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不起老爸的新年

刘玉真

关键词:
摘要:现在我已经40多岁了,也就是说我已经过了40多个新年了.在这40多个新年中,有一个是令我难忘的,对于我来说,那一个特别的新年,也是一个我对不起老爸的新年.那时我正处于青春期,头顶长角,浑身长刺,充满叛逆.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清晨不教子

    那天早上,我为女儿准备好早餐后,就来到卫生间搓洗衣服.洗着洗着,突然从饭厅传来“啪”的一声脆响,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碎了,接着就听到女儿的一声尖叫.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女儿不小心将装有牛奶的玻璃杯碰落到了地上,牛奶和玻璃碎片洒满一地.女儿低着头,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我的发落.

    作者:周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节后扎堆离婚,夫妻为何而战?

    时光流转,春节悄然而至,暖暖的亲情牵动着每颗中国心.人们期待着、盼望着,早就开始盘算着如何过年,然而,“过完年就闹离婚”的现象却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另一种现实.仅以北京市为例,有媒体抽取北京市法院2012年、2013年受理的7032件离婚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每年春节前后是离婚诉讼的高峰期,春节后法院受理案件数是平时的2.4倍.

    作者:沈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强迫症治疗,一定要吃药吗?

    治疗强迫症是否一定要吃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另一个问题一强迫症是否一定要治疗.如果一个疾病能够自愈,那我们可能不用急着去治疗它.但遗憾的是,根据以往的国际报道,强迫症自愈的可能性不大.大约仅有10%的患者在病程中可以达到自发缓解;而高达60%的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症状会日益加重,直至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乃至生活;剩下的30%患者病情时好时坏,波动较大.由此我们知道了,强迫症非但自愈可能性小,而且不治疗的话,大多数人的症状会越来越重.所以,还是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及时就医,和医生一起共同面对强迫症.

    作者:王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果记忆

    我写文章总是不自觉地用一个比喻——像孩子得到糖果般欢喜万分.我明白,现在的孩子会觉得“得到糖果欢喜万分”不可思议.但是,那种糖果带来的巨大惊喜对我却是深刻的,强烈的,不光是味蕾上的记忆,还有岁月深处的感怀.上个世纪80年代,孩子们的零食很少,平时是吃不到糖果的.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比如过年过节,或者逛庙会的时候,要不就是家里来了客人,孩子们才能享受到糖果的美味.即使过年时,糖果也不能一次吃个够,要细水长流地享用好长时间.

    作者:马亚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幸运人生三步走

    请明友们思考一个问题:从小到大,在你的周围,你觉得谁是幸运儿呢?这个幸运儿身上有什么特点呢?相信许多人都看过电视剧《欢乐颂》,你觉得哪个姑娘算得上是幸运儿呢?

    作者:金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呵护自尊,慎用“堂前教子”

    《朱子家训》中说: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意思是教育孩子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以便让他有羞耻心,下次不再犯.妻子是成年人,有自尊心,出现了错误,夫妻俩应该在背地里讨论,不能当着他人的面批评,这样做会伤害妻子的自尊心.

    作者:王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你会为他人保守秘密吗

    有次出外采访,我结识了一位面如白玉的中年女子,她杏眼贝齿,穿着时尚,想她年轻时定是位大美人.美中不足的是,她如雪的脸颊上有两块小黄斑,稍稍影响了她的容颜.中午就餐,她老公也来到席间,很普通的居家男子,不似她外表出众,但看得出他们很是恩爱,两人坐在一起,时时含笑低声说些什么.

    作者:邓迎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生莫惧少时贫

    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弟,很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资助他,他只好外出广东打工.长期的加班加点,再加上初入社会,表弟不习惯竞争激烈、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疲惫不堪的他,常常给我打电话,说活着好累,抱怨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背负的责任要重大得多.

    作者:刘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精神科的“尿毒症”病人

    诊室里进来了夫妻俩,约莫四十来岁.还没坐下,妻子就皱着眉头,着急地说:“大夫,您快给我爱人看看吧,他脑子出问题了.”丈夫对于妻子的言语没有任何反应,低着头,一言不发,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妻子开始向我诉说他丈夫范先生的情况.

