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研究

马海娜

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期, 胱抑素C, 凝血功能
摘要: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检验凝血功能(Fg、AT_III、PT)及血清胱抑素C(Cysc)的临床检验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在我院中选择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与44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比(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和血清胱抑素C的指标差异,并对急性期进展型脑梗及完全型期脑梗死的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指标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指标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进展型脑梗阻和急性完全型脑梗死与对照组的凝血功能和血清胱抑素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的检测能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进展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凝血功能检测对于急性期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并无临床价值.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依据并发症类型分为A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组)、B组(单纯糖尿病组),2组患者各3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生化检验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并对比组间的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浓度、阳性率.结果 A组的FPG、OGTT、HbAlc的浓度分别为(9.65±1.21)mmol/L、(16.97±0.24)mmol/L及(9.65±0.16)%,均高于其他2组(P<0.05),但A、B组的各项指标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C组(P<0.05).结论 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的效果显著,临床中可依据上述指标鉴别糖尿病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有力依据,可实施推广.

    作者:张淑花;朱宗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析血液检验在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间来我院检验的68例贫血患者,根据血液检验的结果分为32例地中海贫血组和36例缺铁性贫血组,并对各项血液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项血液检验指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将血液检验运用于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鉴别中,诊断及鉴别价值高,值得加以广泛推广及运用.

    作者:金群;吴甬;朱君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200例,空腹采集静脉血,分别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样本的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差异,评价乙肝五项指标定量与定性的临床意义.结果 定量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 135例,HBsAb 40例,HBeAg 51例,HBeAb 53例,HBcAb 140例;定性检测的阳性结果中,HBsAg 131例,HBsAb 38例,HBeAg 50例,HBeAb 59例,HBcAb 144例;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种检测方法中共有12例检测结果不同,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结果对比,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阳性符合率依次为96.8%、91.3%、100%、96.2%、95.8%.结论 在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上,定性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出现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定量检测的干扰因素较少,灵敏度与稳定性更优,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冉景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针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均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44例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将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发热、头痛、恶心以及肢体抖动等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继发感染发生率为2.27%,相对低于对照组的6.8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降低继发感染发生率,促进患儿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萧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如果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心理将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进行心理的干预,完善护理相关制度以提升护理的质量,提供更好的服务.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如施行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稳定,对护理的进行也较为满意,投诉率明显下降,这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余佳佳;余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价值.方法 入组对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共100例确诊肺结核患者与10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设置为肺结核组、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痰液采集,行痰液结核分枝杆菌检验,分别采用痰涂片、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比较痰涂片、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肺结核组与对照组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并以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为参照,计算痰涂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 肺结核组经三种检验方法检测的痰中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为参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均高于痰涂片(P<0.01),但其特异度与痰涂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与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45),痰涂片与痰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0.531).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痰中结核分枝杆菌多呈阳性表达,在肺结核病变早期诊断时,应采用痰涂片、痰快速培养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联合测定痰中结核分枝杆菌,以提高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大出血中输血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分输血治疗产科大出血中输血护理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择产科大出血患者6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患者,分析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大出血患者的输血护理及其临床效果.结果 产科大出血患者需要及时抢救、明确诊断,成分输血治疗后APTT、PLT、TT等血液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60例患者均无出现输血反应,其中有58例在经过及时的系统治疗和有效护理之后,其症状得到缓解,2例患者因抢救不及时、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成分血的悬浮红细胞可有效增加患者的血红蛋白,冰冻血浆对补充出血患者血容量、凝血因子等极为有效.成分输血法治疗能有效改善产科大出血患者的病情,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罗忠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CD4+T淋巴细胞计数定量分析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CD4+T淋巴细胞计数定量分析诊断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因肺部疾病而前来我院就诊的64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痰涂片试验以明确抗酸杆菌有无,将其中的36例试验结果阳性者纳入观察组,余下28例试验结果为阴性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计数位(128.76±54.32)个/μ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43±65.28)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CD4+T淋巴细胞计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医学检验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医疗卫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诊疗效率,但医疗资源分配和就诊人员分配不均的问题依旧严重.检验科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传统工作模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纰漏、患者排队时间长等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本文就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医学检验服务质量进行探讨,旨在为检验科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良好思路.

