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CCU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汤慧红;冷燕侠;狄晓琴

关键词:专科护理质量, CCU,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摘要:目的 构建与监测CCU护理质量指标,规范专科护理操作,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2015年12月根据CCU主要收治病种及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的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通过循证,制订预防发生皮下出血的护理集束,护士长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使操作者和评价者有据可依且尺度一致.回顾性分析2016年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实施前后效果对比,CCU老年患者低分子肝素注射一季度55例患者698针次,四季度53例患者679针次,通过观察监测结果变化,微调部分护理集束,制订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护理工作.结果 经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58%下降到实施后的1.91%.结论 建立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循证护理,形成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有针对性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研究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6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相关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相关症状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的过程中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几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立苗;李岩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试验中,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对两组肺康复治疗前、治疗第1 d、治疗第3 d和治疗第7 d氧合指数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肺康复前和肺康复第1 d氧合指数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康复第3 d和第7 d,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ARDS重症患者护理期间,应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姬长卫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不同排龈取模方式对固定修复模型质量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不同排龈取模方式对固定修复模型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治疗的65例口腔修复患者,修复牙齿数为69颗,分成三组,A组、B组以及C组患者实施不同排龈取模技术修复,观察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和C组患者相比,A组和B组患者的牙龈满意度、肩台满意度以及模型满意度明显偏高,对比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患者中,正确采用排龈技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牙体预备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出血情况发生率,改善印模质量.

    作者:赵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肿瘤标志物联检手段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联检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将其归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重度异型增生者为对照组A,109例胃部黏膜浅表性、正常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B,所有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验,对比三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对照组AB两组,对照组A高于对照组B;中高分化型胃癌患者CA724、CA19-9、CA242阳性检出率高于低分化型患者,Ⅲ-Ⅳ期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Ⅰ-Ⅱ期患者;数据间对比均有较大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均<0.05).另外,标志物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7.5%,特异性为97.5%,与单项检测相比较更高.结论 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联检手段,有助于提升灵敏度和特异性,为疾病的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所以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达娃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8~12 h,进行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6%、78.6%、8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2%、72.4%、8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M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87/98)90.8% (89/98)、98.0%(96/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与单独使用相比,T分期、M分期诊断率未提高,但N分期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可指导拟定更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书平;郭敬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评析

    目的 评价并分析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88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4),以及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组(n=44),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疼痛、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 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以及负性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安全性较高,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病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脑部良恶性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脑部良恶性肿瘤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护理干预结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脑部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检查结果准确率及误诊率.结果 16例患者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准确率为100.0% (16/16).结论 针对脑部良恶性肿瘤患者在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检查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郝秀杰;梁宪玲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从2018年1月~2018年5月来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靠B超为辅助检查方法确诊NAFLD患者共63位,同时设立63位健康正常人员为对照组,采集病史,计算体质比(BMI),并检测两组人员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A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NAFLD组BMI、FPG、HAC、TG、TC、ALT、AST、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肥胖、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是NAFLD发病的重要因素,NAFLD可能是临床上引起ALT、AST升高的重要原因.

    作者:周培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1例湿性愈合法治疗氯化钾药物外渗的护理体会

    目的 采用湿性愈合法治疗氯化钠药物外渗所致皮肤伤口坏死,探讨湿性愈合法在药物外渗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伤口愈合的各个时期给伤口创造一个湿性愈合的环境:在清创后,将银离子敷料根据创面大小用无菌剪修剪后和水凝胶敷料填塞于创面内,外层用纱布敷料给予覆盖;在增生期,用无菌干纱布将创面擦干,用水凝胶敷料覆盖;在上皮化期,创面外层用3 M聚酯泡沫敷料覆盖.结果 经过湿性愈合疗法治疗后,患者的伤口痊愈.结论 湿性愈合法在治疗氯化钾外渗所致的皮肤伤口坏死中效果明显.

    作者:陈丽;杨东芳;郭琼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有效率分析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于小儿肺炎进行临床分析,并探究阿奇霉素的治疗效用.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为案例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患儿90例,均确诊为肺炎,根据患儿入院先后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结果较对照组更为理想,其有效率分别为93.33%(42/45)、84.44%(38/45)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临床病症的恢复上,无论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等,观察组的改善速度较快.从不良反应上看,主要包括恶心、腹泻、头晕等,但发生率以对照组更高.其中,对照组有2例恶心和2例头晕,皮肤过敏2例,共6例,占比为13.33%;观察组则有1例恶心、1例腹泻和头晕情况,共3例,占比为6.67%.结论 小儿肺炎的治疗用药很多,但是阿奇霉素的效果更好,能够安全使用,改善预后.

    作者:程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临终关怀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临终关怀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9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临终关怀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终关怀能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陶晓晓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老年患者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实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就两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为6.7%较对照组的26.7%更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实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加快其病情的康复,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洁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究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制动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固定效果好,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星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老年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老年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较好组32例与预后较差组23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统计学分析判定老年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预后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病变位置、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ostic回归分析表现上述因素为老年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复杂,需对高龄、病灶较大、脑干位置病变以及合并高血压或脑出血患者给予较高重视,同时还需积极控制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以取得佳预后效果.

    作者:孙绍武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应用奥氮平预防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采取奥氮平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奥氮平组,前者采取盐酸帕洛诺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预防恶心、呕吐,而奥氮平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对两组患者急性/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奥氮平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头晕、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期间采取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可以明显减少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而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赵强芳;沈海瑞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CCU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构建与监测CCU护理质量指标,规范专科护理操作,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2015年12月根据CCU主要收治病种及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的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通过循证,制订预防发生皮下出血的护理集束,护士长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使操作者和评价者有据可依且尺度一致.回顾性分析2016年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实施前后效果对比,CCU老年患者低分子肝素注射一季度55例患者698针次,四季度53例患者679针次,通过观察监测结果变化,微调部分护理集束,制订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护理工作.结果 经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58%下降到实施后的1.91%.结论 建立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循证护理,形成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有针对性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汤慧红;冷燕侠;狄晓琴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综合性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入院治疗小儿腹泻的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和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在同一治疗时间内,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94.7%,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临床效果: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有效率73.7%,护理满意度为71.1%,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柯蓉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分析微通道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微通道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血肌酐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明显,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对患者的创伤,且去结石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宁;刘宏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及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发热消失时间(2.26±0.33)d、咳嗽消失时间(2.16±0.5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38±0.64)d、喘息消失时间(3.52±0.53)d,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加快患儿的症状缓解,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赵振丽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有无休克分为甲组(休克组,45例)、乙组(非休克组,45例),通过自身对照方法,间隔5 min对两组24 h无创动脉血压(NBP)、有创动脉血压(ABP)进行1次监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甲组的ABP明显低于NBP,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B组ABP较NBP略微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对ICU危重患者特别是休克患者血压变化进行准确反映,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邵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