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樱花盛开的时节,一树一树的樱花在和煦的阳光下含苞怒放,像燃烧的生命,热烈而激扬.烂漫的樱花,柔如绸、薄如翼、轻如纱,灿灿若云霞,层层相叠、朵朵相系,一团团一簇簇你拥我挤、相亲相爱地耸立在枝头,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把整个景区点缀得分外靓丽.
作者:钟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养生热的兴起,大家可以从报纸杂志、各大网站、自媒体、医院的健康大课堂以及电视节目如“养生堂”、“健康北京”等多种渠道获得丰富的健康常识,人们对各种疾病和药物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有些人甚至“久病成医”.
作者:郑迩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人生在世谁不曾迷茫过?我亦然.有段时间,我曾一度沉迷于有钱人的荣华富贵、明星华丽的服饰,幻想着如果自己也和他们一样,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可是,每每从幻想中跌落到现实,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就会倍感失落.久而久之,我的生活开始变得百无聊赖,无精打采,致使我对生活丧失了乐趣.
作者:王风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去年,北京某重点小学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引发了家长和学者们的大量关注与思考.校园霸凌在中国不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时有发生,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校时会“偶尔被欺负“,有6.1%的受访者表示在校“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作者:夏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看到一句话:“一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为,那里有你深爱的人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我想说的是,乡村之所以令你念念不忘,一定是因为那里烙印着真纯的记忆.
作者:王国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冷战已经持续好几天了,谁也不理谁,都板着脸较着劲儿,看谁先服软.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绝不能败在女人面前,妻更是赌着气,坚决不能输,家庭气氛就这样凝固下来.“砰”一声,震耳的关门声分明是在向我示威和挑战,妻上班去了,还把楼梯跺得“当当”响.
作者:董国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妻子年逾三旬,有幸喜怀二胎,这让远在乡下老家的母亲喜不自胜,且不厌其烦地建议我送妻子回老家待产,以便能够得到她这位婆婆的悉心照料.妻子闻之,心不甘情不愿地对我说,她不习惯老家的饮食,而且老家居住条件简陋,不利于宝宝的生长.我将妻子的“懿旨”如实转达给母亲时,母亲不假思索道:“我可以按照儿媳妇的喜好准备一日三餐,保证不带重样的!”
作者:艾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黄猫,姓黄,本名不叫猫,因酷爱猫,便给自己取了网名为“黄猫”.而他住院,还真是跟猫有关系.据送他来的大姐介绍,入院前1周,一向生活节俭的黄猫突然找到大姐要借1万块钱,称要买猫粮,准备建个流浪猫救助站,还让大姐拿5万块钱投资入股.
作者:王兰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1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平时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看那个小朋友比你乖,那个同学比你学习好”等,孩子慢慢地就会拿自己跟别人比,“幼儿园里的某某小朋友有奥特曼,我也要买”.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若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时经常采用与别人孩子进行比较的方式,就容易促使幼儿攀比心理的形成.
作者:牛锐;刘泉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我一直都想拥有一份安静的生活,安静到不用看太多的纷争,安静到所有家人都和睦相处,安静到和街边的甲乙丙丁一样普通,安静到不再去想任何多余的事情.可当我已经成为现在的我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变得那么地无能为力,不可改变.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江风起,桐叶落,秋意渐浓.那天,在外面办完事,已近中午饭点.徜徉于大街上,果腹的地儿还真不少,但这些快餐速食都吃腻了.一路前行,突然间闻到一阵久违的煨汤味道,抬眼望去,见了“这间汤好”的招牌,我夹裹着寒气进去,选了个靠里边的座位,点了一碗排骨藕汤和一盘蛋炒饭.
作者:刘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阿东喜欢上了敏敏,却不敢说.阿东和敏敏都在超市上班,一个是保安,一个是收银员.阿东每天都站在超市的入口处,和敏敏只隔几步远.别小瞧这几步,在阿东心里,不亚于王母划下的天河,界限分明,天上地下,相隔重重.
作者:卿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白岩松到台湾采访证严上人时,证严上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怕被磨,被磨的那块石头是会发亮的,磨人的更辛苦,他是会消耗能量的.仔细想来,证严上人的话不无道理.确实,那些经久被磨的人大多在逆境中练就了本领,磨砺了性情,有了出息,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石和美玉.而那些磨人的大多处心积虑,把精力和心思都消耗在磨人上,终一事无成,害人害己,落了个贻笑大方的下场.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奶奶患了白内障,视力几近失明,带她到医院做术前检查的时候,她像个涉世之初的孩子,看不清这个世界的喧闹熙攘.远赴都市求医,于她而言诸事陌生,也愈发六神无主,毋庸说满心惶恐了.
作者:刘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小伊有一个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已经折磨得她几近疯狂,她每天都在紧张与惶恐中度过,她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秘密会被别人发现,发现后她又将面对怎样的困境……小伊一直以来都是以“别人家的孩子”形象存在的,学习成绩优秀,与老师、同学关系相处融洽,可以说,在众人眼中她乖巧懂事,如邻家女孩般亲切,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每天在用着怎样的毅力与自己的怪癖作斗争.
作者:马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30岁的王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显得非常不情愿.因为她是在其他科的医生建议下来的,王女士自己觉得明明是身体的毛病,怎么会是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呢?
作者:蔡亦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那一年,我在一家小加工点里打工.老板待我们还算可以,起码工资不压,到月就发.我努力节省花销,然后把工资寄回家.几个月后,情况变了,老板突然开始压工资,而且脾气也越来越差.有位工友告诉我,老板承包的一个工程被骗了,情绪不好.怪不得,这要是换成我们,也会这样.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单位楼下的路口,新开了两家卖“煎饼卷菜”的早餐摊,早餐的主要顾客,是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虽然卖着同样的早点,味道相差无几,价格也一样,而且每天早上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顾客,但月末一核算,东边胖大姐的利润却足足是西边瘦大姐的两倍多.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A孙大妈(67岁)“进入絮叨模式”让人生烦我老伴走得早,唯一的一个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一家大公司做营销.她时时刻刻都是我的牵挂,我们约定每天晚上通一次电话,可是她常常违约.我等不及,给她拨过去,她跟我只说几句话就要挂机.
作者:敏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那年,她刚从一所大专学校毕业,应聘在一家小公司里做文秘.公司不提供住宿,她就在附近的城中村租了间10平方米的小房子.她和他经常碰面.两人就住在一栋楼里,他住四楼,她在三楼.
作者:王世虎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