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北陵
2013年10月18日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14岁初中女生陆佳蕾从14位入围总决赛的选手中脱颖而出,终赢得了冠军.然而,陆佳蕾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学霸”或者“神童”,她很“路人”,甚至有点笨,以至于带队老师在报名截止前5秒钟才确定让她参赛.陆佳蕾出生于杭州市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父母是做儿童图书批发生意的,在杭州拥有一家书店.这让陆佳蕾很早就接触了文字,特别是每到放学和周末,陆佳蕾就会到书店里看书.尽管环境嘈杂,她还是能随便找个角落坐下,一看就是一整天.晚上睡觉前,她还要央求妈妈讲个故事再睡.
作者:田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3年9月5日晚上10点左右,微博上的一条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虽然淋巴癌听起来并不乐观,也让家人和朋友们很担心.但生活就是这样:病痛往往来得意外,但既然遭遇就应坦然面对.病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会选择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起伏.”
作者:刘世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自己的死做点什么,听上去好像不太吉利.但是人人都有这一天,如果什么也不做,到时候会有麻烦.1心理准备要尽早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但是人在比较健康的时候总是认为,这事离我还远;等得了重病,又十分忧虑,害怕死亡.其实,正确的生死观是对死不忧也不怕,需要做的就是在心里认定这个必然.
作者:张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一天不淘就手痒的“淘宝控”逛网店是在某公司上班的陈小姐每天的固定功课,哪天不在淘宝上溜达一会儿,不找点什么东西下个单,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少点什么.“商场卖将近2000元的品牌羽绒服,网上才卖800多.不光便宜,还方便,不用付现,点点鼠标就搞定,真的是控制不住.”陈小姐如是说.
作者:舒迪;周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新学年,我到一所小学挂职锻炼,兼任一年级某班的辅导员.新生入校那天,我通知孩子们下午打扫卫生.下午,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我发现,教室里,好几位妈妈正拿着扫帚、抹布和铁锹,忙得不亦乐乎,而她们的小宝贝,却在一边玩得兴高采烈.我问其中一位妈妈:“你孩子在家做家务吗?”那位母亲亳不含糊地回答:“疼还疼不过来呢,还让他做家务?”
作者:张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他刚20岁出头,戴着一副宽边眼睛,长得英俊帅气,看上去很阳光的样子,可只有深入接触之后,才知晓他内心的痛苦——每天早起出门对他都是难事,因为他要做好各项准备:饭前反复洗手,饭后反复清洗餐具、擦亮桌子,不允许上面有任何瑕疵,就连溅上的小水滴也要擦干净.用完毛巾或抹布要将它们重新洗净、叠好,抚平每个棱角,按由短到长的顺序逐个挂在架子上,然后,再反复洗手.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比”是一个会意字,即拿一物或一类物,与另一物或另一类物进行比较.“比”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学校,同学之间比成绩,比品德;在社会上,人们互相比地位,比权势;在超市里,人们比质量,比价格……“比”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比”的字形看,它是一把双刃剑.善于用“比”这把剑的人会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不善于用的人则可能伤害到自己.因此,如何“比”,是一门学问.
作者:佟晨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上午上完两节课,看了一会儿书,快到午饭的时间了,我收拾好准备下班.听到敲门声,两个个头差不多,很漂亮文静的小女孩走了进来.“老师,我们想问您一个问题”,两个孩子很直接但是也很礼貌地问我.“好的,你们想和老师说些什么呢?”
作者: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一他坐在地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横跨在他的身上.他前面半米开外的地方停着一辆轿车,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中间有两名交警正在现场拍照.我大声问,“120”怎么还不来?救人要紧!人群里有人说:“嗨!人没被撞着,好着呢,就是不愿意起来,要人家赔偿2000元.”
作者:篱笆听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有人说,不敢跟恋人说工作上的烦心事.怕他嫌烦,怕他嫌闷.因为他工作忙乱、压力大,不想再增加他的心理负担.有人说,看了一本书觉得不错,但不敢与爱的人交流.怕他跟自己品味不同,嫌弃自己看的书浮浅或没意义.