    作者:杨海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血清EB病毒基因、癌胚抗原、铁蛋白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 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鼻咽癌(NPC)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EB病毒基因(EBV-DN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40例NPC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收治的40例良性鼻炎患者作为B组,再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三组的EBV-DNA、CEA以及SF进行检测,分析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的三项指标水平高于B组与C组(P<0.05);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两种指标联合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NPC采取血清EB病毒基因、CEA、SF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天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rugada综合征心脏骤停抢救成功1例

    本文报道1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病例,结合文献及近几年相关指南共识,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李科;张孝忠;张丽丽;朱正芳;张伟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CV和RDW在贫血疾病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贫血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任选70例在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行MCV和RDW检测,分析两指标在各类贫血疾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 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MCV和RDW值差异较大(P<0.05);MCV和RDW诊断各类型贫血的敏感性为83.3%-95.6%,特异度为91.5%-100.0%.结论 红细胞MCV和RDW的改变在各类型贫血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一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纳入的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空腹10 h后进行血糖、血脂检测,观察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HbA1c>9%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其他两组高(P<0.05);而HbA1c≤6.5%组FBG、PBG、TC以及TG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FBG、PBG以及HbA1c水平与TC、TG、LDL-C呈正相关性(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负相关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血脂代谢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HbA1c不仅能够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同时可预示脂代谢紊乱.

    作者:黄承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种新式压印平板在物体表面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应用新式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改良医院内感染监测活动中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控制指南》,在多批次院内感染监测中,在采用新式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进行物体表面细菌学检测同时,采用传统棉拭子涂抹法进行采样检测,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改良的新式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检测方法和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较,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但操作更简便,检测时间更短,有极大推广价值.

    作者:夏寅辉;邓小芳;敬金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感染性肺炎病原学实验室诊断——肺炎链球菌检测技术进展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是感染性肺炎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而且,SP感染及其耐药现象日趋严重.我国每年因SP感染相关性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数多的国家.因此,临床上及时、准确地诊断SP感染性肺炎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SP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SP等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精准、全面、高效的实验室诊断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及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者的挑战.

    作者:廖远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BNP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测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中的 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BNP水平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6个月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并明确诊断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2例,分别根据两者基线中位数水平分为高值组、低值组,并随访发病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病情况.结果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血清BNP及平均血小板体积高值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均分别高于低值组(P<0.05).结论血清BNP水平及平均血小板体积两项指标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短期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疾病的诊断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对脂肪肝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体检的人员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40例体质量超标30%的人群作为观察组,40例体质量正常人群作为参照组;将两组样本人员均进行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观察两组样本人员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人员的肝功和血清检测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与血清指标的评测对脂肪肝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其为临床医学上治疗和预防脂肪肝提供了基础,为疾病的治愈提供了保证,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医学事业的发展,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陈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7年11月期间诊疗的500例溶血病新生儿,对新生儿溶血三项予以试验,再经全自动分析仪的运用,对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实施检测,以此判断试验结果和母亲血型、黄疸时间的关联性.结果 500例新生儿中,母婴不同血型下其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溶血三项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如O-O型HDN为13.46%、O-A型HDN为55.75%、O-B型HDN为54.24%.结论 针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治工作,脐带血血清总胆红素检测、溶血三项试验存在相应的价值,可为后续诊疗创造条件.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浆BNP水平诊断舒张型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BNP水平诊断舒张型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患者,将50例舒张型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组,而另50例非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NP水平随着病人舒张功能不全分级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定血浆BNP水平,可为舒张型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同时还对于积极准确的治疗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敏;高洪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运用

    目的 针对临床上使用尿沉渣与尿常规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的运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即收集患者晨尿20 mL作为临床检验尿液标本,将患者尿液送至检验科进行红、白细胞的临床尿沉渣以及临床尿常规检验分析.结果 患者尿液检验报告中显示,经尿沉渣的分析报告显示患者红细胞呈现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常规报告,而经尿常规报告显示,患者机体白细胞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沉渣,但是两组检验结果之间的比对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尿沉渣与尿常规方式对患者机体红、白细胞进行临床分析均表现出相对比较的效果,进一步对这两种检验方式的优缺点科学、合理的整合起来作为临床尿检手段是值得在诊治中大力推广运用的.

    作者:张洲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