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铭
目前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女性相比于男性更容易遭受抑郁的折磨,其中包含诸多原因:例如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而近期科学家们把注意力进行了进一步的聚焦:怀孕妇女.两批科学家不约而同在2018年1月发表了与怀孕妇女心理健康方面相关的研究.根据2018年1月发表在澳大利亚“Women and Birth”(妇女和生育)杂志上的文章,科学家们(Zhao Y,Munro-Kramer ML,Shi S,Wang J,Zhu X)对中国高危孕妇围产期的抑郁状况进行了研究和跟进,并发表了名为“中国高危孕妇围产期抑郁纵向研究”的相关论文(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erinatal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作者:崔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每一个早睡早起的人,都信奉“晚上不睡,早上报废”;而每一个晚睡晚起的人,却总认为睡得太早是浪费才华.“早睡养生党”和“夜猫党”形成了两大阵营,这种争议就好像甜成豆腐脑的矛盾一样难以调和.但其实,健康睡眠的关键要素被忽略了,那就是——作息规律.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失独带来的哀伤反应有哪些?丧子是为人父母所能经历的具创伤性的事件,其哀伤反应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可能绵延余生.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失去唯一的孩子往往意味在家庭稳定性、养老保障、人生目标、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多方面更为严峻的冲击.哀伤反应并非单一的情绪或行为,而是包含了认知、情绪、行为、生理等多方面的面对丧子的反应,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作者:王建平;邢怡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成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经常可以意识到自己在焦虑,能明确表达出自己的焦虑.但是有时候成人不能意识到孩子也存在焦虑情绪,更不了解孩子的焦虑和成人的表达方式不同.
作者:韩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王大爷第一次就诊,由其老伴搀扶着进门,不稳的步态,给我的第一想法是不是走错了门诊.坐下来询问病史,才知道王大爷近这三年一直在看病,奔走于各个医院的“内科”、“神经内科”.曾服用过很多药物,开始有效,但后来效果不明显.那是什么原因让王大爷花费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奔走在各大医院呢?原来王大爷有个“隆病”,就是总觉得双腿无力,害怕摔倒,以至于现在不敢出门,在家也很少活动.
作者:白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犯罪心理.我在“请不要将孩子变成罪犯”一章中,介绍了罪犯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策略,以及罪犯如何在未成年时期慢慢成长为毫无责任感的个体,并终犯下罪行.接下来的章节介绍了成年罪犯的思维模式,以及这些思维模式如何变成习惯并致使他们不断地伤害他人.这里有一种危险的倾向——“医学学生的通病”:认为“我的丈夫做了这些事情,我的儿子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并且,我发现这些也适用于我自己”.如此,你会将一切视为犯罪.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前年春天,我被以“明升暗降”的形式调到一所乡村小学去当副校长.“天高皇帝远”的缘故,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极其薄弱,在编的十名教师中,有九名是由民办教师后转的.教师年龄的老化,班级管理的滞后,教学模式的陈旧,使刚刚踏上领导岗位的我,每天都带着一种怨怼的情绪在工作.
作者:橘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老张今年43岁,本以为会一直在公司做到退休,没想到上周听到风声说公司近准备裁员.裁员对象很可能就是自己这样年纪较大的基层老员工.自从听说了这个消息,老张就再没睡好过了.想着父母去年开始身体也不如以前,孩子还在上大学,老婆领着一份死工资,还有房贷,老张不禁叹了好几口气.前天领导已经找过老张谈话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老张提前做点准备.老张自己也去招聘网站上找了找,发现行业内很多工作要求的能力自己根本达不到,其他行业一些职位甚至都没听说过.老张内心越来越焦急.妻子看着老张近糟糕的状态,一直问老张发生什么事情了.老张也只是强打着精神说:没什么事隋,就是工作上压力有点大.
作者:侯美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承受工作压力.之前有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心梗去世,近有创业代表人物茅侃侃自杀,他们的离世都跟长期高压状态下的工作有关,这类新闻不时地拨弄着大家的神经.让我们忍不住想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处于职业倦怠之中,每天奔波,疲于应对工作.
作者:邢天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84岁的李大爷觉得今年真是“多事之秋”,动不动就发热、感冒、腹泻.10年前,李大爷确诊为直肠癌,手术非常成功.因为癌症属于极早期,也没有转移,所以连放化疗都不用做,此后每年复查肠镜都平安无事.可是李大爷近莫名其妙发热了一个月,查来查去后发现了个前列腺癌,医生综合考虑李大爷的情况,建议给予激素+根治性放疗(当然,这个事儿家人做了隐瞒,只是说前列腺长了个良性的瘤子,不需要手术).
