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毒品的错误认知,让很多人走上不归路

陈敏

关键词:
摘要:近些年,我发现很多人对毒品的认知往往过于主观或片面,甚至存在严重误区,导致他们放松对毒品的警惕,不经意间就走向吸毒毁家之路.有鉴于此,本人希望通过分析解读几个常见的吸毒误区,让更多人正确认识毒品,拒绝毒品.1 意志力强大的人吸毒不会上瘾人们总喜欢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低估外界的诱惑力.很多吸毒者跟我讲述自己踏入毒坛的理由,都是认为意志力强大,偶尔吸一两次毒品不会上瘾,却没想到无一例外沦为毒品的奴隶.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微信“跳一跳”益智游戏心理解读

    去年底,微信新版的主界面中,增加了小程序任务栏.用户通过下拉唤出任务栏,可以打开近使用过的小程序或进入小程序历史列表.微信此次更新在启动页面还重点推荐了益智小游戏“跳一跳”.该游戏玩法很简单,玩家只需要按住屏幕,给“i”形的“小人”蓄力,松手“小人儿”就从一个跳板跳到另一个跳板上面.由于跳板方块间距不同,需要玩家根据方块之间的间距调整蓄力的时间长短.

    作者:孙洪礼;聂玉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莫等生命的枝头无一物

    浩宇是一所211大学的毕业生.浩宇的爸爸在家乡做了多年的派出所所长,妈妈是县城一所小学的校长.因此,大学毕业后,许多同学选择了考研或者就业,他却回到家乡.他想,凭自己的家庭,还需要自己个人去努力奋斗吗?果然,毕业一年后,妈妈已经在邻县给他找好了工作.临县要招特岗教师,招聘公告上明确写着211大学的毕业生免考.于是,他不费一枪一弹,就来到了临县一所乡村中学,成了在编的教师.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团体咨询:心理咨询师必备的核心能力

    一群人围成圈坐在一起,经过一次或多次的人际互动,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产生了积极的改变,更自信、更适应、更健康、更有方向、更充满希望,这就是被称为“神奇圆圈”的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咨询是从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的,香港地区译成“小组辅导”,台湾地区译成“团体咨商”.团体咨询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专业助人知识、理论与技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经由人际互动,促使成员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分享、反馈,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作者:樊富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写给小白哥的一封信

    我出生于成都,标准90后,外婆家位于厂区家属院,家属院还有个生活广场,那里是小朋友的乐园,幼年时期的我也是在里面和小伙伴们嬉笑打闹度过.回想起来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起.认识你那年我9岁,刚上小学三年级.你12岁,小学五年级,因为皮肤白净,年纪大,都叫你小白哥,你是孩子王,人气很高,我们一群小屁孩都跟着你玩儿,你带我们打乒乓球、跳方块、写大字……你说玩儿啥,咱就玩啥.

    作者:杨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社会比较,你“中枪”了吗?

    带着幼儿园老师的任务——带孩子认识和了解向日葵,我带着四岁半的儿子去公园玩了半天,带他找到了向日葵,拍了照,并让他仔细看了向日葵,用手摸了花瓣,还闻了味道.回家之后,翻看了一下微信,发现有的家长发了孩子画的向日葵,其实自我觉得画的一般,没什么想象力,也没有儿童画的涂鸦感,像是在家长指挥下画的,但是上面写的那个孩子的名字,我觉得很值得称赞,因为那个名字很复杂,但是能看得出是孩子自己写的.

    作者:蒋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努力生长是对暴风雨好的抗议

    那时,儿子还在上小学.一天,放学回来,儿子看上去很不高兴的样子.我说,是不是老师又要重写作文?儿子点点头.每到周五,儿子放学回来,十有八九会脸色不好看,大都因为作文写得不合格,老师让重写.我一直没把这事当事儿,那天,看着儿子闷闷不乐的样子,突然有些心疼,于是决定帮他一把.第二天周末,吃完早饭,我问儿子想不想去野外游玩,儿子用吃惊的眼神瞅了我一会儿,确定我说的是真话后,使劲点点头.我接着想说,回来后把在野外的所见所闻或心得或感受等写下来,但我把这句话咽了回去.

    作者:化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吹散产后抑郁的阴霾

    晓雯在一个月前刚刚做了母亲,儿子健康漂亮,一家人都无比幸福,本该尽享初为人母的快乐,但晓雯却一直愁眉不展,不仅对孩子视若无睹,连吃饭睡觉都无法保证.诊室里晓雯的母亲将她昨晚写下的遗书递给医生,遗书里的每个字都流露着绝望和自责,如果不是母亲收拾房间看到遗书家人还不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诊室里的晓雯面色苍白,双眼空洞,身边家人关切的目光似乎都无法唤起她的注意,身后嘈杂的就诊人群,身旁母亲和丈夫焦急的落泪,这一切似乎都与她无关.医生询问晓雯时,她露出礼貌性的笑容,但眼神里流露出的都是绝望:“医生你帮不了我什么,我已经下定决心了,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抚养孩子,我看着他那么小甚至都不敢抱他,我的存在就是一种拖累;我一个月内得了两次乳腺炎,我很痛苦,我知道这些是每个妈妈都可能经历的,但是我就是感到绝望,我觉得我撑不下去了”;“我不需要治疗,药物只会让我变傻”.晓雯排斥与医生的深入沟通,只是急于离开诊室.

    作者:周晶晶;潘伟刚;杨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辽宁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2018年4月21日-22日,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辽宁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承办,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协办.会议主题为“脑与认知科学的新时代”,旨在展示当前我国心理学基础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探寻心理学基础研究领域的新趋势.

