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注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障碍

王春雪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 脑血管病变, 卒中后抑郁, 抑郁情绪, 血管破裂, 情绪问题, 脑中风, 脑梗死, 脑出血, 老百姓, 医学, 临床, 发病, 堵塞
摘要:脑卒中,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病变,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另一种是脑血管堵塞导致的脑梗死.在临床中约有50%的脑卒中患者会在发病后不同时间内出现情绪问题,常见的是抑郁情绪,医学上称为卒中后抑郁.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强迫症什么时候可以离开?

    就诊者小丽是一名护士.半年前奶奶因癌症去世,她非常伤心.3个月前她开始担心在医院会被传染上癌细胞,所以下班后要反复洗手、擦洗随身物品,一回到家就立刻换衣服和鞋.后来发展到不坐别人坐过的椅子,别人不小心碰到了她也要反复洗手.每天如此“清洗”花去接近两个小时,小丽疲惫不堪,严重影响了工作和人际关系.她也很委屈,自己明知这样很没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作者:闫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力开展心理科学普及,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建设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普委”)成立于1979年,主要负责中国心理学会的科学普及工作,重点开展心理学理论与知识的交流普及、心理学应用技术的实践推广等工作,以加强心理学服务国家、社会和公众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注重团体建设,期待发展交流

    珠海市心理学会成立于2002年,是在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于珠海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由珠海市内的心理学研究者、工作者、传播者、爱好者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术团体.学会积极组织会员开展心理科学研究和普及活动,为会员提供可持续发展平台,从而提高珠海市心理学研究和应用的水平,发展和繁荣心理学事业,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理咨询师的培养之路

    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燕园博思”)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心理咨询机构,目前全国共设有4家咨询中心:北大总部、朝阳中心、天津中心和深圳中心,签约的心理咨询师超过60位,合作心理咨询师200多位,曾荣获国内多个奖项.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企业EAP、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公司一直秉持以来访者为中心,提供高品质心理服务的心理咨询理念,13年来一直专注于心理咨询服务,目前每年接待来访者近万名,个案量还在持续增长中.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青春也可以向着阳光

    以我的中考成绩,是很难分到学校“火箭班”的,还是动用了父母的一些关系,我才如愿进了“火箭班”.“火箭班”是全校的尖子生班,只有3个班,学校非常重视,几乎动用了全校的优势资源,配置了好的老师.上了“火箭班”,等于离理想中的大学更进了一步.

    作者:张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鱼的角度思考

    那一年,我大专毕业后到省城找工作.在这个学历满天飞的时代,大专文凭找工作实在太难了.幸好,我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太高要求,在一家刚成立的小公司落了脚.公司刚刚成立,加上我才5个人.老板倒是有工作经验,刚从一家大公司辞职单干.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精神病人出院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1很多精神病人的家属,当为病人办完出院手续的那一刻,就在心里暗松一口气:这下好了,出院就没事了.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那天,安静的医院楼道里传来越来越大的争辩声,后竟演变成愤怒的谩骂,我连忙出去查看.原来是位家长带刚出院的孩子来开复学证明,我们的医生告知他开复学证明的程序,可家长不理解,认为是刁难他,根本听不进去医生的解释,他认为医生只要写几个字就行了,为什么不给他写.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家庭:青少年问题疗愈的核心力量

    襄阳市炎黄心理研究中心在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中,采用缓冲或保护性的环境,运用心理学手段,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疗愈模式,重点帮助存在心理失衡与行为失范的问题青少年进行自我重构,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边界、自我关系以及家庭功能的全面调整,达到改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复原力,让问题未成年人发展积极行为,学会更多的应对生活挑战的适应性策略.通过心理矫正后期跟踪、评价,该技术能够促进青少年建立亲社会的态度及健康的心理品质,众多学生实现了正常的学校与工作的回归与融人,多次被相关单位作为青少年矫正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梦醒时分

    我没有想到,离婚后我打出去的第一个电话,竟然是给蓝梦的.似乎在那样的时候,在心理上,我认为她是贴近我和我能说上话的人,毕竟,她也是这场离婚事件的另一个主角.我们在电话里相互打气,像一对闰中密友.这情形让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要知道,我们曾经是情敌啊!