作者:郑迩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Q老师您好!刚刚过完春节,孩子们在享受愉快假期的同时,还或多或少地都收到了压岁钱,这是长辈们对孩子的一份祝福,记得以前我小时候收的都是现金红包,拿在手里可高兴了,可不管多少,每次回到家很自然地就把红包交给父母代为保管.如今,随着手机、微信的普遍使用,孩子们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微信红包,少则上百,多则上千,孩子们有自己的微信账号,自己可以随意支配.
作者:庄艳;黄志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我没有办法再去上班了,因为只要我一看见我的领导,我就感觉自己会对他吐口水.”工作中怕见领导,也害怕与同事接触,总是担心行走在办公室或者大街上自己会说出“辱骂人的话语”或者“控制不住地用脚踢了别人,”,强迫自己不停地回忆一天中曾经去过哪里?有没有粗俗无礼的行为表现等等.小红在向医生倾诉的时候,满脸的疲惫,眼里充满了焦虑和挣扎.而据她的同事所说,小红性格温和,和领导及同事关系一直都很好,从不曾发生任何冲突.
作者:贾艳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霸王别姬》是根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经典电影,围绕两个京剧艺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讲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其中,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三位主演通过精彩的演绎,将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三人的爱恨隋仇演绎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由张国荣扮演的“不成魔,不成活”程蝶衣的性别嬗变的角度来分析儿童性心理创伤对儿童性别认同的影响.
作者:马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张先生今年45岁,这两年总觉得身体不太舒服,上个月体检血脂与尿酸偏高.张先生的妻子今年44岁,近一年多来,性生活不太理想,夫妻俩也时常因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吵完架冷战数天.张先生觉得妻子越来越像“母老虎”,妻子则时常嫌弃张先生无能、不爱自己、不顾家.
作者:郑秋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伴着北京的第一场雪,响应世界睡眠日“规律作息,健康睡眠”的主题,北京睡眠高峰论坛于2018年3月16至17日在中国科技会堂顺利召开并圆满完成,此次峰会是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会议.大会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睡眠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为从事神经科、精神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儿科等睡眠相关研究或工作的同道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大会同时有网络直播,线上点击量超过一万人,在线观看人数600余人,到场参会人员500余人.
作者:李宁;侯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我是一名普通的精神科医生.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有时会听到患者抱怨医生问的问题太多,甚至有些啰嗦.而我们同事却在反映: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效对话.就从我们常见的场景说起吧.一个个抑郁症患者来到诊室,医生必然要问:您心情不好有多长时间了?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患者:很长时间了.医生:能具体一些吗?是几个月?几年?患者:几年吧.医生:是两三年,还是八九年呢?
作者:胡昌清;杨蕊;王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几年后再次相见,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自己大学时代朝昔相处了4年的室友,原本风华正茂的年纪,可凯的神情却很是憔悴一大大的黑眼圈,蓬乱的头发,暗淡的眼神……我关切地问:“凯,你这几年是怎么了?凯长长地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别担心,我昨儿晚上刚熬夜赶了个工,今儿总算是提交上去了.”“你们那儿现在有这么忙?要多注意身体呀!”
作者:易星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会被比较,总是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压过我们一头.而家长也会努力地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只是,“别人家的孩子”真的就像我们想象得那般轻松、自信、幸福吗?
作者:多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那一年初中毕业后,我便到省城打工,在一家加工厂里落下了脚.工厂有十几个工人,像我们这样当学徒的工资不高,但吃住还是蛮不错的.一晃儿,来这里已经五个月了,对这里渐渐熟悉了,也慢慢地适应了.可正当我期望将来能变成技术工,拿更高工资的时候,老板出事了,因为供货商造假,工程质量出了问题,老板几乎赔了个倾家荡产,只好把这个工厂兑出去抵债.
作者:程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前我国正处在“二胎潮”的发展阶段,多子女家庭的比例将会大幅增加.但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施行已久,很多孩子难以适应从独生子女到非独生子女的身份转变,并在这个过程中凸显诸多心理问题.比如当年龄稍小的同胞出生后,很多大宝可能会经历一段情绪紊乱的适应过程,可若情绪紊乱的程度异常,如性情大变,采取极端手段博得父母关注等,就有可能演化为病理性的“同胞竞争障碍”.
作者:丁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