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
好友胡亚上月被提升为他们单位的分公司总经理,我很是替她开心,也再次想起她经常说的一句话:职场不仅仅是办公室,更是一种状态.胡亚的职场先天条件并不太好,毕业于三流大学,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能力.她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品牌服饰公司,走在很多商场都能看到他们的专卖店.胡亚当时能有幸被聘用,凭的就是她所说的“一种状态”.
作者:王月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武汉一位53岁妈妈陪女儿考研,每天复习18小时,率先成为女儿“学姐”的新闻上了头条,女儿本以为妈妈只是陪着自己随便看看书,哪知道老妈每天一看书就到晚上十二点,周妈妈和女儿步入考场,一身轻松的她竟然考过了,而女儿却名落孙山,第二年发奋努力才通过考试,和妈妈成为“同窗校友”.大家都赞叹这个周妈妈厉害,羡慕这个女儿真幸福.
作者:刘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嘉嘉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看上去非常瘦小,皮肤淡白透明,衣着非常干净整洁,他也不像这个年龄的大多数男孩子一样喜欢吵吵闹闹、蹦蹦跳跳.嘉嘉看上去异常安静乖巧,言行举止规矩的过分.除了没有穿裙子,嘉嘉的外表更像一个六七岁的女孩子.
作者:顾施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口吃,通常是指说话中断重复、不流畅的一种语言现象,在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约占儿童总数的5%.大约70%的口吃儿童长大后都会自愈,30%会转为习惯化和病态化.口吃,就像走路跌倒一样,人人都会发生.不光孩子会口吃,大人也会口吃.大多数人对说话口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知道了,也认为是极其平常的小事,不屑一顾,多笑笑而已.但有些家长听到自己孩子口吃,却如针扎一般难受.
作者:袁运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1 先弄清楚孩子为谁而生?很多家长会问老大:“你想要小弟弟/小妹妹吗?”如果孩子说“是”,就似乎和他达成了共识,他就要对他说的“是”负责,以后就要欢天喜地地喜爱老二,不能有欺负或不喜欢老二的行为;如果老大说“不”,似乎家长再要老二就对不起老大,因为他并不欢迎弟弟或妹妹,家长的心里就会充满内疚和自责:“我们太自私了,要老二给老大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呀.”
作者:郭书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我是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在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出儿童青少年心理专科门诊.一日,诊室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A女士,落座后她说近令她困惑的问题是“自己与女儿的关系”.女儿今年14岁了,是一名中学生.身在异地工作的A女士每次在回家团聚时,孩子都要坚持睡在他们夫妻俩中间,A女士和女儿与丈夫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作者:王春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老程这半年添了个新毛病,那就是失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他都像烙饼似的翻来覆去,可越翻腾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翻腾.脑子里也乱七八糟的,像过电影似的浮现出白天或以往发生的事情.忍不住看看时间,往往已经到了凌晨两三点钟.感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程心里也越来越着急.
作者:一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这是一部2011年光棍节时候热播的电影,不过好电影啥时候看都不晚!过年的时候,电影频道在某一天先播完了《人在囧途》,紧接着就播了《失恋33天》,当时看囧途觉得很好玩,虽然囧途是更老的片子了,可第一次看的片子都是“新片”!
作者:袁恒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之前流行一个段子,说学校里权力大的人其实是寝室管理员,因为他不经意间做出的分配寝室的方案,就很有可能决定了你这辈子好的哥们儿或者闺蜜是谁.想想还真是这样,有多少人的挚友都是上学时候的室友呀!和谐融洽的寝室关系是每个住宿的学生都渴望的,然而很多时候,寝室关系往往不如我们所愿.
作者:易星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许多情感障碍会伴有躯体不适,而且,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更多地关注躯体症状,而忽视精神症状.由于这样的状况,很多情感障碍的患者在临床就诊过程中会走许多弯路,且加重了精神心理负担以及精神症状.
