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评价

曲雪红;王向岩

关键词:输血治疗, 不规则抗体, 筛查鉴定
摘要:目的 对输血前患者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输血治疗患者20,000例为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通过卡式微柱凝胶法实施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对筛查和鉴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存在输血史、妊娠史输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存在输血史、妊娠史输血的患者(P<0.05).结论 患者在输血前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能够有效降低其出现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LP(a)与冠心病关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LP(a)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35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3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员LP(a)水平关系.结果 实验组患者LP(a)水平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实验组患者中,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的支数越多,则LP(a)水平也随之增加.结论LP(a)是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重要指标,其与患者的病变程度呈正比关系,能够有效判定患者病变的范围与程度.

    作者:罗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SAA和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检验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毒感染患儿分为A组(n=118),细菌感染患儿分为B组(n=54),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参照分为C组(n=28),全部患儿均行胶体金法检测,比较3组儿童的SAA、CRP和SAA/CRP水平.结果 B组患儿血清SA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患儿和C组儿童(P<0.05),B组患儿血清SAA/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儿童(P<0.05);A组患儿血清SAA和SA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C两组儿童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SAA/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应用SAA和CRP联合检测法进行小儿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能够有效为医师诊断小儿感染类型和后续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留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检验意义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D-二聚体的临床检验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9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接收的体检者3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D-二聚体含量实际情况.结果 就D-二聚体含量而言,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明显,且在缓解期D-二聚体含量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过程中,D-二聚体含量能够准确反映病情进展及预后情况,开展D-二聚体含量检测能够为并发症预防提供借鉴经验,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栋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及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产生的影响情况.方法 本研究对象是130例于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人员.对体检者采集血液并在两支试管中分配,其中一管实施常规处理送检,另外一管实施人工溶血送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 通过对比丙氨酸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血钾及总胆固醇含量几项指标,结果显示溶血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对比两组的三酰甘油、尿素氮、血糖、血尿酸及肌酐等指标,组间未见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生化检验期间积极防控溶血现象尤为关键,溶血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检测质量.

    作者:柴方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和临床特征.方法 利用就诊的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方法和临床资料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案例中的普通平滑肌瘤只有十分之六,其余的有富于细胞型的,奇异型的,还有不典型的类型的.而恶性的没有案例,但是肉瘤的有一例.女性月经周期之内的瘤细胞异型和核分裂的状况影响显著程度都有所下降.结论 根据临床诊断的资料进行分析,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症状虽然和其他恶性潜能未定等肿瘤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治疗方式与平滑肌瘤的诊断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会安排随机的访问来提高治愈的几率.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妊娠糖尿病筛查与筛查阳性的临床危险因素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筛查与筛查阳性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孕产妇500例,所有孕产妇进行葡萄糖筛查试验,对于GCT≥7.8 mmol/L孕产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汇总500例患者各项检测指标,分析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以及阳性危险因素.结果 在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方面,500例孕产妇中,OGTT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46例,阳性率9.2%;在GCT阳性危险因素方面,GCT阳性危险因素包含有年龄、孕前体质量、孕期增加体质量、身高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结论 妊娠糖尿病筛查阳性率9.2%,年龄、孕前体质量、孕期增加体质量、身高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都属于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

    作者:郭腾;候继蓉;王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医学检验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医疗卫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诊疗效率,但医疗资源分配和就诊人员分配不均的问题依旧严重.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传统工作模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纰漏、患者排队时间长等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本文就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医学检验服务质量进行探讨,旨在为检验科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良好思路.

    作者:杨海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分析在临床常规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预防策略.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3例)当做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采集两份血液标本,乙组对血液标本进行常规处理,研究甲组对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对两组标本的相关指标进行总结.结果 甲组的总蛋白、钾离子、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葡萄糖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乙两组的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尿素氮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规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会对结果存在较大影响,所以在临床检验中检验人员要避免标本溶血,确保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并且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解决措施的讨论.方法 主要是将近两年内接受治疗的临床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一共包括1,289例.在进行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分析的总结之前,对于出现误差的各种情况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一共观察的1,289例临床病例当中,有117例患者在接受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都存在过误差,占据全部病例的9.1%,然后直接导致了分析前误差.研究发现,发生这些误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多的就是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其次是采集样本之前没有做好充分地准备工作导致发生分析前误差,还有就是样本已经正确采集完成,也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但是采集完成以后还是会发生意外.另一大类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产生原因不是采集样本环节中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因为采集样本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或者是试剂本身存在问题等.结论 检验结果存在误差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医学检验前的多种因素导致的,一定要对这些误差进行详细分析,重视起来,以解决问题.

