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张淑花;朱宗林

关键词:糖尿病, 生化检验, 临床应用, 血糖水平
摘要:目的 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依据并发症类型分为A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组)、B组(单纯糖尿病组),2组患者各3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生化检验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并对比组间的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浓度、阳性率.结果 A组的FPG、OGTT、HbAlc的浓度分别为(9.65±1.21)mmol/L、(16.97±0.24)mmol/L及(9.65±0.16)%,均高于其他2组(P<0.05),但A、B组的各项指标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C组(P<0.05).结论 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的效果显著,临床中可依据上述指标鉴别糖尿病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有力依据,可实施推广.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如果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心理将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进行心理的干预,完善护理相关制度以提升护理的质量,提供更好的服务.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如施行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为稳定,对护理的进行也较为满意,投诉率明显下降,这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余佳佳;余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免疫优势区基因重组蛋白在早期诊断中的 应用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免疫优势区基因重组蛋白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将Cpn CPAF免疫优势区基因进行挑选并克隆,从而有效的完成原核载体的构建;通过完成诱导表达及纯化重组蛋白,分析其抗原特异性.结果整体符合率达97.3%,检测100份的呼吸道感染Cpn抗原,相较PCR试剂方法,符合率达到了87.6%.结论肺炎嗜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免疫优势区基因重组蛋白,存在较高的抗原性,在当前临床医学中,针对Cpn感染的患者行早期诊断中,存在较高的临床诊断利用价值.

    作者:袁红霞;周安文;陈虹亮;彭玉凤;黄诗斯;廖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8月90例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总有效率、恢复意识状态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压状况、心率水平.结果 观察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意识状态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急诊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状况、心率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状况、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促进患者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提高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杜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针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均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44例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将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发热、头痛、恶心以及肢体抖动等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继发感染发生率为2.27%,相对低于对照组的6.8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重症手足口病重型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降低继发感染发生率,促进患儿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萧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

    目的 对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抽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糖尿病患者确定为本课题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检验,观察组患者接受生化检验,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患者诊断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测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临床诊断工作中,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更加理想,结果更加可靠,为糖尿病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杜云英;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床旁检验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比较

    目的 探索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全面了解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方法 挑选6例患者空腹样本,分别配制为高浓度样本2份、中浓度样本2份,低浓度样本2份,分别采用本院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检测血糖,重复3次,算出均值,对结果进行准确度的分析,并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值为靶值,计算偏差.结果 在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中,存在准确性比对结果不合格的只有1台,其余均合格,合格比率为94.4%.并且18台床旁检验血糖仪重复测定不同浓度血糖时,其中有15台血糖仪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合格,合格率为83.3%.结论 随着床旁检验血糖仪广泛使用,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系统,能更好地提高血糖仪使用检测的准确性,确保病人的正确诊断.

    作者:刘丹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依据并发症类型分为A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组)、B组(单纯糖尿病组),2组患者各3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生化检验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并对比组间的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浓度、阳性率.结果 A组的FPG、OGTT、HbAlc的浓度分别为(9.65±1.21)mmol/L、(16.97±0.24)mmol/L及(9.65±0.16)%,均高于其他2组(P<0.05),但A、B组的各项指标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C组(P<0.05).结论 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的效果显著,临床中可依据上述指标鉴别糖尿病及其严重程度提供有力依据,可实施推广.

    作者:张淑花;朱宗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T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总结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T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从而为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3年6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初诊患者28例(A组)、处于骨髓抑制阶段患者31例(B组)、部分缓解患者32例(C组)、完全缓解患者29例(D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人员的血清TPO,回顾分析不同组人员对应的血清TPO含量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TPO含量水平明显低于研究对象中各组患者的血清TPO含量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治疗进展,不同组患者血清TPO含量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且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PO含量水平异常可作为AA患者临床诊断以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AA患者在完全缓解后其血清TPO仍然存在异常,表明AA患者中TPO通路可能存在障碍.

    作者:王玉娟;胡春梅;曲荣峰;佟显爽;李亚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结核菌感染中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及效果.方法 对近一年来入住我院并经过T细胞检测患者的检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对结核病诊断所发挥出的作用,判断在结核病诊断工作中存在的意义及发挥的效果.结果 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检查的760例患者中,有290例患者为肺结核患者,T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的达到了91.0%,斑点数目为(274±100);在这些患有结核病的患者中有125例活动期患者阳性率为100.0%,斑点数为(300±220);其余的活动初期患者阳性率为84.5%,斑点数为(110±36).结论 经过T细胞检测技术对肺内外结核杆菌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能够大大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效率,在患者早期就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同时对于斑点数的检测对于结核病的治疗也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作者:贾馨兰;杨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种新式压印平板在物体表面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应用新式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改良医院内感染监测活动中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控制指南》,在多批次院内感染监测中,在采用新式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进行物体表面细菌学检测同时,采用传统棉拭子涂抹法进行采样检测,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改良的新式卵磷脂吐温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检测方法和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较,对检测结果无影响,但操作更简便,检测时间更短,有极大推广价值.