    作者:汤明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把智慧藏于脚下

    大学毕业后,我顺利应聘到一家国企去上班.公司的业务经理姓张,是一位年过四旬的中年女性,她个头不高,样貌中等,上班期间喜欢穿着款式不同的高跟鞋到各科室巡视,且总是腰杆笔挺,俊俏的脸上透着威严.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专注强迫症研究13年

    上海盖德焦虑障碍研究中心创立于2004年,是一家专注于强迫症的科学研究与服务的专业机构.强迫症的终身发病率在2%~3%左右,其症状迁延泛化难于治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影响人类社会功能的疾病之一.鉴于强迫症的痛苦程度和严重的社会功能受损,盖德成立之时就将强迫症的辅助干预确定为机构的专业方向.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窗户与门都开着,穿堂风撒欢儿地来回跑.庭院里的李子树穿着盛装,每一颗李子如娇羞的少女——渐渐涨红了脸,它们日益诱人了.白昼太热情了,人们渴盼着凉夜的到来.可越是盼着,时间却似慢镜头般走了.所以,每一棵树都是人们天然的矿泉水,越大越好,看阳光透过枝叶闪动在地面的光,细细的,密密的,再听着蝉声穿过千年不变的乐曲,夏,你的味道真浓.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失恋之后,她为何性病缠身?

    小文(化名)是个文静聪明的女孩子,在一帮大学同学里,小文和男友小武(化名)是恋爱时间长的一对.就在小文计划着俩人毕业就结婚的时候,大学三年级一次聚会后,小武酒后吐真言,告诉小文他不再爱她,从此,宛若陌路.

    作者:徐宏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睡在公园长椅上的父亲

    我第一次参加高考,心里既紧张又忐忑.回到家,我对父亲说:“你陪我去高考吧?别的同学都有家长陪.”父亲当时正在堂屋内编一只柳筐,他抬起头笑吟吟地看着我,只说了一个字:“好!”高考考场设在市区内的一所中学里,而我家住在郊县的农村,离市区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因此,我和父亲必须在高考的前一天坐上大巴车赶到市里,然后在高考考场附近找到一家旅馆住下,第二天再进入考场参加高考.为了能让我休息好,不被别的客人打扰到,父亲特地订了一个小单间.小单间里面有两张床,我和父亲,一人一张.

    作者:佟才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算账”容易,口难开

    都说“亲兄弟,明算账”,可是当朋友借钱的事儿真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才发现,原来“算账”容易,开口难.事情是这样的,上个周末,我突然收到了一条来自S的微信,大体是说他近手头儿比较紧,问能不能从我这儿借5000元应应急,三个月之后还我.凝视着发信人的名字,我的思绪回到了大学时.

    作者:白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幸福不是免费的午餐

    提起我这个教师妈妈职业生涯里荣耀的事情,莫过于两年前的北京之行,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七次少代会,受到习近平书记的亲切接见.身在北京的我,面对面地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家里的女儿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专注至极.

    作者:赵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联手科普委引领学校“心育”新发展

    中科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普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心身健康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及推广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中科普与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普委”)展开深入合作,围绕“大力推广心理健康知识传播”这一理念,为促进心理科学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在全国中小学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朋友圈里的“隐形人”

    同学小蒙的父亲是个风趣健谈、充满活力的花甲老人,特别爱在朋友圈里和大家分享他在生活中遇到的趣事、乐事.在众人眼中,他就像一棵沐浴在春风中的大树,生机盎然.可是有一天,小蒙的父亲却像“隐形人”一样,在朋友圈里再也看不到他的任何信息.后来向小蒙打听,才知老人家今年年初得了一场“脑中风”,经治疗后遗留下了左腿乏力的毛病,极大地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昌清;周晶晶;陈旭;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谁能借我一个坚定的眼神?

    “好,记住刚刚那放松的体验,下面请跟着我的指导语去想象:现在,门开了,进来一个陌生人……”“啊!……”现年17岁的小吴曾经也是阳光灿烂的青春少年,可他都快要忘记外面的阳光是怎么样的了,因为他已经很久不能出门了.虽然难以启齿,但真实情况就是,他怕见人,他害怕别人审视的眼神,他觉得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他出丑.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接纳不完美,才能更完美

    我是一名精神卫生专业的研究生,这学期开始跟着老师出门诊.今天下午老师门诊的第四位就诊者,是一位28岁的小伙子.小伙子独自来看病,和老师问好后便坐在了就诊的椅子上和老师交谈起来.通过病历记录和交谈我了解到,小伙子是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有一段时间了,这次是来复诊的,现在病情稳定,妄想和抑郁状态已经消失很久了,自我感觉良好.现在家族企业承担采购工作,工作虽然繁忙,但任务完成得很好;和女友交往1年,有待进一步发展.

    作者:董千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