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赵振丽

关键词:阿奇霉素, 头孢曲松钠,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及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发热消失时间(2.26±0.33)d、咳嗽消失时间(2.16±0.5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38±0.64)d、喘息消失时间(3.52±0.53)d,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加快患儿的症状缓解,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析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本院盆腔炎性疾病患者40例,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前者联合采用替硝唑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后者单一接受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疗效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盐酸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应用在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中效果可观,副作用少,值得采纳.

    作者:邵巧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系统论在晚期食管癌患者临终关怀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对晚期食管癌患者施予临终关怀及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8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临终关怀与护理的38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 对晚期食管癌患者施予临终关怀与护理,可以增强其生存质量,提升其总体满意率,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曹海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并分析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肛肠术后疼痛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40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0例)进行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n=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 对肛肠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及创伤面痊愈.

    作者:周慧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药品安全风险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造成极大的恐慌,影响社会民众的信任度,因此需将药品安全风险降到小.本文详细阐述了药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以提高药品安全.

    作者:米晶晶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二甲双胍肠溶片对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肠溶片对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45例.对照组患者行降糖宁胶囊治疗法,实验组患者行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社区糖尿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二甲双胍肠溶片能够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静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驻景丸方剂加减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有效率及对患者视力水平影响

    目的 研究驻景丸方剂加减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有效率及对患者视力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8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接受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其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24例患者,其接受驻景丸方剂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视力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5.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水平为(0.59±0.05),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水平为(0.59±0.0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接受驻景丸方剂加减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明峰;张新月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中医院开设中药指导门诊的必要性

    结合国家药事服务改革政策,选择某中医院中药房2017年5月~2018年5月用药咨询6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开展中药指导门诊,进行中药健康指导和合理用药咨询的现实意义,为中医院开设中药指导门诊建言献策,提高中药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王丽英;朋汤义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有提高(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卫;闫芳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社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本社区内脑梗后遗症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以及其当前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在本社区内选择90位符合调查条件的患者,将其作为此次调查的目标,90位患者皆为本社区的常住居民,其年龄在51~82岁,病程在1~10年左右,其后遗症表现各有不同.调查实施过程中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收集本社区居民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以及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度.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各有不同,其疾病认知中关于用药规律性的认知度较高,但对后遗症相关表现等认知较低,同时其对健康知识有着较高的需求.结论 由结果可知,调查中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还是有待提升的,同时其对健康教育有着较高的需求,因此开展一定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相关教育,对于其更好的治疗自身疾病有着关键作用.

    作者:陶爱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月1月在我院就诊的171例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本次实验的探究分析,根据入院前后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选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有效率为72.94%,这样的差异足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中,观察组为5.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0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顾彬;韩忠书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经PTCD途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对PTCD途经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2例,经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统计术前和术后两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数据变化.结果 术前和术后14 d,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平均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通过加强围术期的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各项指标正常,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丹;黄学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术式治疗及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宫腔镜术式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宫腔镜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以激素止血方式治疗,宫腔镜治疗组则予以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宫腔镜治疗组疗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至止血的时间、机体血红蛋白、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机体血红蛋白、健康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平;邓映;张倩;张映辉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比较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就偏头痛患者借由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加以摸索.方法 本研究以对比用药治疗的模式进行开展,所纳入病例为80例(2016年3月~2018年6月接诊).任选组中40例以尼莫地平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40例则需要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即观察组.针对疗效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 结合对患者治疗后头痛发作时间、单次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都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在整体治疗效率上,观察组以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30/40).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对病症进行有效改善,促进恢复.

    作者:王金树;秦晓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有效率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于小儿肺炎进行临床分析,并探究阿奇霉素的治疗效用.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为案例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患儿90例,均确诊为肺炎,根据患儿入院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结果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其有效率分别为93.33%(42/45)、84.44%(38/45)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临床病症的恢复上,无论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等,观察组的改善速度较快.从不良反应上看,主要包括恶心、腹泻、头晕等,但发生率以对照组更高.其中,对照组有2例恶心和2例头晕,皮肤过敏2例,共6例,占比为13.33%;观察组则有1例恶心、1例腹泻和头晕情况,共3例,占比为6.67%.结论 小儿肺炎的治疗用药很多,但是阿奇霉素的效果更好,能够安全使用,改善预后.

    作者:程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集的200例临床标本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搜集的200例临床标本作为观察组,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检验两组临床标本,然后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分析结果不同的原因.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痰液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阳性率分别为45.0%、24.44%、12.82%、36.84%、8.65%.对照组的呼吸道标本、痰液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阳性率分别为38.10%、19.05%、7.75%、79.49%、5.79%.观察组阳性率比对照组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影响因素,医院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对标本质量的管理,提高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马明立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围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行外科手术的1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伤口感染率0.4%(2/500)较对照组1.8%(9/500)显著较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0%(480/500)较对照组82.0%(410/500)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术期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显著,即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利于医院院感控制,还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郭芳;于艳妮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LASIK手术角膜游离瓣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角膜游离瓣的成因并总结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LASIK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采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角膜游离瓣发生率、眼压及角膜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角膜游离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眼压、角膜生物力学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心理过度紧张为LASIK手术角膜游离瓣的主要原因,于手术过程中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洁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8~12 h,进行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6%、78.6%、8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2%、72.4%、8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M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87/98)90.8% (89/98)、98.0%(96/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与单独使用相比,T分期、M分期诊断率未提高,但N分期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可指导拟定更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书平;郭敬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肿瘤标志物联检手段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联检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将其归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重度异型增生者为对照组A,109例胃部黏膜浅表性、正常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B,所有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验,对比三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对照组AB两组,对照组A高于对照组B;中高分化型胃癌患者CA724、CA19-9、CA242阳性检出率高于低分化型患者,Ⅲ-Ⅳ期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Ⅰ-Ⅱ期患者;数据间对比均有较大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7.5%,特异性为97.5%,与单项检测相比较更高.结论 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联检手段,有助于提升灵敏度和特异性,为疾病的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所以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达娃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窒息后并发多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窒息后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76例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并利用Apgar评分评价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比较两组在多脏器损害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羊水浑浊、脐带绕颈以及难产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重度窒息组在多脏器损害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这说明窒息严重程度是引起新生儿窒息患儿出现多脏器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羊水浑浊、脐带绕颈以及难产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且窒息严重程度与新生儿窒息合并多脏器损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张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