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与持续质量改进

唐艳琴;宋秀婵;杨文;张春环;钟喻华

关键词:ICU,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目标性监测, 持续质量改进(CQI)
摘要:目的 开展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目标性监测与持续质量改进,降低CRBSI发生率.方法 按分层抽样方法选择4家医院ICU为样本进行CRBSI目标性监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方法设计并实施改善留置深静脉导管(CVC、PICC)CRBSI防控流程,比较CQI前后CRBSI发生率.结果 CQI后4家医院平均CRBSI率由4.52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2.39例次/1000导管日(P<0.05)不同置管部位CRBSI率均有所下降,股静脉置管CRBSI率由7.52例次/1000导管日降至2.15例次/1000导管日.结论 实施目标性监测结合CQI能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顺德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与饮食关系调查

    目的 了解顺德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患病率及其与饮食生活习惯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对顺德容桂四个社区老年人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筛查,包括问卷调查及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检查;第二阶段为临床诊断,对主诉或家属诉有明显记忆障碍者及MMSE分数低于界值者进一步行临床体格检查及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总体衰退量表(GD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Hachinski缺血量表(HIS)等测验作出后诊断.结果 顺德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为7.33%.适量进食猪肉、牛羊肉及禽类、鱼、海鲜,经常喝茶,饮用牛奶,常吃禽蛋、水果,能显著降低老年人MCI患病率.结论 顺德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较低,与顺德人喜欢吃鱼及海产品有关;大量进食肉类目前未发现与患病率存在负相关.

    作者:宋雪珠;陈晶华;贺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CRRT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CRRT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诊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1人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中间综合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结果 试验组昏迷时间(11.52±3.93)小时、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5.04±1.72)天、平均住院时间(8.36±1.29)天,中间综合症的发生率6.58%,治愈率93.3%,死亡患者平均存活时间(13.22±2.83)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RT能明显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

    作者:邱建清;胡蓬勃;吕毅;赵连成;庄福聚;张金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100例T1-2NaMa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1±0.5)h,平均出血量(50.8±6.5) ml;手术过程顺利.100例患者术后无臂丛神经损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送检的标本较多、等待结果时间较长,术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王洁贞;赵海璇;陈惠仪;张惠仪;陈娴;钟晓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VEGF及其受体sFlt-1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l,sFlt-1)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30例,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VEGF及sFlt-1水平,比较二者的差异,并研究VEGF及sFlt-1水平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和终止妊娠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VEGF[(101.32±15.23)pg/ml,(132.32±22.44)pg/ml]明显低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VEGF≥15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95±0.78)明显高于VEGF< 150 pg/ml者;sFlt-1≤350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79±0.64)明显高于sFlt-1> 3500 pg/ml者.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VEGF低于晚发型,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VEGF越低或sFlt-1越高,预示新生儿的预后越差.

    作者:何勤径;曹永利;朱琦;杨丽芳;霍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生化指标变化及临床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方法 将我院131例急性感染导致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病理类型分组,急性组78例患者病理类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组53例患者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各组患者于治疗前进行24h蛋白尿、尿红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C3、总补体检测,在给予相应治疗1个月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复查.比较各组患者间免疫生化指标变化差异及评价康复情况.结果 (1)治疗前急性组平均24h蛋白尿(2.5±1.8)g、尿红细胞(8.3±6.1)个/HP、白细胞计数(11.7±3.5)×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1±8.5)%、血清C300.4±0.3) g/L、总补体(39±17)kU/L优于对照组平均24h蛋白尿(3.7±2.3)g、尿红细胞(14.2±4.7)个/HP、白细胞计数(13.5±3.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4±6.2)%、血清C3(0.2±0.1)g/L、总补体(25±13) kU/L,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急性组平均24h蛋白尿(0.3±0.2)g、尿红细胞(1.7±1.4)个/HP、血清C3(0.9±0.3)g/L、总补体(66±15)kU/L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平均24h蛋白尿(1.9±1.2)g、尿红细胞(2.8±1.9)个/HP、血清C3(0.5±0.2)g/L、总补体(52±19) kU/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感染导致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起病重,病程发展迅速,愈后情况较急性肾小球肾炎差,因此应尽早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田兴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孕产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孕产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包括产前宣教、产程宣教、产后宣教和产后访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和产后情绪改变、自我评价降低、创造性思维受损、对生活缺乏信心的例数.结果 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病率为23%,观察组为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产后情绪改变、自我评价降低、创造性思维受损、对生活缺乏信心的例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根据孕产期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生理情况,对孕产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黎筱慧;曹广菊;华群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利奈唑胺在MRSA或MRSE严重感染伴血小板轻度降低患者使用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在MRSA或MRSE感染伴血小板轻度降低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入我科的MRSA或MRSE、感染伴血小板轻度降低(血小板计数40×109/L~100×109/L)并排除既往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共17例,随机分为A组9例,为利奈唑胺治疗组,B组8例为万古霉素治疗组.结果 A组:死亡2人,B组死亡2人.结论 利奈唑胺可安全应用在感染伴血小板轻度降低患者.

