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别做爱折腾的家长

飞飞

关键词:
摘要:同事木玲的女儿婉君和我的儿子都是腊月出生,去年9月开学的时候,还没满6周岁.按国家政策,是不能上一年级的.但她父母硬是神通广大,风风火火回湖南老家,弄来了证明,让婉君顺利上了一年级.我的儿子羡慕得不得了.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火灾后她为什么会嗜酒?

    火!”李莉从睡梦中惊醒.她看到屋子里已经是一片火海,炙热的浓烟袭来,她来不及多想就冲向阳台,纵身从三层跳了下去,接着便什么都不知道了.过了三天,李莉才苏醒.听妈妈说,火是隔壁小孩子无意间点燃的.她的房子已经成了焦炭,幸亏她逃得快,捡了一条命.

    作者:陈晗晖;龙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妈妈变了

    因为工作忙,我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了.今年春节,我特地用拼假的策略凑足了一个长长的假期,准备同家人好好地聚一聚.回家之后,我继续秉承着懒散的本性,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然后,等着妈妈给我做好吃的,脏衣服也全都扔到洗手间里,等着妈妈来处理.就这么好吃懒做了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虽然家还是那个家,家的氛围也一如从前那么温馨,可是妈妈却改变了许多.

    作者:张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们也需要尊重”

    提高能力才能赢得尊重一个人只身在外,却要忍受别人歧视的眼光,过着单调的生活,对家人的思念,以及美好幻想的破灭……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确实会让人崩溃.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呢?首先,要保持一种自信的生活态度.不管别人怎么看,生活还是自己在过,过分在意别人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

    作者:黄春瑜;魏华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陪你好好活一次

    21岁参加工作,终于体会到了她的难处.一个人,种六亩地,九分田,养十几头猪,带着两个尚在读书的孩子.这便是她,我苦难的母亲.22岁,我往家里邮了第一笔生活费,我让母亲把一切农活都停下了,不让她下地,不让她喂猪,更不让她骑着破破烂烂的三轮车到处拉柴火.

    作者:一路开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追逐奢侈品的背后

    渴望融入城市的诉求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农民工朋友们的腰包里或多或少有了一些积蓄.在各商家广告的“狂轰滥炸”下,农民工朋友们也很难抵挡这种诱惑,有些人更是风风火火,对那些自己之前从未涉足过的奢侈品,也愿意花血本买下.有人曾说,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人的实用性,更在于对人的某种潜在需要的满足.对于一些农民工朋友而言,消费是一种让自身实现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卫红;肖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知止”才淡然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把土、沙子或米一类的东西装进容器时,可以高出容器的外沿,凸起小山状的尖顶,用数理的概念,就是可以在10升的容器里,装上十—二升的东西.但是,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都无法让水高出容器的边沿,因为水满则溢.所以,孔子赞赏水的智慧说:“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犹如君子的讲究分寸,不贪婪、不自满,适可而止.”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如何记住更多东西?

    排除妨碍记忆的因素疲劳和身体不适会削弱脑细胞的活动,使大脑在接受、理解和记忆信息时变得迟钝.因此,要尽量使身体经常维持在佳状态,不在疲劳、生病、空腹、过饱等状态下用脑.

    作者:张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顺利度过试用期,心理转型很重要

    角色没有定好位小刘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刚毕业时,他就成功地应聘到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职位.试用期刚开始时,小刘很珍惜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对工作也很有激情.但时间不长,小刘就发现,在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有几个出工不出力的闲人和动嘴不动手的“侃爷”.小刘的工作稍稍做出一点成绩,这些人就会用异样的态度对待他,为此他感到很不平衡.小刘总觉得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蓝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们一定能战胜抑郁症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兴趣减退等心理行为症状,睡眠障碍、疼痛、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及性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以及便秘、食欲下降及体重减轻等表现.其中,睡眠障碍是为普遍、也是容易被病人和家属忽视的症状.在一般人眼中,睡眠不好与抑郁症似乎毫无关系,大部分人往往只是简单选择服用安眠药来改善睡眠.其实,单一使用安眠药犹如扬汤止沸,长此以往不但睡眠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病人的抑郁症也会因为缺乏对症治疗而越来越严重,甚至产生药物依赖或成瘾.

    作者:李清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八旬老翁爱打工

    前不久回老家,得知杠二爷又去打工了.“又去了?这次,还没被撵回来?”听到杠二爷又去打工,不由想起他的打工经历.杠二爷是村上的乡亲,今年七十有九,若按虚岁算,都80岁了.杠二爷脾气大力气大在全村出了名,一辈子争强好胜不服输,年轻时好跟人抬杠,就落得个绰号“杠二爷”.眼下虽说一把年纪了,可身体倍儿棒,性子不减当年,模样也不显那么老.杠二爷勤快,爱劳动,孩子们个个有出息,家里根本不缺钱花,可看到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他也不敢落后,一次次地“出征”.

