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犯罪心理分析》——洞察犯罪心理

关键词:
摘要: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犯罪心理.我在“请不要将孩子变成罪犯”一章中,介绍了罪犯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策略,以及罪犯如何在未成年时期慢慢成长为毫无责任感的个体,并终犯下罪行.接下来的章节介绍了成年罪犯的思维模式,以及这些思维模式如何变成习惯并致使他们不断地伤害他人.这里有一种危险的倾向——“医学学生的通病”:认为“我的丈夫做了这些事情,我的儿子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并且,我发现这些也适用于我自己”.如此,你会将一切视为犯罪.
心理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拉肚子”的隐情

    雯雯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成功找到一份自己很满意的工作.按说雯雯现在工作体面、收入可观、青春靓丽,应该好好享受工作和生活才是.但雯雯工作不久后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她—腹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平时休息时不是特别明显,工作日去单位,特别是去重要的场合,雯雯总是腹痛、有难以忍耐的排便感,所以经常去厕所.参加重要的会议时,也要不时地偷偷溜出去上厕所,为此单位的领导特别批评过雯雯.雯雯也知道在重要会议时不停地进进出出很不礼貌,但是不出去自己真的忍受不了那种腹痛及排便感.为此,雯雯只要一参加重要的会议就会特别紧张,努力地克制身体的不适.但是,越克制,不适感越明显,后来发展成雯雯不能去参加这些会议.

    作者:黄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背负苍凉也要笑迎朝阳

    杨波是个忠厚单纯的青年,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工厂工作.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他都不怕吃苦,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从来不与别人争短长.因此,杨波参加工作两年后,就脱颖而出,荣升为工厂的采购科科长.

    作者:张燕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该怎样对待孩子收到的微信红包

    Q老师您好!刚刚过完春节,孩子们在享受愉快假期的同时,还或多或少地都收到了压岁钱,这是长辈们对孩子的一份祝福,记得以前我小时候收的都是现金红包,拿在手里可高兴了,可不管多少,每次回到家很自然地就把红包交给父母代为保管.如今,随着手机、微信的普遍使用,孩子们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微信红包,少则上百,多则上千,孩子们有自己的微信账号,自己可以随意支配.

    作者:庄艳;黄志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年人婚姻家庭压力背后的真相

    张先生今年45岁,这两年总觉得身体不太舒服,上个月体检血脂与尿酸偏高.张先生的妻子今年44岁,近一年多来,性生活不太理想,夫妻俩也时常因鸡毛蒜皮的事吵架,吵完架冷战数天.张先生觉得妻子越来越像“母老虎”,妻子则时常嫌弃张先生无能、不爱自己、不顾家.

    作者:郑秋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奋斗路上,莫让身体拖后腿

    作家冯唐近期发了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博文,“油腻中年”一词由此走红.文中给了中年男人一些建议:包括不要成为胖子,不要停止学习、运动和购物,不要好为人师等.此文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讨论,演绎出来中年男性肥胖、戴手串、保温杯中泡枸杞等所谓油腻特征,也成了一些不注重身材保养、大腹便便,外表随意的中年男子的新标签.

    作者:唐丽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友情价更高

    那一年我升入初中,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我走读.每天中午,住校的许多同学都到学校门口小吃铺里点菜吃饭,而我回家每顿都是土豆白菜.所以,小吃铺对我来说就是从来没有进过的饭店,那里都是好吃的.说实在的,那时候我的学习真是我骄傲的资本,几乎每次考试我都是班里第一名.

    作者:程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二胎来袭,如何避免“同胞竞争”?

    目前我国正处在“二胎潮”的发展阶段,多子女家庭的比例将会大幅增加.但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施行已久,很多孩子难以适应从独生子女到非独生子女的身份转变,并在这个过程中凸显诸多心理问题.比如当年龄稍小的同胞出生后,很多大宝可能会经历一段情绪紊乱的适应过程,可若情绪紊乱的程度异常,如性情大变,采取极端手段博得父母关注等,就有可能演化为病理性的“同胞竞争障碍”.

    作者:丁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要数二十个数字才能走出房门

    一个温暖的午后,我接待了这样一位来访者.他叫林智(化名),是刚刚在医院被确诊为强迫症,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做心理咨询的:事情是从半年前开始的,不知道具体哪一天,他的头脑就闪现了一些突如其来的念头.比如,也许今天出门就会被车撞;家人可能会突遭横祸;自己不能去看一些尖锐的物品,不然可能会被戳伤;煤气可能没有关严,会有煤气爆炸;等等.这都是一些令人极为恐惧的念头,只要在他的脑子里一冒出来,他的心就被揪起来了:恐慌,惧怕,惶惶不安.

    作者:刘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匠人与婚姻

    凌晨四点多,我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一个激灵坐起来拿起手机,听梅子在那边倾诉自己的爱恨情仇.彼时,梅子通过八分钟约会,认识了大宇.大宇瘦高,戴一副黑框眼镜,白白净净的书生模样.说话的声音不但好听,所谈内容更有经济、哲学和历史等方面,涉猎比较广博.爱情源于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梅子完全被其吸引了.她踩在30岁的尾巴上,也不能否认来自亲人的逼婚压力,与其焦灼着等下一个更好的,不如把握当下适合的人.

    作者:单凤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曾经那朵美丽的花

    素素从电影院出来,钻进车里,刚刚看完《芳华》,还被一种复杂的忧伤笼罩着,打开手机,搜到片尾那首《绒花》,让乐曲在车内弥漫“世上有朵美丽的花……”初次听到这首歌是素素十几岁的时候,那样青葱的岁月转瞬即逝,素素已人到中年.