    作者:徐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常规凝血检验指标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价值

    目的 对常规凝血检验指标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诊的在输血过程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诊接受输血但未出现不良反应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凝血检验,观察两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常规凝血检验指标.结果 两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常规凝血检验应用于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中,可准确的评判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张保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乳头状瘤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鼻内镜及CT检查,明确患者病变范围,对患者进行临床分级,并进行随访.结果 48例患者中治愈39例,复发9例,通过对复发者进行鼻内镜治疗,并对患者复发部位进行低温等离子烧灼,没有恶性病变情况出现.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玉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诊疗的500例溶血病新生儿,对新生儿溶血三项予以试验,再经全自动分析仪的运用,对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实施检测,以此判断试验结果和母亲血型、黄疸时间的关联性.结果 500例新生儿中,母婴不同血型下其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溶血三项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如O-O型HDN为13.46%、O-A型HDN为55.75%、O-B型HDN为54.24%.结论 针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治工作,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溶血三项试验存在相应的价值,可为后续诊疗创造条件.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代谢基因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收集阅读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和总结.阐述阿司匹林代谢基因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阿司匹林抵抗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基因多态性可显著影响血小板活性、阿司匹林抵抗程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基因突变以及基因交互作用可使阿司匹林抵抗产生的比例和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依据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合理调整给药方案实行个体化治疗,可以降低阿司匹林抵抗、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阿司匹林副作用发生率.

    作者:陈淑华;岳蕴华;马艳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孕酮联合β-HCG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孕酮联合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2例异位妊娠孕妇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正常宫内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单独检测β-HCG与孕酮以及β-HCG联合检测的确诊时间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妊娠第4 wk、第5 wk、第6 wk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酮以及β-HCG联合检测的确诊时间明显短于单独检测β-HCG(P<0.05),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β-HCG(P<0.05).结论 血清孕酮联合β-HCG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缩短确诊时间,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任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00例,空腹采集静脉血,分别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样本的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的临床意义.结果 定量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 135例,HBsAb 40例,HBeAg 51例,HBeAb 53例,HBcAb 140例;定性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 131例,HBsAb 38例,HBeAg 50例,HBeAb 59例,HBcAb 144例;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中共有12例检测结果不同,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结果对比,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符合率依次为96.8%、91.3%、100%、96.2%、95.8%.结论 在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上,定性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定量检测的干扰因素较少,灵敏度与稳定性更优,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冉景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NP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中的 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BNP水平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并明确诊断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分别根据两者基线中位数水平分为高值组、低值组,并随访发病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病情况.结果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血清BN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高值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均分别高于低值组(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及平均血小板体积两项指标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贫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贫血类型,120例贫血患者包括5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6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并选取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施以血液检验,然后观察并比较其血液中各指标,包括RBC(红细胞计数)、MCV(红细胞平均体积)、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Hb(血红蛋白)以及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等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经血液检验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RDW指标水平比其他两组均明显偏高,而RBC、Hb指标水平比地中海贫血组明显偏低;地中海贫血组患者RBC指标比其他两组均明显偏高;对照组患者MCH、MCV指标均比其他两组显著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显著,且血液中RBC、MCV、RDW、Hb及MCH等指标可作为贫血的诊断依据,并对贫血的不同类型进行鉴别诊断,因而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祖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卵巢储备低下患者血清中表达的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卵巢储备低下(DOR)患者血清中抗苗勒管激素(AMH)表达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5年8月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为PCOS组,将同期诊治的120例DOR患者作为DOR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2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AMH水平检测,对比三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MH存在的差异,并分析血清AMH与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PCOS组年龄低于DOR组,血清AMH水平高于DO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年龄、体质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OS组的血清AM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R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且血清AMH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PCOS组血清AMH水平无明显变化;DOR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AMH水平呈递减趋势,且各年龄段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PCO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OS组中,患者血清AMH水平与年龄未见明显相关性(r=-0.108,P>0.05);而在DOR组中,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性(r=-0.524,P<0.05).结论 PCOS患者与DOR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较DOR患者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DOR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将逐渐降低,而PCOS患者则无明显变化.

    作者:唐慧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CR联合RDB技术在β-地贫基因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PCR联合反向点杂交(RDB)技术在β-地贫基因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检测的84例β-地贫基因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基因诊断应用RDB技术,观察组则采取PCR联合RDB技术对基因进行检测.观察两组β-地贫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β41-42(-TCTT)19例(45.24%)、β17(A→T)5例(11.90%)、β71-72(+A)1例(2.38%)、IVS-Ⅱ654(C→T)10例(23.81%)、TAT盒-28(A→T)3例(7.14%)、无法检出4例(9.52%),对照组上述基因突变对应检出率30.95%、11.90%、7.14%、16.67%、4.76%、28.57%,观察组基因突变检测率(90.48%)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联合RDB技术检测β-地贫基因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利于提升β-地贫基因检出率,改善检测通量,进而节省检测时间与成本,更易于患者接受.

    作者:吴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在临床中的应用差异

    目的 分析与评估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在临床中的应用差异.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成年男性尿检者为研究主体,96例患者均给予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验与尿沉渣镜检,其中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验结果为A组,尿沉渣镜检结果为B组,对比检验结果.结果 A组的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8.33%,B组为22.92%;A组的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5.00%,B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在临床中的应用存有差异,应将二者相结合,综合分析尿检者的检验结果,以提高疾病检出率.

    作者:吕金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