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
目的 探讨6-姜酚对丙酮醛诱导的HK-2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丙酮醛诱导的HK-2细胞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并用6-姜酚进行干预.应用CCK-8法检测HK-2细胞的存活率;DAPI染色法检测HK-2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出现明显凋亡特征;而加入6-姜酚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及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姜酚对丙酮醛诱导的HK-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燕玲;罗婷;吴秀香;凡栋;李海洲;曾洪敏;康毅;王晓玲;黄霜枝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探析肺癌患者放疗使用cbct引导后摆位误差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癌患者2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其中左肺癌10例,右肺癌9例,肺癌纵膈淋巴结1例.采用热朔体模固定患者,治疗前采用机载锥形束CT对患者进行扫描,而后根据计划CT图像和锥形束CT图像进行匹配,并通过患者的扫描数据对其左右(x)、头脚(y)、垂直(z)的摆位误差进行针对性研究.结果 经过研究后,旋轴上u的摆位误差为0.61±0.21、v的摆位误差为0.07±0.21、w的摆位误差为-0.01±0.23;线性x的摆位误差为0.12±0.07 cm、y的摆位误差为0.15±0.11 cm、z的摆位误差为-0.05±0.07 cm,由此可以看出,线性摆位误差中,y的方向相比于x、z的方向均是较大的.结论 对于肺癌患者放疗的摆位中,需对呼吸运动方向产生的摆位误差进行控制.
作者:陈炜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派酮钠治疗复杂泌尿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复杂泌尿道感染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头孢哌酮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83.6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杂泌尿道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哌酮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兰玉龙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观察厚朴排气合剂灌肠使用在治疗心肌梗死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急诊科住院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便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指导,对照组规律使用开塞露灌肠,治疗组规律使用厚朴排气合剂灌肠.观察两组患者1小时内有效率,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1小时有效率为91.81%,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的首日有效率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0%)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排便困难、排便频次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中,治疗组腹胀、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厚朴排气合剂灌肠使用能迅速有效改善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后便秘症状,不良反应少,在临床疗效上具有优势地位.
作者:韩翔宇;于永梅;宋超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探究血浆D-二聚体(D-D)测定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具有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40例,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检验的健康受检者40例,设其为对照组.全部行血浆D-D测定,对比两组受检者在测定结果上的不同.结果 研究组的血浆D-D测定结果为(7423.23±572.43)μg/L,对照组为(320.45±58.24)μg/L;治疗前研究组为(7423.23±572.43)μg/L,治疗后为(1848.24±499.15)μg/L,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D可以用于诊断急性缺血性结肠炎,还能反映患者的疗效,其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钟晗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对雷替曲塞单药与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甲组患者使用雷替曲塞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则采取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丙组患者使用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乙组以及丙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且乙组以及丙组患者的毒性反应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组与丙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以及毒性反应相比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工作中,采取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二线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可耐受,对患者的恢复有着极明显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杜珏欣 刊期: 2017年第57期
近年来,我国社会在不断进步,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传染疾病的控制,以减少各种传染疾病造成的死亡,但是各种传染疾病的发生依然非常普遍,很多传染疾病都呈现出密集型的状态,这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和职能,做好对各种传染疾病的预防,防止疾病的扩散.本文就给予公共卫生传染病的控制进行分析,旨在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参考,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颜黎美 刊期: 2017年第57期
本文选取50名临床失禁性皮炎患者作为测试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通过临床观察了解局部涂抹中药制剂甘草油与液体敷料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差异.测试时长一个月,根据北京护理学会2017颁布的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的评价标准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发现局部涂抹中药制剂甘草油对轻中度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治疗效果与液体敷料基本相同,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液体敷料,可考虑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白雪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探究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接受尼麦角林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门诊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5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去痛片治疗,实验组则接受尼麦角林治疗,对比两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接受尼麦角林治疗,可以较好缓解其头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陆国富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针对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分析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脑血栓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以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展开治疗,对照组50例以低分子肝素钙展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依达拉奉相比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提高对于脑血栓的治疗有效率,具备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银林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比较分析CT与MRI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8例确诊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病灶部位、数量及所需费用等.结果 MRI检查诊断出病灶总计79例;采用CT检查诊断出病灶总计36例,MRI检查诊断率显著高于CT检查的诊断率,两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MRI检查费用比CT检查高,但MRI检查对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所以综合考虑,对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维强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分析药剂科在用药管理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参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回顾性分析该时间段内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状况.在2014年12月时,我院药剂科参与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管理工作中.随机在两个时间段中分别选择500份关于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和对比不同时间段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发生率以及发生原因.结果 2014年12月前的500份用药处方当中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46.0%(230份);2014年12月后的500份用药处方当中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0.00%(50份).不合理用药中治疗用药、一联用药占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科参与用药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有明显提升,今后仍然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管理,从而保障抗菌药物使用价值大化.
作者:周明新;陈爱巧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使用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日本矫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VAS高于对照组.在治疗之后的随访过程中,实验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JOA也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苗泽政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药物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进行分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分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费用以及临床症状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无论在治疗费用以及治疗结果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存在较小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为明显,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同时还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艾力江·依布拉音;吾木古丽苏穆·阿布都热西提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分为单用组(噻托溴铵)和联合组(噻托溴铵+孟鲁司特)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PEF、FEV1与单用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用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噻托溴铵联合孟鲁司特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刘仙岭;韩文秀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核实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方法 对进食可疑食物及就诊者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可疑食品加工销售的卫生学调查工作.结果 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罗振礼加工的卤肉后发病,符合细菌性中毒特点.可疑中毒食品从采购到加工与销售过程的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结论 可疑中毒食品从采购到加工与销售过程无任何卫生设施,且销售日为当地高温日.
作者:王世忠;王秀娟;熊剑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22例增用百令胶囊、黄葵胶囊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尿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尿蛋白变化情况更优,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综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鹤 刊期: 2017年第57期
胎儿酒精综合征是指胎儿或新生儿由于母亲在孕期或哺乳期过量饮酒而产生的大脑发育不良及其他畸形.已有研究证实胎儿酒精综合征是由于酒精对于多种神经细胞,尤其是神经干细胞的损伤作用导致的.本研究首先成功建立了体外贴壁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方法,然后又MTT比色法检测证实了大蒜素可以减轻酒精对于神经干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揭示了阻止酒精损伤神经干细胞的一个新方法,为胎儿酒精综合征的预防与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作者:张莹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探讨并对比分析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癌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90例,并将其纳为研究对象.病灶直径均在2 cm以下,依次行核磁共振、乳腺钼靶以及彩超检查.把病理学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对比分析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82例为乳腺癌.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2.68%(76/82)]、[79.27%(65/82)]、[73.17%(60/82)],核磁共振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彩超,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乳腺钼靶、彩超相比,核磁共振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较高,临床筛检时,应优先选用核磁共振检查.
作者:李金莉 刊期: 2017年第57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时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效果.方法 收集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共8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诺氟沙星滴眼液,观察组则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x2=7.396,P=0.007.结论 在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确切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邢宁;胡新飞 刊期: 2017年第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