    作者:孙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相见不欢

    一对母女的终极较量,始于胎儿时期的一场谋杀.真正的谋杀,在人心里,滴血不现,却一剑封喉.第一章美兰想,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将钱翠芝干掉了.美兰其实已经将钱翠芝恶狠狠地谋杀了无数次,在梦里,在心里,在和她面对面的争执中;可是,后都以失败告终.钱翠芝像科幻片里科学实验培养出来的某个怪物,无论美兰用什么恶毒的招数,都无法置她于死地.反而,在与美兰的战争中,她变得愈发地强大、怪诞、凶猛、疯狂,直到而今,美兰坐在窗台上,咬破了自己的舌头,而后发誓,这一次,不要再有犹豫,真的将她干掉吧!

    作者:安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网红时代背后的心理学思考

    如今比较火的事情是做直播,成为“网红”或者所谓的“网红主播”,好像很多人发现了一条可以在互联网迅速赚钱的渠道,拥有流量,拥有粉丝,就拥有财富.互联网时代的直播创造了“粉丝经济”.从早的文字网红,到图片网红,再到现在的音视频网红,人们对于刺激信息的获取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丰富化和新奇化.

    作者:庄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原生家庭的靠近与离开

    小张是一名20岁的大一新生,从小父母离异,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过,由爷爷奶奶带大.半年前小张曾因为睡眠问题前来咨询,经过四次咨询后问题解决遂结束咨询.半年后小张因为和女朋友的关系再次前来咨询.小张的女朋友原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个人到大学后发展为恋人.小张说自己内心脆弱的时候会向女朋友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但是女朋友却不能接纳这样脆弱的自己,觉得他和高中时表现得完全不同.

    作者:罗小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世界睡眠日——规律作息,健康睡眠,让你晚上睡得香

    每一个早睡早起的人,都信奉“晚上不睡,早上报废”;而每一个晚睡晚起的人,却总认为睡得太早是浪费才华.“早睡养生党”和“夜猫党”形成了两大阵营,这种争议就好像甜成豆腐脑的矛盾一样难以调和.但其实,健康睡眠的关键要素被忽略了,那就是——作息规律.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谁偷走了你的“黄金睡眠”?

    《2014年中国企业家睡眠指数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家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05分,但是他们普遍缺乏黄金睡眠,也就是缺乏有助于人体恢复精力和体力的深度睡眠,而压力是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状况白皮书》调查也支持同样的结果:影响睡眠主要的原因是压力.压力是偷走我们“黄金睡眠”的罪魁祸首.

    作者:锁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连续噩梦,有何深意

    我们内心中有这样一个“警察”,它会把让人感觉到难以承受的痛苦回忆,或者内在情结封闭在潜意识中.可是,到了晚上“警察”松懈下来,往往无法甄别那些经过变形和伪装的“梦”.梦里的东西都是具体的,甚至变形的,以意识无法察觉的方式提醒你,你的内在心理冲突不是靠“压制”或者“回避”就能解决的了.感觉敏锐的人,能够觉察梦的启示,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作者:李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军的大学梦

    小军是一名高中生.高二上学期开学后不久,父母发现小军每天都乐呵呵的,有时还哼着小曲.晚上在房间里也是唱着歌.父母就问小军,有什么好事,一天到晚这么开心?小军笑眯眯看了父母一会儿,压低了声音说,这是一个机密,本来是不能说的,但因为你们是我的父母,既然你们问了,我可以偷偷地告诉你们,但是你们要承诺保守机密,不再告诉别人.父母赶紧点了点头.小军伸出小指跟父母拉了拉钩,这才把父母拉得更近了一些,用耳语低声说,自己被XX大学录取了.

    作者:一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让孩子自己“飞”

    自打儿子上了小学后,我像很多家长一样,每天都是接送他上下学,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儿子上一年级时,学校离家不远,出了小区拐过两条街就到了.可上三年级时,家里买了新房子,新家离学校很远,横跨着两个区,坐公交有18站地,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而且为了偿还房贷,我不得不出去工作,接送儿子时间上就有些手忙脚乱.让儿子转学就近上学吧,儿子就读的学校又是千金难进的重点校.权衡再三,我咬咬牙,遂放弃了转学的念头.我想,宁可自己吃苦受累掉几斤肉,也不能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佟雨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缓解心中之苦走出幽谷之路”——失独父母的哀伤特点及其干预

    失独带来的哀伤反应有哪些?丧子是为人父母所能经历的具创伤性的事件,其哀伤反应影响广泛而深远,甚至可能绵延余生.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失去唯一的孩子往往意味在家庭稳定性、养老保障、人生目标、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多方面更为严峻的冲击.哀伤反应并非单一的情绪或行为,而是包含了认知、情绪、行为、生理等多方面的面对丧子的反应,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作者:王建平;邢怡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事业财务危机潜伏,人到中年何去何从

    老张今年43岁,本以为会一直在公司做到退休,没想到上周听到风声说公司近准备裁员.裁员对象很可能就是自己这样年纪较大的基层老员工.自从听说了这个消息,老张就再没睡好过了.想着父母去年开始身体也不如以前,孩子还在上大学,老婆领着一份死工资,还有房贷,老张不禁叹了好几口气.前天领导已经找过老张谈话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老张提前做点准备.老张自己也去招聘网站上找了找,发现行业内很多工作要求的能力自己根本达不到,其他行业一些职位甚至都没听说过.老张内心越来越焦急.妻子看着老张近糟糕的状态,一直问老张发生什么事情了.老张也只是强打着精神说:没什么事隋,就是工作上压力有点大.

    作者:侯美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心理与健康杂志

心理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