    作者:李宝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吃你剩饭的那个人

    周六到公婆家聚餐,菜吃得太多了,饭吃了几口就实在吃不下了.婆婆是个一贯节省的人,容不得浪费.我碰碰老公,示意他帮帮忙,他白了我一眼,不理我了.我又低声请求女儿“救驾”,她撇着嘴说:“你的‘嘴罢子’(别人吃剩下的东西),谁吃呀?”我的心中一阵悲凉,堵着气把一碗饭全都吞下,哪怕把肚子撑破.

    作者:杜自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今夜,让我无梦入眠

    梦菲是来自南方水乡的一个女孩,兼职模特.跟其他女孩的娇小不同,梦菲身材修长、五官精致,即便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也能感觉到她的俏丽.在填写完基本信息后,梦菲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前来作心理治疗的原因:“我已经连续好几天夜里都在噩梦中惊醒,梦境非常可怕,都是关于至亲死亡的场面……”

    作者:张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风景这边独好

    有一段日子,我在外租房住.我租住的小区,建筑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楼高不过三层,我租住在三层的一个套间里.我爱站在后窗口往外看,我看到直笔笔的杉树,高过了楼顶,夏天绿着,秋天黄着.杉树上不时有鸟来造访,花喜鹊,白头翁,野鹦鹉,画眉,小麻雀……它们在杉树上聚会,亲亲热热地啾啾、叽叽,彼此一点也不生分,把一方空气搅动得灵动起来,水一样的.鸟比我们人类心胸广阔,鸟不设防.

    作者:丁立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是爱情,还是性骚扰?

    绮霞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夕企公司做秘书,经理戴维是个富有魅力的外籍中年男子,人长得帅,有风度,又很会关心体贴人.由于绮霞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常受到经理的表扬,还不时收到经理的小礼物.有一天晚上,绮霞被叫到办公室加班,文件整理工作不一会儿就做好了,绮霞起身告辞,可就在她即将开门出去的时候,戴维突然从身后一把搂住了她,并将嘴巴凑过来,还用手在她的胸部乱摸.绮霞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本能地奋力把他推开.戴维在冷静之后连连说对不起.

    作者:高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谁有权扶养孩子?

    2006年11月23日,央视《大家看法》播出了一个节目《不一样的母亲》,讲述的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产妇刘洋的故事.出院时,这对母婴的身边没有任何亲属陪伴,产妇的身上甚至连一件御寒的外衣都没有.在一间违规搭建的不足7平方米的简易房里,记者和刘洋的家人一起见到了出院后失踪的母女二人.小屋里没有电,更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刚降临人世六天的女婴睡在襁褓中.

    作者:张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你是金子,为何总不能发光

    李柯和张阳近同时在一家工厂里找到了工作,是一家五金厂的装卸工,他们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把一些生产好的成品装上叉车,然后运输出去就可以了o由于用工荒,因此老板很重视员工,李柯和张阳的待遇也很不错.

    作者:郭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爱的账本

    情人节这天,父亲对母亲说:“我们都老了,我也不给你送玫瑰花了.”母亲笑着说:“行,我们不赶时髦.但是你总得想个法子,让我在爱的账本上又存入一笔.”父亲说:“陪你下跳棋,三餐我来弄,给你做田螺鸡,怎么样?”母亲乐呵呵地说:“行!”

    作者:柏兴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哪种男人适合你?

    女孩选择男朋友会有很多条件,比如,要有钱、要帅气、要有情趣、要疼惜自己......嘿嘿,以我已婚的身份告诉你,集这些优点于一身的男人,好像太少了!咱啊,还是现实点,只找对的,不强求好的.

    作者:篱笆听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分床分居,不分心

    赵斌今年40岁了,老家在四川省彭州市.五年前,他从家乡来到广州来打工.赵斌结婚16年,有一个14岁的儿子.由于家中的三亩责任田只够糊口,无其他收入来源,看见村里很多孩子因为家境困难而讨不到老婆,赵斌担心儿子长大后步这些孩子的后尘,便与妻子商量后决定,妻子在家种田和照顾孩子,赵斌跟着老乡到广州打工,贴补家用.

    作者:谌冬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事实与推测

    在心理咨询室里,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初给我的印象不深,只记得她身着色彩暗淡、式样单调的衣服,装束上让人过目就忘,可那张白净的脸却被一侧垂下的黑发遮挡住了半边,想看清她的表情,似乎先要透过那一绺绺垂着的发丝才有可能.我疑惑,女孩留这样的发型,难道是刻意用来遮蔽心灵的一种屏障吗?

    作者:李建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