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赛普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夏天;孙甲君

关键词:益赛普, 百草枯中毒, 大鼠肺纤维化, 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益赛普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雌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百草枯模型组、益赛普治疗组,各50只.百草枯模型组和益赛普治疗组建立百草枯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染毒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0.9%生理盐水1 mL/100 g灌胃,至处死;益赛普治疗组每间隔48 h分别皮下注射4 mg/kg益赛普,至处死;检测染毒后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和Smad7定位表达变化,观察染毒后各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变程度.结果 益赛普治疗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变程度显著低于百草枯模型组,但是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草枯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和Smad7定位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赛普治疗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赛普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和Smad7定位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赛普有助于减轻百草枯致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治疗机制与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微创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术,观察组接受微创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毕-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穿孔患者接受微创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情况可有效控制,术后排气无需较长时间,并发症少,病情可快速恢复,住院时间亦随之缩短.

    作者:潘海洋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消炎利胆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18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消炎利胆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1年1月~2017年1月,随机选取185例我院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消炎利胆片和利胆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4.5%),服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两组患者对比有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炎利胆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魏汝深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联合应用甲状腺素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深入研究甲状腺素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老年重症心理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心理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中应用甲状腺素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吕志平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7天后肺功能与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FEV1%值及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卞大晨;高慧;顾艺难;秦少云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168例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8%,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取得良好护理效果.

    作者:曾秀雯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探究瑞舒伐他汀钙辅助用于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对颈动脉斑块、血脂的影响效果

    目的 对TIA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钙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对颈动脉斑块、血脂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TIA患者80例随机分组,探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施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探究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监测、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发生率为10.00%,参照组患者的为27.50%,两组数据间差异明显(false2=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辅助用于治疗TIA患者的疗效和对颈动脉斑块、血脂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芳荭;朱红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核酸检测技术应用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核酸检测技术应用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7158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清学检测合格与NAT检测,观察其合格标本率,并合理分析不合格标本.结果 经过核酸检测后,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合格率达到,且在该地区献血者中其HIV、HCV的携带率较低.结论 将核酸检测技术应用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能够有效筛查血液中艾滋病、丙肝、乙肝病毒,从而提升血液的安全性.

    作者:朴大哲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抗精神病药物联用行为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相应的研究分析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联用行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65例按照患者住院号码的单双号原则随机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应用SANS、BPRS、SDSS、ADL量表评定疗效,TESS、RSESE量表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为87.43%,对照组为60.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联合行为疗效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彬;殷军波;董继承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益赛普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益赛普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雌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百草枯模型组、益赛普治疗组,各50只.百草枯模型组和益赛普治疗组建立百草枯致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染毒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给予0.9%生理盐水1 mL/100 g灌胃,至处死;益赛普治疗组每间隔48 h分别皮下注射4 mg/kg益赛普,至处死;检测染毒后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和Smad7定位表达变化,观察染毒后各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变程度.结果 益赛普治疗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变程度显著低于百草枯模型组,但是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草枯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和Smad7定位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益赛普治疗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赛普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和Smad7定位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赛普有助于减轻百草枯致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其治疗机制与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

    作者:夏天;孙甲君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50例运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目的 探讨50例运用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别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用常规雷尼替丁治疗,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为产生相应并发症,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3/25),对照组为76%(19/25),两组对比有明显差距(P<0.05).结论 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有着至关重要的治疗意义,应加大推广力度.

    作者:熊毅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某市大学生自杀预防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大学生自杀预防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市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校大学生,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发放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杀预防知识调查问卷、自杀态度问卷,选择自评方式填写,完成填写后当场收回,研究者进行检查,存在遗漏条目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补充.结果 在自杀预防知识方面,男生自杀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科学生自杀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杀态度方面,集中在矛盾和中立方面;在自杀态度影响因素方面,受到专业、自杀意念、家族自杀史、心理健康水平等因素影响.结论 本市学生在自杀预防知识的掌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自杀方面存在有中立和矛盾态度,自杀态度受到专业、自杀意念、家族自杀史、心理健康水平等因素影响.因此,制定出针对性的本市大学生自杀预防策略迫在眉睫.

    作者:刘凤霞;王春雷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实施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提高护士输血质量

    目的 探究实施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在提高护士输血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管理,观察组实施细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输血性疾病发生率、输血反应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在输血性疾病、输血反应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2.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可以降低输血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可以降低输血反应情况的发生,还能够减少医患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周招兰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多媒体远程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多媒体远程教育的概念,指出了该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及优势,分析了护理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将多媒体远程教育应用到现代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

    作者:唐飒英;陈莉;田琴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价值

    目的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9例.常规组实行常规四联疗法,实验组实行复方嗜酸乳杆菌同常规四联疗法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为75.5%,实验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为91.8%,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时,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和常规四联疗法的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雒燕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对照组,47例)与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53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x2=8.348,P<0.05).结论 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乌兰托亚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大剂量与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的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大剂量与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的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进行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实验组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有效例数分别为14例与12例.可得,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0.0%,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中,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4例患者发生腹泻,并未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对照组中,1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腹泻患者为8例,恶心患者为2例.可得,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为6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与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临床效果并无显著差异,但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张亚红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浅谈精神科护患沟通技巧

    全世界大约有四亿五千人患精神行为障碍,在全球前十个导致残疾和早逝的疾病中,精神障碍占了5个.随着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提高和精神科的特殊性,也因此要求我们护理工作不仅在提高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的同时,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孙田田;徐爱莲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给予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地西他滨实为一种广泛时效性的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因其临床效果较好,且作用机制独特,现今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恶性血液疾病治疗中,本文针对地西他滨治疗各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龙永翰;林文远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监督模式探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模式已经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医疗制度尚处于落后阶段,为了落实基层医疗监督服务,本研究分析了国外优秀的多元化监督模式,旨在通过借鉴优秀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监督效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督成果,提高医疗安全服务质量,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作者:姜文军 刊期: 2017年第71期

  •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对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诊治的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展开治疗,口服应用,每次20 mg,bid,治疗周期为四周,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方式,口服应用,每次20 mg,bid,治疗周期为四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4%,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5.11%,提升趋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玮 刊期: 2017年第71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