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星毅
目的 观察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MPDT)应用于重症医学危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2017年2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62例本院在研究时段内收治的重症医学危重患者,随机分组法作为分组原则,对照组、治疗组为本次研究组别,每组病例均31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用MPDT治疗,分析两组手术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医学危重患者临床治疗中,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MPDT)治疗,既可改善手术观察指标,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郑晓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不同丙肝基因型采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2例丙肝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小分子吉三代(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随访(6.00±0.10)个月,测定不同患者丙肝分子基因型、定量分析以及治疗后持续病毒应答率(SVR).结果 32例患者治疗后共有20例获得SVR,1b基因型SVR与N-1b基因型的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基因含量水平较低患者其SVR较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分子吉三代治疗后,丙肝1b基因型与N-1b基因型对应的治疗效果基本一致,且治疗效果与丙肝基因分子含量无相关性.
作者:马夫芹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有提高(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卫;闫芳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取药物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联合应用取得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分组,给予兰索拉唑的34例纳入对照组,配合莫沙必利用药的34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效果观察对比.结果 临床疗效观察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4.12%相比对照组76.47%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34),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给药选择兰索拉唑的基础上,配合莫沙必利用药,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玉;王健;张婷婷;王晓宇;吴瑞;王晓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有无休克分为甲组(休克组,45例)、乙组(非休克组,45例),通过自身对照方法,间隔5 min对两组24 h无创动脉血压(NBP)、有创动脉血压(ABP)进行1次监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甲组的ABP明显低于NBP,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B组ABP较NBP略微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对ICU危重患者特别是休克患者血压变化进行准确反映,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邵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通过研究欣母沛临床疗效,主要对子痫前期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其在产后出血的情况,根据其得出的结果来采取措施,让这一方面患者的死亡率可以降低.方法 从笔者医院任意挑选30例子痫前期产妇,然后就这些病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组15例.对对照组产妇注射20 U催产素,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的时间要在产妇分娩之后.同时,要在宫体注射20 U催产素.对实验组产妇注射250 μg欣母沛,注射地方是宫体内,时间选在产妇分娩之后.然后观察分析其在术中2小时和24小时时间内的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出血量大于实验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 欣母沛对预防子痫前期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有明显的疗效,可以被广泛应用.
作者:刁月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全年在我科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实验组在术后绷带加压包扎前放置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照组术后绷带加压包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经观察对比,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术后佩戴角膜接触镜可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李志欣;高春燕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5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余数法的分组原则做分组处理,皆予以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人工叩击排痰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儿接受机械振动排痰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接受人工叩击排痰的对照组患儿,差异统计学分析意义显著(P<0.05).结论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好,与人工叩击排痰方法比较更有利于排出痰液,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辅助治疗方案.
作者:谭杰;朱霞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讨论在介入手术治疗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并发症产生情况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不同方式的介入治疗,并对术后患者的情况进行诊断和处理.结果 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3例支架内急性闭塞并发症、3例支架再狭窄并发症和2例假性动脉瘤并发症,共计8例,占接受介入手术患者的21.05%.结论 本文认为,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方法能产生较高发生率的术后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细心认真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这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陆静静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治疗方法并对安全性和妊娠结局影响进行评估.方法 共收集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的患者样本64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效果以及妊娠结果.结果 研究组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治疗方法比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方法有效,安全性好,自然分娩率效率高.结论 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治疗方法的效果显著可以临床应用.
作者:金晓玲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本文旨在为了评价不同影像学技术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检查效果.方法 本文分析了经直肠常规超声、弹性超声、MR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的诊断效用指标.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71.1%、74.1%、64.3%、78.9%、72.9%,弹性超声分别为92.1%、87.9%、83.3%、94.4%、89.6%,常规MRI分别为94.7%、94.8%、92.3%、96.5%、94.8%,MRS分别为98.7%、99.1%、98.7%、99.1%、99.0%.磁共振、弹性超声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超声,常规MRI、MRS特异度、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Ktrans、kep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证实磁共振波谱鉴别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效果优于其他检查手段.
作者:张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比较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8~12 h,进行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6%、78.6%、8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2%、72.4%、8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M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87/98)90.8% (89/98)、98.0%(96/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与单独使用相比,T分期、M分期诊断率未提高,但N分期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可指导拟定更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书平;郭敬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除翳明目片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其中除翳组30例予以单纯除翳明目片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单纯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试验组70例予以除翳明目片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再对比三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部症状评分以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除翳组、对照组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眼部症状评分相比除翳组、对照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翳组、对照组、试验组恶心、头痛、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翳明目片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疗效显著,且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伟;杜秀梅;李增辉;张清源;李伟;杜磊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在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中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分析效果.方法 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组宜宾县人民医院54例小儿哮喘患儿,数字表法分组,2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然后实验组患儿增加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复发率明显更低,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对比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小儿哮喘患儿治疗中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高效安全,复发率较低.
作者:袁世萍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析尼可地尔对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均予以抗血小板、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与76.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与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尼可地尔对心绞痛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吴宜鸣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老年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较好组32例与预后较差组23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统计学分析判定老年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预后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病变位置、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ostic回归分析表现上述因素为老年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复杂,需对高龄、病灶较大、脑干位置病变以及合并高血压或脑出血患者给予较高重视,同时还需积极控制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以取得佳预后效果.
作者:孙绍武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对半夏泻心汤在急性胃肠炎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积分降低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在治疗急性胃肠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特点,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翠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急诊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8.1~2018.8期间收治的160例急诊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80例(给予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两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患者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HDL-C、TC、TG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HDL-C、TC、TG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行治疗前全血粘度/高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指标均无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丽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传统中药炮制法和微波技术炮制法,对比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方法 将大黄、黄芪、甘草等中药利用传统技术和微波技术炮制,对比不同技术炮制出来的炮制品的指纹图谱的封面值,以及对比不同炮制品水浸出物的含量,研究各项数据指标,比较传统技术和微波技术的不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中药利用微波技术炮制法炮制的较之传统炮制法,水浸出物概率、指纹图谱总锋面积都更高.结论 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中应用良好,有利于提高中药炮制品的品质,能够促进中药炮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吕东方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通过研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在治疗甲亢方面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以更好地应对疾病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甲亢患者5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甲亢患者25例,对照组甲亢患者25例,分别采用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用药时间为7个月,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治疗发现,丙硫氧嘧啶患者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和7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3%、49%、63%和60%;甲巯咪唑患者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和7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5%、59%、65%、69%.同时,在治疗7个月后,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组在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水平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利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肝损伤发生率、不良反应率方面,其低于丙硫氧嘧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甲亢治疗过程中,甲巯咪唑治疗效果更佳,更值得进行临床推荐.
作者:燕雪 刊期: 2018年第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