    作者:刘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漂亮的女人不是花

    Q 老师您好:我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该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公司里有几位很漂亮的白领,其中一个跟我在一个办公室,我们很谈得来,但她的面貌跟其他女孩子相比,似乎稍逊一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我总感觉隔壁科室里一个女同事相当年轻漂亮,特别爱打扮,她也会有意无意地跟我接触,后来我从她嘴里得知她刚刚离婚,听同事讲她外面的男朋友很多,我们之间未必合得来,可我把公司里几个漂亮的拿来比一比,总觉得她是身边女孩子中有吸引力的一位,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作者:颜士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化解“压力山大”有妙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承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如何在“压力山大”的情况下,有效地自我解压?下面这些招法不仅简易,而且效果明显.1 经络调理.当人们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使用“四一二”经络调理法来释放压力.“四”即对合谷、内关、足三里、太冲4个穴位进行按摩,每天按摩2次,每次按摩5分钟.“一”即是进行一种以腹式呼吸为主的基本气功锻炼,每天锻炼2次,每次锻炼5分钟.“二”是进行以两条腿为主的下蹲运动,每天做一次,每次做五分钟.这种经络调理法可以起到调畅气血、缓解压力的作用.

    作者:钱海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在舞动中体会心理咨询的要素

    这两年来,我尝试参加了一些诸如心理剧、一人一故事、曼陀罗等艺术类心理治疗的体验和实践,觉得形式多样,非常有趣;且艺术性的参与方式特别能引发我的内心体验,带来很多对于自我的觉察.于是,尽管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擅长舞蹈,在肢体动作上很放不开的人,我依然抱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参与到舞动治疗的体验当中.在这里,把我的经历和体会分享给大家!

    作者:斯上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精神病学家眼中的强迫症

    从精神病学来看,强迫症是精神科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表现多种多样,变化万千,甚至看起来怪异.主要表现有强迫观念、冲动、表象等强迫思维,由强迫思维引起的反强迫而出现强迫行为,包括反复清洗、检查、仪式、抠皮、回避等行为,以及由强迫症状引起的焦虑、痛苦和抑郁情绪.多起病于青少年,缓慢起病,治疗困难,病程迁延,大约10%的患者迁延终身.

    作者:徐贵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等待花开满

    凡来尘往,立春之后,草木随阳气的升腾开始抽出嫩芽,大地慢条斯理从冰雪包裹的睡梦里慢慢苏醒.乍暖还寒,春寒料峭,各种花蕾含在青枝里躲猫猫,反正冬天生长的蜡梅、水仙、山茶还在盛放,它们正好耍个小性子,迟迟不露身姿.

    作者:潘姝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警惕:爱发脾气的孩子可能患有抑郁症

    彤彤今年12岁,近6个月常常因琐事发脾气,不听话,情绪暴躁,总是说“我不开心,不想说话,我感觉我想从屋顶跳下去”;学校老师形容她是“麻烦不断和不开心的独行者”.过去她的成绩优异,是名积极进取、上进的学生.

    作者:戚艳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感恩是幸福的起点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等名言佳句对我们良好品德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长辈很早就教我们学会感恩,或许我们仅仅认为感恩是一件小事不曾放在心上,更不曾感受过感恩带给我们的意义.随着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感恩带给我们的意义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重视.大多数心理学研究者将感恩定义为个体因他人的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结果时,个体用一种心存感激的情绪或行为回应他人的一种特质.

    作者:朱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精神分析的薪火传递者——梅兰妮·克莱茵

    克莱茵被许多学者公认为是精神分析史上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之开拓具启发性、具创意的思想家之一,亦是儿童精神分析之先驱.然而,克莱茵在专业上的执着,包括她大胆假设、论说当时精神分析尚未触及的儿童精神病理,并致力于区分心理世界的真实与幻想,以及她对揭开心理世界真理的执着和对严谨的分析技巧的坚持,皆使她在开拓精神分析理论之路上备感孤单.

    作者:林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青春的绿茶不曾凉

    年少时的情谊就像洁白的栀子花一样净纯芳香.小县城一所高中,在二楼临河的窗里,住着八位女孩.三年的时光,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有过争吵,有过误会,到后,总会握手言欢,流着泪大笑、拥抱.从懵懵懂懂的豆蔻韶华到青春华年的羞涩和疯狂,她们彼此见证着美的成长.

    作者:耿艳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毒品离我们并不远——听精神科医师解读笑气成瘾

    吸毒者令人扼腕叹息,贩毒者让人深恶痛绝,毒品问题自然意味着违法犯罪.我国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指出,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比例下降,滥用新型毒品人员比例上升,吸毒人员覆盖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各个职业人群的特点,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滥用新型毒品问题突出,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明显.

    作者:张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我与儿子合作对话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曾经帮助许多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但是我忽然发现自己和儿子很少有好好对话的时候.虽然说咨询师不给自己的亲人做咨询,但是如果做不了一位好父亲,又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咨询师?我决定找个机会跟儿子好好地对对话.

    作者:李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大喜过望的陷阱

    高先生在一家国营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两年前,因工作出色升迁到了一个新的部门.虽说是好事,但他却感到工作压力大.部门里的几个老同志对他这个新领导也不太当回事,召集开会时常常迟到,让他觉得人际关系也不太好相处.一想到领导对他的期望很高,他就开始担心工作做不好,为此晚上常常睡不着,睡着了做梦也是工作上的事情.没多久,心情变得低落,总是提不起精神,每天都是逼着自己起床,又硬着头皮上班,进了单位也是低着头,然后就躲在办公室能不出来就不出来.工作时,感觉脑子像生了锈,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工作效率很低;以前喜欢的钓鱼也变得索然无味,不上班就一个人躲在屋子里不出来,甚至,他想到了结束生命.

    作者:阿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