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婆婆爱好不多,但她痴迷看电视.有时候我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她还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我叮嘱她早点休息,她却意犹未尽地回答我:“还早还早,你去睡吧,别管我.”她的电视瘾超级大,我着实有些不解,老公家原来家境还不错,是村里第一个买电视的人,按理说,婆婆也不至于这么痴迷电视.
作者:刘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女儿不到两周岁,只会说简单的词语.平时,由于爱人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可以留在家里照顾女儿,我则出去上班.如果工作不忙,我一般会在下午4点多回家,这时,全职爸爸得到自由,打开电脑去忙自己的工作,我则换上休闲装,戴上自己的帽子,再帮女儿戴好她的小帽子,带她去公园自由活动.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不少人都有剪报的习惯,我也染此“雅疾”,几十年来,剪贴了无数留有油墨香味的集锦本.一本复一本,一册连一册,分门别类,集聚信息,不仅为自己写作养生提供了方便,而且由于主题集中,原来分散的内容一旦合于一处,信息互相补充碰撞,也意外地让人产生了新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将理解引向了深入.
作者:韩学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17年的大年初一.早上吃饭后,爸爸依旧出门了,二十几年一如既往,从没有变化.昨天晚上是除夕夜,爸爸说他今天晚上其实也是要出去的.尽管他后选择了陪家人度过除夕夜,我知道他还是想出去.在爸爸走后,我回到自己的房间,眼泪不停地往下流,是伤心吗?是难过吗?
作者:张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那年,她刚从一所大专学校毕业,应聘在一家小公司里做文秘.公司不提供住宿,她就在附近的城中村租了间10平方米的小房子.她和他经常碰面.两人就住在一栋楼里,他住四楼,她在三楼.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30岁的王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显得非常不情愿.因为她是在其他科的医生建议下来的,王女士自己觉得明明是身体的毛病,怎么会是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呢?
作者:蔡亦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十八岁的我走出高考考场,自信地扔下手中的笔,11年的寒窗苦读,总算熬到了出头之日,何不潇洒玩一回呢!那一年的暑假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刚开始的十多天,轻松感掩盖着等待的焦虑,因此并未察觉时间的流逝.然而,随着揭榜之日的逼近,内心的担忧与不安与日俱增.
作者:徐高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黄猫,姓黄,本名不叫猫,因酷爱猫,便给自己取了网名为“黄猫”.而他住院,还真是跟猫有关系.据送他来的大姐介绍,入院前1周,一向生活节俭的黄猫突然找到大姐要借1万块钱,称要买猫粮,准备建个流浪猫救助站,还让大姐拿5万块钱投资入股.
作者:王兰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那一年,我在一家小加工点里打工.老板待我们还算可以,起码工资不压,到月就发.我努力节省花销,然后把工资寄回家.几个月后,情况变了,老板突然开始压工资,而且脾气也越来越差.有位工友告诉我,老板承包的一个工程被骗了,情绪不好.怪不得,这要是换成我们,也会这样.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上高中那年,还有200多天就要高考了,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我的成绩不错,全年级排前几十名,只要稍微努下力,就能够上一所好的大学.不过,我不想努力,我希望复读一年,好好享受高中的时光.
作者:张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小伊有一个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已经折磨得她几近疯狂,她每天都在紧张与惶恐中度过,她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秘密会被别人发现,发现后她又将面对怎样的困境……小伊一直以来都是以“别人家的孩子”形象存在的,学习成绩优秀,与老师、同学关系相处融洽,可以说,在众人眼中她乖巧懂事,如邻家女孩般亲切,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每天在用着怎样的毅力与自己的怪癖作斗争.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主动向孩子表达你的关心如果孩子总是想要回避家里的人,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采取同样的回避态度,并告诉自己:“我有自知之明,不会去自讨没趣”;或是“如果她这么不愿理睬我,那么我也犯不着赶着去讨好她”;又或是“如果他不先跟我说话,那我也决不先开口”,等等.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小林是公司里水平高的摄影师之一,却迟迟得不到晋升——他总是推辞各种活动摄影的邀请,给公司带来很多麻烦.同事们都以为他是端架子,殊不知,小林有难言之隐.每当站在人群里,小林就感觉周围的人都在注视他,并在心里对他的外貌和举止评头论足,这使他感到非常紧张不安.
作者:黄韵榛;龚曦紫;钱铭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月底,因业内同行的搞鬼,导致我手头接管的一单合同被退,给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失.为挽回影响,我只好主动辞掉业务主管的职位,返回基层从零做起.周日的午后,我躲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认真核对一批业务清单,意外发现一本账簿的数据没有对上,而负责此单收据的人,恰好是迫我降职的那位同行.于是,我当即写好一封匿名信,打算下周一交给部门经理,藉此惩罚一下对方.
作者:李玉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去年,北京某重点小学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引发了家长和学者们的大量关注与思考.校园霸凌在中国不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时有发生,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作者:夏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营销部经理退休了,公司准备从我和小李之中再提一个.为了公平起见,公司决定模仿社会招聘的程序进行考试.经过笔试和面试,我和小李难分伯仲.领导决定从我们的业绩入手,说:“下个月,谁的业绩好,就提谁做营销部经理.”
作者:化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1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平时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看那个小朋友比你乖,那个同学比你学习好”等,孩子慢慢地就会拿自己跟别人比,“幼儿园里的某某小朋友有奥特曼,我也要买”.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若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时经常采用与别人孩子进行比较的方式,就容易促使幼儿攀比心理的形成.
作者:牛锐;刘泉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冷战已经持续好几天了,谁也不理谁,都板着脸较着劲儿,看谁先服软.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绝不能败在女人面前,妻更是赌着气,坚决不能输,家庭气氛就这样凝固下来.“砰”一声,震耳的关门声分明是在向我示威和挑战,妻上班去了,还把楼梯跺得“当当”响.
作者:董国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孩子做错了事,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是大声斥责,抑或打骂,让孩子在父母的愤怒中体会到,惹父母生气,后果十分严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给我取了一个外号——“愤怒爸爸”.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绰号,是因为我时常对女儿发怒.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白岩松到台湾采访证严上人时,证严上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怕被磨,被磨的那块石头是会发亮的,磨人的更辛苦,他是会消耗能量的.仔细想来,证严上人的话不无道理.确实,那些经久被磨的人大多在逆境中练就了本领,磨砺了性情,有了出息,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石和美玉.而那些磨人的大多处心积虑,把精力和心思都消耗在磨人上,终一事无成,害人害己,落了个贻笑大方的下场.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