.结论 内镜下对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让患者死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得到明显的降低,同时让患者的生存期尽可能的得到延长,在实际临床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何咖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门诊肩周炎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予以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两组均治疗2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疗程后采用VAS模拟评分法及关节活动度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能明显改善患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疼痛情况,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优于推拿治疗.

    作者:刘步云;胡松;史梦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纳入的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空腹10 h后进行血糖、血脂检测,观察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HbA1c>9%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其他两组高(P<0.05);而HbA1c≤6.5%组FBG、PBG、TC以及TG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FBG、PBG以及HbA1c水平与TC、TG、LDL-C呈正相关性(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血脂代谢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HbA1c不仅能够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可预示脂代谢紊乱.

    作者:黄承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实验室检验与肺部CT的联合检查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痰液的实验室检验,并与肺部CT的联合检查以提高其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008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的痰液中培养出曲霉菌的16例病例同时结合肺部CT检查.结果 对实验室培养出曲霉菌的病人再进行肺部CT检查,对符合侵袭性肺曲霉感染影像特征的病人进行抗真菌治疗,治疗效果非常的理想.结论 实验室痰液检查和肺部CT检查联合检查能提高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SAA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检验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毒感染患儿分为A组(n=118),细菌感染患儿分为B组(n=54),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参照分为C组(n=28),全部患儿均行胶体金法检测,比较3组儿童的SAA、CRP和SAA/CRP水平.结果 B组患儿血清SA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和C组儿童(P<0.05),B组患儿血清SAA/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儿童(P<0.05);A组患儿血清SAA和SA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C两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SAA/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应用SAA和CRP联合检测法进行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能够有效为医师诊断小儿感染类型和后续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留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析如何解决临床检验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方法 阐述试剂、标本和设备三方面造成的问题,不合格予以加标注注明,甄别标本病理,了解被检者的用药史,熟悉仪器设备的排除方法,加强治理试剂,严格按照标准制定临床检验.结果 消除临床检验中的误差,保证临床检验的准确性.结论 提高临床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判定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疗效,以及在评价患者健康状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检测上值得借鉴.

    作者:周开慧;牟文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学指标的检验结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组,另根据配对原则选取初诊的甲亢患者74例为参照组.两组受试者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检测甲状腺和肝功能相关指标情况,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差异(P<0.05);前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促甲状腺素(TSH)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甲亢患者容易并发肝损害,应该对肝功能指标及时的检测,为这种疾病的预防提供支持.

    作者:黄树通;唐汉物;李冰冰;邓敏丽;冼观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外周血NLR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探讨NLR水平评估病情及指导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方法 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45例确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为观察组,选取30例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儿外周血NLR水平的关系及观察组不同NLR水平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组患儿与健康足月新生儿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新生儿颅内出血组患儿外周血NLR水平高于健康足月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颅内出血中高NLR组住院时间长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颅内出血中治疗前NLR水平高于治疗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外周血NLR水平对患儿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新亚;史永强;米伟阳;江彬;李楠;高璐;席敏;杨张凯;史永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口服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矮身材儿童的骨代谢变化

    目的 探讨使用维生素D后,观察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J)患儿矮身材的骨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3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维生素D口服3个月后,检测其骨钙素、甲状旁腺、降钙素、维生素D水平.结果 治疗组骨钙素、降钙素变化幅度明显有别于对照组.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存在骨代谢异常,提示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骨代谢,有可能改善终身高.

    作者:丘柳萍;阳文景;韦桂芬;赵优;李惠芬;李辉;林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析微生物标本培养前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临床研究意义

    目的 探究微生物标本培养前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2014年7月-2016年7月时段进入实验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中抽选350例,其中研究组进行微生物标本培养前,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对照组只进行微生物标本培养.对比两种方式培养结果.结果 研究组培养结果显示阳性88例,阳性率25.5%,对照组培养阳性112例,阳性率32.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生物标本培养前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能够有效控制培养质量,减少培养假阳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宁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床旁检验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 探索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全面了解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方法 挑选6例患者空腹样本,分别配制为高浓度样本2份、中浓度样本2份,低浓度样本2份,分别采用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糖,重复3次,算出均值,对结果进行准确度的分析,并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值为靶值,计算偏差.结果 在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中,存在准确性比对结果不合格的只有1台,其余均合格,合格比率为94.4%.并且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重复测定不同浓度血糖时,其中有15台血糖仪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合格,合格率为83.3%.结论 随着床旁检验血糖仪广泛使用,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系统,能更好地提高血糖仪使用检测的准确性,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

    作者:刘丹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检验凝血功能(Fg、AT_III、PT)及血清胱抑素C(Cysc)的临床检验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中选择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与44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比(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和血清胱抑素C的指标差异,并对急性期进展型脑梗及完全型期脑梗死的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指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进展型脑梗阻和急性完全型脑梗死与对照组的凝血功能和血清胱抑素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的检测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进展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凝血功能检测对于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并无临床价值.

    作者:马海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临床输血检验中运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180例血液检验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予以盐水法、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进行检测.并统计2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正定型符合率为100.00%,对照组正定型符合率为90.00%,观察组正定型符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反定型符合率为98.89%,对照组反定型符合率为88.89%,观察组反定型符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输血检验中运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效果显著,安全性与灵敏度均较强,准确性较高,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邵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血清EB病毒基因、癌胚抗原、铁蛋白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 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鼻咽癌(NPC)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EB病毒基因(EBV-DN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40例NPC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收治的40例良性鼻炎患者作为B组,再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三组的EBV-DNA、CEA以及SF进行检测,分析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的三项指标水平高于B组与C组(P<0.05);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两种指标联合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NPC采取血清EB病毒基因、CEA、SF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天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免疫检验在抗HIV检测中的结果对比

    目的 比较不同免疫检验在抗HIV检测中的结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用免疫印迹法确诊艾滋病患者66例,66例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有42例HIV抗体呈阳性,24例HIV抗体呈阴性.分别用金免疫层析试验方法和ELISA法检测方法对66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金免疫层析试验组对HIV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率分别是92.86%、83.33%、89.39%,ELISA法检测组对HIV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率分别是97.62%、91.66%、95.45%,ELISA法检测组对HIV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率与金免疫层析试验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艾滋病患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检测中,ELISA法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率相对要优于金免疫层析试验方法,而且操作相对比较简单,不复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运用

    目的 针对临床上使用尿沉渣与尿常规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的运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即收集患者晨尿20 mL作为临床检验尿液标本,将患者尿液送至检验科进行红、白细胞的临床尿沉渣以及临床尿常规检验分析.结果 患者尿液检验报告中显示,经尿沉渣的分析报告显示患者红细胞呈现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常规报告,而经尿常规报告显示,患者机体白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沉渣,但是两组检验结果之间的比对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尿沉渣与尿常规方式对患者机体红、白细胞进行临床分析均表现出相对比较的效果,进一步对这两种检验方式的优缺点科学、合理的整合起来作为临床尿检手段是值得在诊治中大力推广运用的.

    作者:张洲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