    作者:阿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水仙花

    冬日午后,暖暧的阳光把那水仙如麦苗般的叶子节节拔高,大有“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势头.冬日阳光如那根“烟花”的引线,只让风儿的手轻轻一拉,就引爆了一场如天女散花般的“烟火”表演.历经寒冬漫长的霜雪,你卷缩着冬眠,梦了一冬,终于等不及了,如鸟儿啄破春天的黎明,破壳而出;如“白玉”缀满绿丛,两三初破轻寒,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探头探脑地伸长脖子,不畏冬寒地脱去衣帽,毫无保留、无遮无掩地绽放,探问着春的讯息!

    作者:宋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哲理漫画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空巢老人,不再“伤离别”

    “每次春节之后要离家的时候,父母失落的眼神总能让我感受到他们低落的情绪.”春节假期结束,回家探望老人的子女们纷纷返程,不少老人又恢复到节前的空巢状态.从子女离开家上学开始,老人就进入了空巢期,仿佛没有了方向和目标.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心理问题高出正常人群10%-20%.

    作者:韩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童年雪趣

    入冬以来,一直盼望的雪始终没落下来.暖冬里干干燥燥的空气、沸沸扬扬的尘土,让人感觉烦躁和窒息,没有雪的冬天缺少了很多情趣和韵味.暖冬的季节,遥想过往的雪天,更加怀念那些雪花漫舞、皑皑大雪封门的日子.对童年雪天的深刻记忆更多来自于嬉雪,那时,家住平房,房前是宽阔敞亮的大院子.大寒季节,北风呼啸,鹅毛大雪一飘就是一天一夜.

    作者:杨春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当「周老」变成「老周」

    周老是我的邻居.大家之所以称他为周老,一是周老官至副厅级,是我们整个小区级别高的官.更重要的是,周老气宇轩昂,颇有风范,大家觉得只有“周老”这个称呼才能配得上他的气质.

    作者:翟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有一种智慧叫“等距交往”

    李哥是市内某知名企业的副总,年过五句的他,一直坚守“本色做人,角色做事”的原则,凭借熟练的业务、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品,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至今仍在乐此不疲地劳作着,成为人人敬慕的一面旗.

    作者:孟祥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别离”误区多,家长如何避免

    2015年12月底发布的全国第二次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60%以上中小学生家庭有送孩子出国留学(课程)的意向.家长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1不关注课程设置、校园活动等,不关心学校特色是否与孩子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唯名校论,过于关注学校的排名,而对国外课程存在比较严重的误会,很多家长觉得国外课程简单,孩子应该能轻松应对.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脑、心灵与身体之旅

    2016年11月9日至12日,我们受邀在热情的牛仔之城德克萨斯首府奥斯汀参加了美国心身医学学会2016年年会,年会主题是“大脑、心灵与身体”.大会从美国心身医学学会主席霍夫曼博士回顾心身医学在美国及全球的发展开始,着重讨论女性心理健康、躯体化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的心身治疗、心理与内分泌的相互影响、围手术期心理治疗的介入、心理肿瘤学以及生理疾病的心理药理学等.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隐形的粉丝

    一次和几个朋友聚会,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兴致未尽,有人就安排去唱歌.当然,唱歌的水平很业余,乱哄哄的,洋相百出.其中有一位年龄稍大的屈哥,一直一个人安静地坐在沙发的角落里,看着大家狂欢,负责陪着微笑,鼓掌.这个人不要说唱歌了,平时话也不多,属于行事谨慎、做派稳健的那种人.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担当是大的本钱

    那一年我16岁,辍学到省城一家加工点当学徒.贫困的家庭,让我立志闯出一片天地,虽然在一个又脏又累的小加工点干活,但我把它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一天下午,马上就要下班了,老板又派我去给一家餐厅装个窗户.当时我十分累,头天晚上加班赶活到凌晨3点,早上正常上班,白天又干了一天,本想早点回去休息的,可老板的话就是命令,我马上骑着三轮车装上工具,去了那家餐厅,装完后已是半夜10点多了.

    作者:程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遥忆那段书香飘溢的日子

    无缘出身书香门第的我却对书情有独钟.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屋角的书桌上有只瓦罐,瓦罐里每天都有5分钱,那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这些钱我从不舍得拿来买吃的,而是积攒起来拿去买小人书.

    作者:覃柳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