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排龈取模方式对固定修复模型质量效果的影响观察

赵超

关键词:排龈取模技术, 固定修复模型, 质量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排龈取模方式对固定修复模型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治疗的65例口腔修复患者,修复牙齿数为69颗,分成三组,A组、B组以及C组患者实施不同排龈取模技术修复,观察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和C组患者相比,A组和B组患者的牙龈满意度、肩台满意度以及模型满意度明显偏高,对比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患者中,正确采用排龈技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牙体预备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出血情况发生率,改善印模质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核心肌群稳定性锻炼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稳定性锻炼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脑卒中恢复期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基础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核心区肌群稳定性练习.在治疗开始前、开始后1个疗程和2个疗程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日间排尿频次进行记录和测定,对比两组患者尿失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残余尿量、日间排尿频次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肌群稳定性练习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较单独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对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症状具有更明显疗效.

    作者:甄可心;李小红;雷春华;韩薇;许瑾瑾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本实验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20例,以阿卡波糖治疗为对照,以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二甲双胍治疗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血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下降较对照组高,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降糖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顽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顽固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尿毒症合并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1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收取时间(2017年07月1日~2018年06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滤过加强治疗(每周4~5次治疗、同时增加透析时间)以及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尿毒症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显效40例(80.00%);有效5例(10.00%);无效5例(1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P<0.05).结论 通过对尿毒症合并顽固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血液滤过加强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罗朝勇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分析学生标准化病人运用于外科护理实训中的教学效果

    目的 探究学生标准化病人运用于外科护理实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对象为外科护理学生,时间在2015年10月~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外科护理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传统教学和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学,对比其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外科护理学生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结论 学生标准化病人运用于外科护理实训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够提高学生操作考核成绩,值得研究.

    作者:姜学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肝胆结石病普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对肝胆结石病的普外科方法临床效果进行探究,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预后会产生影响,肝胆结石的发病与性别密切相关.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作者:罗志民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红霉素疗贯法,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贯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贯序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袁胜勇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职业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职业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职业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 86例职业病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6%(16/86).结论 职业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职业病多病程长、消耗大、皮肤黏膜屏障作用受到损害,导致真菌或细菌感染.针对职业病患者要加强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皮肤护理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机率.

    作者:狄燕玲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对两组肺康复治疗前、治疗第1 d、治疗第3 d和治疗第7 d氧合指数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肺康复前和肺康复第1 d氧合指数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康复第3 d和第7 d,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ARDS重症患者护理期间,应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姬长卫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影像学诊断研究

    目的 本文旨在为了评价不同影像学技术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检查效果.方法 本文分析了经直肠常规超声、弹性超声、MR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的诊断效用指标.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71.1%、74.1%、64.3%、78.9%、72.9%,弹性超声分别为92.1%、87.9%、83.3%、94.4%、89.6%,常规MRI分别为94.7%、94.8%、92.3%、96.5%、94.8%,MRS分别为98.7%、99.1%、98.7%、99.1%、99.0%.磁共振、弹性超声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超声,常规MRI、MRS特异度、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Ktrans、kep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证实磁共振波谱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效果优于其他检查手段.

    作者:张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服务理念的应用及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服务理念的应用及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将收治的7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细节服务理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服务理念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蔚青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在垂体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垂体瘤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垂体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垂体瘤病人围术期的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黄艳;苗新;胡凤香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液气胸20例临床运用

    目的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做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液气胸.方法 选取我科8月来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腔积液12例,自发性气胸8例,就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积液积气引流较彻底,无出血、感染、广泛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结论 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做为小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损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感受痛苦小,依从性好,值得我院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纯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梗塞患者62例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诊疗资料,主要包括治疗方法以及就诊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急诊护理措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我院就诊的62例脑梗塞患者中,18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29.03%,42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均转入内科病房进行继续观察和治疗,2例患者病情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整体抢救成功率为96.8%.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应采用采用高效的、全面的、综合的护理模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作者:张晨珠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并分析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肛肠术后疼痛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40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0例)进行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n=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 对肛肠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及创伤面痊愈.

    作者:周慧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方法分析解析

    目的 探究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方法.方法 选取4类(每类各2种)不同类别但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中药调剂临床经验,总结上述8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结果 从性状、药用部位、质地、气味以及科属等方面入手,均可以有效鉴别出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从而提高中药调剂的准确度.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品种繁多且相似点较多,因此,只有不断总结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才能够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用药风险,并促进中医药的持久、健康发展.

    作者:鲁锐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CR与DR进行胸部摄影的质量对比评价

    目的 分别应用计算机X射线摄影(CR)与数字化X线摄影(DR)成像系统进行胸部摄影并对摄影质量进行对比评价.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胸部摄影检查的患者40例作为评价对象,采用回顾式分析法,根据摄影方式的不同,分成CR组(n=20)和DR组(n=20),CR组患者应用计算机X射线摄影(CR),DR组患者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DR)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胸部摄影质量.结果 DR组患者摄影质量甲级片占比率20.00%,CR组甲级片占比率5.00%,DR组甲级片评价占比明显高于CR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DR组废片率为0,CR组为5.00%,DR组明显低于CR组,且差异显著, P<0.05.DR组患者拍摄时间明显短于CR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DR组患者射线曝光千伏值和平均曝光时间略低于CR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进行胸部摄影检查过程中,DR摄影图像结果明显优于CR检查结果,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钱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护理干预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讨论护理干预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名患者,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之上给予护理干预,将后得到的两组患者对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对通气治疗的依从性为88%,对照组的通气依从性为64%,实验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采取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使无创机械通气效果更加,对于患者呼吸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张海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CCU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构建与监测CCU护理质量指标,规范专科护理操作,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2015年12月根据CCU主要收治病种及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的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通过循证,制订预防发生皮下出血的护理集束,护士长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使操作者和评价者有据可依且尺度一致.回顾性分析2016年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实施前后效果对比,CCU老年患者低分子肝素注射一季度55例患者698针次,四季度53例患者679针次,通过观察监测结果变化,微调部分护理集束,制订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护理工作.结果 经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58%下降到实施后的1.91%.结论 建立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循证护理,形成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有针对性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汤慧红;冷燕侠;狄晓琴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分析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学近几年发展迅速,学科内容也不断更新,生物学随其发展对社会、人类生活以及经济等方面产生的作用也逐渐深刻,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其教学需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其能够保障生物学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形象.随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生物学教学中起到较好作用,但其依旧存在一定实质问题.本文就对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中的不足及优势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生物学教育者提升其教学治疗及效果提供一定帮助及建议.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长期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疗效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6月对面罩或鼻罩机械通气等方法撤机失败或不能进行面罩或鼻罩机械通气的行气切管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观察双水平正压无创呼吸机前后动脉血的PH、PaCO2、PaO2、SaO2及住院时间、出院后存活时间等指标.结果 使用呼吸机干预前后的PH、PaCO2、PaO2、SaO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7.54±1.43)d及总住院时间(13.91±6.52)d,较其他文献报道有了一定程度的缩短.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10%(10/100),在可控范围内.结论 长期应用BiPAP进行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稳定,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均与普通有创呼吸机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林;王日华;包永健;宋萍;黄迪佳;陆怡安;党玉海 刊期: 2018年第9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