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强;王娟;王少锋
目的 探讨肝功能指标CHO、ALB、CHE、TBA联合检验用于肝炎肝硬化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我院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82例作为甲组,另取同时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乙组,对两组行肝功能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HO、ALB、CHE水平,乙组>甲组A级者>甲组B级者>甲组C级者;TBA水平,乙组<甲组A级者<甲组B级者<甲组C级者(P<0.05).结论 CHO、ALB、CHE、TBA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炎肝硬化、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
作者:陈立山;郭妮山;刘淑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薄膜过滤法是药品检验当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操作方式简单快捷,且得到的结果相对准确,在目前的药品和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无菌检查中,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文也旨在对现阶段薄膜过滤法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针对性地为药品检验提供数据参考.
作者:宋莉;朴成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治疗;对照组加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前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PCT、CRP、WB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加用替加环素治疗对三项指标的影响更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加环素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总有效率(77.5%)明显高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环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疗效优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使用.
作者:张杰;王雅君;马新;郑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2016年巴彦淖尔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936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real-time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346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6年巴彦淖尔市手足口病以临河区发病多;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及以下的幼托儿童;全年均有病例发生,高峰出现在10-12月;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以CoxA16为主.结论 手足口病的传播与流行,与当地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2016年巴彦淖尔市的优势病原为CoxA16.
作者:蔡锦凤;宋磊;刘培元;党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50例者、丙肝患者50例以及HBV和BCV重叠感染患者50例分别设为乙肝组、丙肝组、重叠感染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生化免疫检验,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 重叠感染组的ALT、AST表达水平均高于乙肝组、丙肝组(P<0.05),且重叠感染组的Child-Pugh肝功能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乙肝组与丙肝组的ALT、AST表达水平以及Child-Pugh肝储备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LT、AST表达水平与Child-Pugh肝储备功能评分密切相关,且为正相关.结论 HBV与HCV重叠感染对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肝储备功能均可能会造成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对HBV、HCV与重叠感染予以鉴别区分.
作者:刘婧 刊期: 2017年第36期
新生儿病理性胎黄是指婴儿出生后,24小时出现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出现黄色,并排除生理性胎黄3周以后黄不退者,血清胆红素》205~257μmol/L,或黄色退而复现或黄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μmol/L,婴儿一般状态不好,精神萎糜,食欲不振,笔者于2015~2017年运用温中化湿,健脾利胆退黄之法,采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本病193例,发病年龄均在新生儿出生~32天之间,其临床表现为周身皮肤、粘膜,面目巩膜出现黄色,血清胆红素均在》205μmol/L,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萎糜,食欲不振,其中黄色鲜明伴有热象者属阳黄114例,黄色晦暗伴有畏寒且四肢欠温者属阴黄76例,发黄进行性加重,伴肚腹膨胀,腹壁青筋怒张,胁下有积聚痞块者属血瘀发黄3例.193例中治愈169例,显故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8.5%.
作者:袁旭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对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来讲,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通气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观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明确间苯三酚与阿托品联合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将2015年1月~2015年6月门诊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150名患者共281条输卵管随机分为3组,A组93条,B、C每组各94条,术前分别给予肌注间苯三酚联合阿托品(A组)、间苯三酚(B组)以及阿托品(C组),记录三组患者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疼痛评分,并观察输卵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三组镇痛效果:A组总有效率95.70%,B组为89.36%,C组为87.23%.三组镇痛效果比较: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输卵管通畅率:A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7.42%,B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1.28%,C组输卵管通畅率为63.83%.三组输卵管通畅率的比较: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肌注间苯三酚及阿托品,可以在术中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降低输卵管痉挛发生率,从而提高诊断正确性,降低假阳性率,值得推荐.
作者:周楠;陈晓丽;顾莉莉;解翔;彭梅;姜凡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的患儿92例,按照入院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96%)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其疗效十分明显,而副作用不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吕娜;张晔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治疗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之间呈现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新疆阿克苏五团社区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问卷形式的调查,对患者呈现的社会支持以及药物治疗依从性两方面开展评估.结果 12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66.00%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中,有76.00%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好.男性患者的高血压分级较高,社会支持终得分为(39.16±8.03)分,家庭人均收入较高的患者,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较高.结论 实现有效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提升社会对高血压患者的支持,对那些病程较短,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以及男性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提升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此实现更好的血压控制.
作者:吴礼泓;李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超声对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以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两种超声检查方式对心脏占位性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35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发现,其中血栓21例(60.00%),肿瘤14例(40.00%),与病理结果中诊断的62.86%、37.14%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超声心动图对肿瘤的良恶性不能判断.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果较好,可初步对心脏占位性病变做出半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心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率,可作为检查心脏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何斌;余观水;韦国雄;阮兵;林晓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在临床教学中,通常使用的都是传统教学模式.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有必要引入科学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给枯燥困难的课堂增添一点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方法也有长处,一定要让两者有机的结合.
作者:张运海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妇科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妇科良性疾病全子宫切除术患者220例临床资料,对心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干预组干预后焦虑SAS得分、自卑抑郁心理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理非干预对照组焦虑SAS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对加快术后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黄焜;尹哲;张翠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聚维酮碘冲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165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术前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聚维酮碘冲洗方法预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36%较对照组的79.27%高,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9.64%(8例)与对照组20.73%(17例)相比较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滴眼联合聚维酮碘冲洗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沈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仍然在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明显加快,且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现阶段流行的传染病也会出现与传统传染病不同的改变.所以,这就给公共卫生事业开展当中的传染病消毒控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该项工作的实际开展当中,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相关人员需要切实把握该项工作的开展现状,并且进一步提出具体的控制策略等,以此实现该项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吴昌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迎来诸多发展机遇,早期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主要是指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心理发育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感知觉、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发育、心理发育等多个方面.因此,文章主要对早期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进行分析.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04~2015年艾滋病/HIV报告疫情.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4至2015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988例,2008年至2015年疫情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沙依巴克区10街道均有病例报告.1988例AIDS/HIV,其中男性1312例,占66.00%,女性676例,占34.00%;以20~组(1267例占63.73%),维吾尔族(1305例占65.64%),家务及待业(1161例占58.40%),已婚有配偶(791例占39.79%),初中(625例占31.44%),异性传播(806例占40.54%),检测咨询(730例占36.72%)感染为主.结论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艾滋病疫情形势严峻,需加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作者:易春霞;茹建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400例阿司匹林用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与类型.结果 400例阿司匹林用药患者,其中,45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1.3%.其中,胃肠道反应17例,占37.8%;过敏反应12例,占26.7%;水杨酸反应7例,15.6%;瑞士综合征6例,占13.3%;肝损害3例,占6.7%.停药后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各项反应消失.结论 阿司匹林临床用药中,必须加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几率.
作者:王芝;蔡一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究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剂量.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急性脑梗塞患者96例根据随机表分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各48例.小剂量组用常规神经营养剂、抗血小板药物、降低颅内压、脱水等治疗和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大剂量组用常规治疗+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血浆黏度.结果 大剂量组患者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比小剂量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血浆黏度相似,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血浆黏度比小剂量组好,P<0.05.结论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流变和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杨磊;刘跃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将舒芬太尼麻醉者设定为观察组,将芬太尼麻醉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比较不同麻醉药的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指标均比较优(苏醒时间、VAS评分、拔管时间),组间差异经t检验,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有推广的必要性.
作者:买迪娜·买买提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