    作者:夏寅辉;邓小芳;敬金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有关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分析

    目的 对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临床血液检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血液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观察组实施关键性的检验措施进行检验,并将两组样本的检验误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样本的检验误差率为8.00%,对照组样本的检验误差率为28.00%,观察组样本在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率方面低于对照组样本,两组样本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血液检验误差采取关键性的检验措施,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临床血液检验误差,为就诊患者的疾病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

    作者:贾梓含;王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病因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67例在我院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通过检测发现有103例检测为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38.58%;在吸入组过敏原中共有27例为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10.11%,在食物组过敏原中共有21例为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7.87%.结论 通过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可有助于对其的病因进行更好的分析,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长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两种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孕酮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孕酮的可比性.方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使用ROCHE Cobas e601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使用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免疫分析仪,均检测2016年9月同批采集的40例样本,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和批内、批间精密度.结果 两套系统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批内、批间精密度,且两组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检测系统均具有较好的批内、批间精密度,且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比对价值.

    作者:吴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四项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观察1组,及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2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进食12 h,然后于次日清晨采集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采用比色法对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对患者的总胆酸(TBA)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TBIL、ALB、TBA、ChE四项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患者的TBIL、ALB、TBA、ChE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观察2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L、ALB、TBA、ChE四项生化指标与患者的肝损伤程度有较大的关联性,可作为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在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雪红;任丽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检验科设备档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检验设备更新换代飞速,特别是大型医院对尖端检验设备的使用特别频繁.检验科设备档案是检验科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依据,本文分析了当下检验科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利于检验科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作者:雷程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多中心综合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检查.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收集初诊、二诊(治疗15天)、三诊(治疗30天)、四诊(治疗90天)的骨髓细胞涂片,共192份,对涂片进行复检,对比分析复检报告和原始报告.结果 复检报告同原始报告的染色情况符合率是97.40%;复检报告同原始报告的取材、增生程度符合率是96.88%;复检报告同原始报告符合率是94.27%.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的多中心综合分析可提高医院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水平.

    作者:李长江;陈正文;杨彬;李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糖尿病患者7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尿常规定性检查.对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总结所有患者的蛋白尿情况,然后评价出尿常规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 检验后,70例患者中有33例为一次性蛋白尿,占47.14%;25例为持续性蛋白尿,占35.71%;总尿微白蛋白呈阳性率为82.85%,患者病情随着年龄、病程的增长而上升.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常规定性检查,能够有效判定患病情况和病变严重性.

    作者:梁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贫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贫血类型,120例贫血患者包括55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和6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并选取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施以血液检验,然后观察并比较其血液中各指标,包括RBC(红细胞计数)、MCV(红细胞平均体积)、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Hb(血红蛋白)以及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等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经血液检验后,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RDW指标水平比其他两组均明显偏高,而RBC、Hb指标水平比地中海贫血组明显偏低;地中海贫血组患者RBC指标比其他两组均明显偏高;对照组患者MCH、MCV指标均比其他两组显著偏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显著,且血液中RBC、MCV、RDW、Hb及MCH等指标可作为贫血的诊断依据,并对贫血的不同类型进行鉴别诊断,因而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祖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306例贫血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贫血类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对照组230例,观察组为地中海贫血,对照组缺铁性贫血,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检测的各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经过血液检验的各项指标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贫血患者在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经血液检验后进行的诊断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晚期妊娠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预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预防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300例,在其孕周为35周-37周时取阴道分泌物和肛周分泌物,并对这两种分泌物进行两种操作,一种是细菌培养作为对照组,另一种则为PCR检测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分析B族链球菌阳性及阴性对晚期妊娠中的作用和新生儿败血症影响.结果 300例孕妇中B族链球菌检出结果显示阳性9例,实行PCR检测检出结果显示阳性25例;B族链球菌阳性对象中,孕妇宫内感染4例(16.0%),胎膜早破9例(36.0%),早产4例(16.0%),均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对象.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所分娩新生儿患败血症4例(16.0%),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研究对象所分娩的新生儿(P<0.05).结论 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携带会增加孕妇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早产的几率,导致新生儿患败血症几率增大,因此B族链球菌核酸检测在妊娠晚期对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和筛查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临床检验(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