作者:萱小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母亲退休一年了,经常嚷嚷身体不好,不是头痛就是胳膊痛、腿痛.父亲还没退休,家人都没有太多时间陪她.我和妻子只好时常带她去医院看看,可每次检查都没什么大问题.而母亲却还是经常唠叨,特别是一到周末,只要我打电话说周末不过去了,母亲就会唠叨浑身不舒服,闹得我心烦意乱.可每次回家,除了听母亲埋怨,就是看她那张闷闷不乐的脸,时间长了,连父亲都烦了,大家都在抱怨母亲没事找事.
作者:安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三个月前,正读高三的玲玲和平时一样,早上7点刚过,便匆匆背上书包,准备上学.她的母亲总不放心她,坚持天天送她去车站.玲玲觉得母亲太唠叨,听得她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远远看到车来了,就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妈,您回去吧!”上车后,玲玲透过车窗,看到母亲仍像往常一样,一直目送车走远.她有些愧疚,心想,回家后再和母亲讲和吧.这原不过是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幕,可她却不知,这竟成了她和母亲的后一面.
作者:梧桐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一位病友记录下她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记得刚考上高中时,我的身体非常糟,总是发低烧,出汗,例假也不来了,眼睛很突出、脖子也肿大,可我和家人都没留意这些变化.到医院检查,医生也没发现异常,后来查出甲亢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心跳都达到120多.那时我天天就想着考大学,不太在乎外貌,身边的同学也没有观察到我的变化.
作者:李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同事们的诸多文章或把对手放在同一个位置、或放在第二的位置,有的甚至放在脚下、放在自己以外的位置,等等,唯独燕燕的文章把对手放在第一的位置.大赛结果可想而知,终,燕燕胜出.有人曾说过,用嫉妒恨来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即使成功了也是个失败者,因为他得到的是恶果.用谦虚努力、取长补短来化解和对手之间的竞争,也许可以少一个对手多一个朋友.
作者:新相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刘女士的儿子东东在一所名校上小学三年级.近,东东所在的学校举办了“我是小小发明家”金点子征集比赛,结果东东的金点子没有被评委青睐,自然也与获奖无缘.这件事给东东很大的打击,以至于他坚持待在家里,死活都不想去上学了.
作者:邓公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个案我一个老朋友的儿子贺磊在市重点高中,小伙子个子高高的,说话文质彬彬,对人很有礼貌,给人的印象是内向、懂事,但胆子比较小.在班级中,由于表现不错,他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可在一次“在你的班上,谁的形象‘佳’或‘不佳’”的无记名投票测试中,贺磊却被列上“不佳”名单.同学给他评“不佳”,并不是指他的外表不好,而是对他这个人有看法,不怎么喜欢他.他激动、惊诧、痛苦、委屈,为此,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曾几何时,我是个严厉苛刻的传统妈妈,自从女儿上幼儿园那天起,就对她有了明确的“约法三章”.或许是女儿过于开朗的性格所致,她总会犯些形形色色的“小错误”,为此没少挨我的训斥,可到头来于事无补,女儿身上的“小毛病”一样都没少.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接到邀请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心理与健康》杂志宣传《精神卫生法》是非常合适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早已不仅仅停留在身体方面,而是开始注重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健康,人们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多变的生活、体会幸福、实现自身价值等精神层面的全面提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听同事说,单位又换了保洁员.据有心人统计,加上刚刚离职的那位,今年已经换过四次了.我们单位面积大,科室多,加上外来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在我们这里做保洁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天一大早,我从办公室出来,正巧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我第一次碰见她,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个怎样的保洁员啊——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的贝雷帽,上身穿着一件卡其色小外套,脖子上还挂一条大大的珍珠项链,牛仔裤,黑色的长筒靴,甚至还化着淡妆……如果不是胳膊上的套袖以及被她紧紧握在手里的拖把,我怎么也不会将其本人与保洁员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作者:翟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一)4月14日,按照预约,我去做第9次治疗.这次治疗的主题还是围绕我的14条“标准”.医生问我:“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搞笑?”我:“我当时也没想到别的,就是觉得特荒谬.我觉得我是在看一个陌生人,觉得自己陌生——虽然后来想想,这就是我;但那种陌生、荒谬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以前的治疗我可能感到意外,感到有收获,但都是很严肃的,甚至有点压力,可是上次不一样,上次是由衷地感到轻松.”
作者:图南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