作者:王玮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很多人用短信、微信、邮件,甚至面谈交流时都能及时回复他人,而且十分健谈,唯独对电话交流感到恐惧.明朗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平时的人力资源规划、绩效管理,甚至培训与开发等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只有一个工作——打电话总是让他难以应对.每当需要给应聘人员打电话,他能拖就拖,实在拖无可拖的时候就盼着电话里传出“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作者:顾亚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理障碍.虽然只有1%-4%的青少年和2%-3%的成年人患有强迫症,实际患病率并不高,但是因为其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较大,而且治疗存在一定难度,强迫症一直是精神医学及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者:张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到双休日,儿、孙辈们总会想尽点子出门寻找快乐.我则不行,总得有人看家.于是,在他们出门之后,我留下来养花、读书,倒也能在清静中另辟一方精彩.我养了好些花,儿有花相伴,真好.感觉失意时,你可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顿感超脱;高兴时,亦可因欣赏灯笼花热烈地开放,而觉得大自然在与你同乐,倍添喜悦;身体略有小恙时,康乃馨会默默地为你祈祷、祝福;寂寞时,站在花前,慢慢地似能听到花的声音顿会觉得心中温情无限.
作者:程应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Q医生您好!我是一名正在读研三的学生,近一个多月以来,总是觉得什么都不想做,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发脾气,我听说过心理治疗,也想去尝试一下,可妈妈告诉我,只有精神病才去做治疗,我根本不够资格去,您能告诉我,心理治疗到底是什么,我该去做治疗吗?小娟
作者:陈旭;孙渊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聚会、工作、面试等社交活动对我们来说再正常不过,可有一类人群在此方面却躲之不及,这就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SAD),同其他精神障碍(抑郁、强迫症)一样,社交焦虑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害怕或恐惧某些社交场景或害怕受到关注并刻意回避是社交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因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或者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讥讽和嘲笑,而在公众场合表现出脸红、心跳、紧张等症状.
作者:罗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很多人以为,只要离婚,只要离开那个暴力的男人(女人),那么自己就会远离这些苦难.但是,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危机干预师,我更加明白,家暴造成的不仅仅是眼见的皮肉之伤,更严重的是对内心造成的伤害,而且是深远的痛苦.
作者:邢全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为更好地推动北京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规范发展,促进海峡两岸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的研究和交流,激励北京市心理卫生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满足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继续教育学习的需要,在北京心理卫生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于2017年10月28日举办题为“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阳光心理论坛,并借此表彰一批为北京心理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作者:北京心理卫生协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刘阿姨这几个月一到吃饭时间就发愁,因为每次吃完饭后腹部就会莫名不适,常常感到暧气、反酸烧心、胀气难受,整个人都精神不振,瘦了很多.为此,她看了各大医院的消化内科,做过各种检查,吃了很多胃药,仍不见效.当刘阿姨看到病历上写着“功能性胃肠病”,且医生建议“保持好的心情,减少对胃肠的关注”时,刘阿姨对医生的建议一头雾水,称“我没有去注意啊,肚子就是不舒服,和心情有什么关系?”
作者:潘伟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交往是人类重要的基本活动,可以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求,如信息交换需求、情感需求、归属需求等等.然而,很多人在社交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不自在、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并伴随脸红、出汗、心慌等生理反应,他们往往会给自己贴上“社交恐惧”的标签.其实一般人所谓的“社交恐惧”通常在没有过多地影响到社会功能的情况下指的是社交焦虑.
作者:牟依晗;赵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槐树,是乡村的长者,雍容稳重,沉默寡言,像一块石,泊着乡村的帆.看过槐树枝叶涌动的样子,一片片绿叶,或深或浅,或浓或淡,上下翻涌,如群鱼嬉戏,头上是阳光白亮,身下是清阴如海,风怀其中,鸟没其里.人们在树下憩息、聊天、说笑,丝毫不怕偷听.槐树是乡村忠实的卫士,它守护着乡村一切的秘密.
作者:王自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