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验价值.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39例作为研究组,再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9名作为参照组,记录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凝血功能(Fg、AT-Ⅲ、PT)指标,并观察急性期进展型与完全型脑梗死的这几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Cys C、Fg、AT-Ⅲ、PT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 C、Fg、AT-Ⅲ、PT对诊断急性脑梗死以及鉴别进展型和完全型脑梗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除药物治疗外,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2个月后,实验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可提升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王兆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癌患者采取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来进行诊断,并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率、血流丰富程度、动脉收缩峰值、阻力指数以及相关的二维超声特征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在运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式,其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符率为83.3%,其观察组的血流丰富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收多峰值、阻力指数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其二维超声特征相较于对照组也明显清晰了许多.结论 运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方式,在进行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时有着良好的临床功效,并能够将甲状腺癌患者与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明显区分,因此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借鉴以及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联合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感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研究组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对照组仅用左氧氟沙星.用药7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临床症状(尿痛、尿急、尿频发热等)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7%(87/90)、75.6%(6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急尿痛等症状消失时间为(3.13±0.54)天,对照组尿急尿痛消失时间为(5.08±0.7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2月后复发率、15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神经系统症状、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的发生率分别为5.56%(5/90)、7.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联合用于泌尿系感染,细菌清除率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正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本次主要对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胆囊癌的征象观察与鉴别进行总结探讨,旨在为临床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相关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胆囊癌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诊断均通过GE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进行,同时对本次所选患者的病例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 诊断得出,本次胆囊癌患者20例中,胆囊壁增厚型6例,胆囊腔内肿块型8例,混合型3例以及胆囊区肿块型3例.结论 在对胆囊癌的临床征象表现及鉴别方式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选取GE16排螺旋CT实施增强扫描,对此种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李燕;赵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陕西地区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恰当用药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600例,使用新的2015版Beers标准结合患者病例、长期、临时医嘱等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情况,运用卡方检验中的独立性检验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推断.结果 研究发现罹患疾病数量、联合用药数量为影响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的因素.结论 罹患疾病数量、联合用药数量是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博江;张伟;王亚琴;张海苗;史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理念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将两组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理念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减少切口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樊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康复护理模式.
作者:陈博;陈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 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患者应用奥西康与洛赛克治疗治疗的成本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3~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非静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挂号时间先后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试验组选用奥西康治疗,对照组选用洛赛克治疗,连续用药5天,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及成本-效果.结果 通过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本-效果为7.36,优于对照组的13.0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急性非静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选用奥西康与洛赛克均有良好疗效,安全性较高,但前者应用成本更低廉,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翔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尿沉渣中管型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检查的患者526例,全部患者均采集晨尿中段尿20~30 mL为检测标本,全部标本先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然后全部标本经离心处理后行显微镜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所取得的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检出尿液管型阳性率方面,UF分析仪明显高于显微镜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UF分析仪尚出现管型假阳性率23.72%,与显微镜镜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相比较,有明显性差异,尚不能完全取人工镜检;对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中管型被判定为阳性时,尚需采用显微镜进行人工复检.
作者:唐咸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咪达唑仑+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止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止痛.对两组患者镇静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镇静满意度上,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芬太尼用量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停药苏醒时间上,观察组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为机械通气患者提供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的联合泵入止痛,可在减少芬太尼用量的同时确保镇静止痛效果,并使患者苏醒时间得以缩短,可在临床镇静中大力推广.
作者:缪锦松;李宁;黎代强;张光华;刘健;黄敬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腺药物流产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妇240例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只用米索前列腺治疗,观察组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腺一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流产成功率91.67%,对照组成功率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胚胎排出时间比对照组多,阴道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腺药物流产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很好,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
作者:祖傲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咳嗽缓解时间.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7.61%,住院时间和咳嗽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云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小儿消化不良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全面组采用全面临床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消化不良缓解率;症状消失时间、家长护理满意评分、患儿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和护理后患儿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 全面组患儿消化不良缓解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组症状消失时间、家长护理满意评分、患儿治疗依从性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面组营养状况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的全面临床护理方式效果确切,优于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促进病情缓解,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黄翠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和管理方法,进一步规范监测工作,为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规划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2016年三年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完善,明确监测范围、监测对象,加强采样技能培训.结果 通过三年的监测显示,2014年检出菌株76例,阳性率34.23%;2015年检出菌株112例,阳性率55.17%,和上一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46,P<0.05);2016年检出菌株208例,阳性率44.71%,和上一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7,P<0.05).结论 采样阳性率直接反应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质量,因此只有提高监测意识、严格掌握采样病例诊断标准,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技能,才能确保监测效果.
作者:董和桂;孔繁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并实施,分析两组护理后对血压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经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
作者:郭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体检的糖尿病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45名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和空腹血糖(FPG)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两种检测方式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体检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与空腹血糖监测所得结果呈正相关,观察组相关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空腹血糖蛋白检测所得结果呈正相关,在糖尿病诊断中应用效果均较佳,联合使用能够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辛全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正常新生儿47例为对照组,选取出现窒息症状的新生儿45例作为观察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实施Apgar评分,并采集胎儿脐动脉血送检实施血气分析.结果经脐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组的脐动脉血S/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脐动脉血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Apgar评分,两组新生儿之间的评分结果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临床评估中,实施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可以获得理想的评估效果.
作者:罗亚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采购成本有效控制在医疗设备中的探讨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让整体的设备管理体系得到相应的优化,还能让医疗成本得到全面性的降低.本文主要针对采购成本有效控制在医疗设备的探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作者:马思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铁蛋白和血清C反应蛋白在肥厚性硬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肥厚性硬膜炎患者20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入我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抽取脑脊液检测其脑脊液铁蛋白的含量且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CRP含量.结果 研究组较对照组脑脊液铁蛋白水平显著性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显著性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铁蛋白和血清CRP在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体内具有较高水平,对该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苏春光;苏强;闫俊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