    作者:王杰林;李东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诊断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思维的培养贯穿于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应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利用批判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临床思维培养,可提高学生分析、鉴别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已知知识的批判性再认识,同时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作者:杜弢;叶子冠;陶怡;徐米清;李万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州市海珠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我区食品污染水平及变化趋势,评估食品安全现状.方法 随机抽取海珠区各类超市、农贸市场各类食品进行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2009~2011年共监测样品438份,总合格率为73.05%.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7.78%,畜禽肉沙门氏菌检出率为4.28%,熟肉制品、凉拌菜大肠菌群污染严重,检出率为25.67%;畜禽肉、茶叶、海水鱼、淡水鱼等重金属铅、镉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67%、5.43%;水发产品甲醛污染严重.结论 海珠区市售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强对各类食品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丘春萍;郭宁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16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4例,对照组只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阿奇霉素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肺部干湿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痊愈率为8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2%,治愈率为44.0%,两组总有效率相近,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分别是(36.86±4.96)%,(1.27±0.38),明显高于对照组(32.05±4.56)%,(1.08±0.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病程,减少患儿痛苦,治愈率高,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皮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诱导气管内插管条件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诱导时气管内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小儿七氟烷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的佳剂量.方法 选择2~8岁择期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患儿10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20例,七氟烷诱导后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0.2 μg/kg、0.3μg/kg、0.4μg/kg、0.5μg/kg,行气管内插管.同时记录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插管前1 min,插管时,插管完成后1 min、3 min、5min、10min共7个时点的血压、心率、Narcotrend麻醉深度分级及数值的变化,以Vihy-Mogensen气管内插管条件评价法评价插管条件.结果 五组患儿气管内插管的成功率均为100%,满意率分别为5%、20%、50%、70%、90%.随着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五组患儿气管内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Narcotrend分级高于D0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3%七氟烷麻醉诱导时,随着舒芬太尼剂量从0.1μg/kg增加到0.5μg/kg,小儿的气管内插管条件明显改善,心血管反应及插管时麻醉过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七氟烷诱导时,0.5μg/kg舒芬太尼是小儿实施气管内插管的较理想剂量.

    作者:黎昆伟;胡祖荣;黄伟坚;宋匀韵;陈祥楠;黄希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颈肩腰腿痛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深化内涵,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行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从改变护理工作模式、改进流程、合理排班、建立床边工作站、提供优质专科特色护理服务等方面开展创优工作,落实基础护理,创建星级病房.结果 创优后医护患满意度平均增长7%;护士受患者表扬次数明显增加;护理部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平均增长7.9%;住院人次增加25%,病床使用率提高8%,人均住院天数减少2天.结论 开展“创优”以来,达到“三满意”效果和“三提高”的作用;拉近护患、医护的距离,构建社会和谐氛围,增加社会对医疗行业的满意度.

    作者:梁进女;劳梅新;梁春薇;谭巧嫦;李小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标本采集送检和退检原因分析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

    目的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探讨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检验科分析前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方法 随机抽取ICU、妇科、儿科等9个临床科室990份血液标本,统计标本采集-接收时间间隔和对分析2011年1076份不合格标本退检原因.结果 9个临床科室的血液标本采集-接收平均间隔时间为4 ~ 38 min,2011年血液标本退检率为0.07%,退检原因约50种.结论 正确采集与及时送检血液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的产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郑智明;邓念美;陈炜烨;程招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泡腾片阴道放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利维爱.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除子宫内膜厚度外其余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9.4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满意,能有效控制近期复发率.

    作者:陈淑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芪丹消渴剂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芪丹消渴剂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芪丹消渴剂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清蛋白(ALB)、血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UAER、24 h尿蛋白定量、尿β 2-MG及SCr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则为58.9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芪丹消渴剂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关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对无偿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对无偿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以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扩大与稳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方法 对无偿献血者在接待、体检、采血全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献血不良反应的护理,将我站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34454名无偿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32 503名无偿献血者未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整体护理后,无偿献血人数增加了1951人,固定献血者增加了1922人,献血300~400 ml的人数增加1850,献血不良反应下降0.5%.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整体护理,可以扩大我市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队伍健康持续发展,是加快我市采供血事业发展的一条道路.

    作者:赖建芬;何玉冰;黄小毅;仇严妹;林琼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佳时机研究

    目的 探讨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佳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3个实验亚组,对其NBNA、MDI、PDI的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个实验亚组患儿的胎龄、体重均明显降低(P<0.01);实验Ⅰ组孕母年龄、NBN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3个实验亚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MDI统计学评分均明显增加(P<0.01);实验Ⅰ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PDI得分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对出生后6h内的患儿进行治疗,不论是神经行为方面,还是智力和行为,预后都较其他时间段治疗改善颇多.

    作者:孙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烟酸注射液中烟酸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烟酸注射液中烟酸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用碳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1∶9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结果 重复性及回收率结果良好,重复性的RSD为0.07%(n=6),烟酸与相关杂质分离度好,烟酸的低检出限为0.04μg/ml,线性范围为0.004983~ 0.19932 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4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烟酸注射液中烟酸的含量测定及烟酸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查,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作者:谭建平;陈禧翎;郑思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病灶切除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瘤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为手术加达菲林组、手术加口服避孕药组和单纯手术组,观察比较三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月经状况、痛经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 A、B、C三组治疗前的VAS评分分别为(5.29±3.61)、(5.32±3.52) 、(5.31±3.38),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分别为(0.92±0.73)、(2.01±1.03)、( 1.90±1.18),A组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痛经缓解率为100%,三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病灶切除术联合达菲林治疗子宫腺肌瘤能够有效改善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特别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碧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分娩方式与不同体重新生儿凝血四项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凝血四项功能与分娩方式、体重的关系,分析新生儿凝血生理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644例不同分娩方式和体重的新生儿的血浆进行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的第1组凝血四项均明显增加(P<0.01),第2组PT、APTT延长(P<0.05)但FIB、TT值无显著差异(P>0.05),第4组凝血四项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的第1组与顺产组的第1组相比,PT、APTT延长(P<0.05),TT、FIB值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相对应组的凝血四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凝血四项受体重影响,体重越轻凝血时间越长,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缩短,纤维蛋白原则逐渐增多;分娩方式主要对体重<1500g的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有影响.

    作者:黄伟东;梁贵方;郭小芳;方文;梁永钊;胡玉转;何美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