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军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及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发热消失时间(2.26±0.33)d、咳嗽消失时间(2.16±0.5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38±0.64)d、喘息消失时间(3.52±0.53)d,与对照组相比均较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加快患儿的症状缓解,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赵振丽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观察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未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手术人员对手术器材满意度.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手术人员对手术器材满意度由83.3%提升至99.67%,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效率,从而提高手术人员对手术器械供应时间、手术器械功能的满意度.
作者:单秀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从2018年1月~2018年5月来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靠B超为辅助检查方法确诊NAFLD患者共63位,同时设立63位健康正常人员为对照组,采集病史,计算体质比(BMI),并检测两组人员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A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酸(UA)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NAFLD组BMI、FPG、HAC、TG、TC、ALT、AST、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肥胖、高血糖、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是NAFLD发病的重要因素,NAFLD可能是临床上引起ALT、AST升高的重要原因.
作者:周培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服务理念的应用及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将收治的7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细节服务理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服务理念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蔚青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腹腔镜手术病患,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选基础护理,研究组选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可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英丽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评价并分析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88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4),以及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组(n=44),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疼痛、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 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以及负性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安全性较高,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病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5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收取时间为2016年0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以及常规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肌力评分(3.21±0.41)分、住院时间(26.25±1.01)d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60.00%(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0.45±2.11)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80.40±2.45)分(P<0.05).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施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析肺部超声应用于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析肺部超声在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100例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先进行肺部CT对肺部感染进行诊断,再进行肺部超声检查,记录两组数据对比肺部超声检查结果的正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 肺部超声应用于重症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检查结果表明其检测的正确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等与CT结果相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超声应用于重症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能够为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赵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55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75例,治疗组8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疼痛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同时采用brunnstrom进行分级,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7%),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33%),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疼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低,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则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分级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准确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冠铭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观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手术患者100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总体护理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总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可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梅;李雪颖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6月江苏省南通美贝尔医疗美容门诊部、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笔者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进修期间收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选择同期同单位无后遗神经痛的40例带状疱疹作为对照病例,比较年龄、性别、带状疱疹治疗时间、大疱性带状疱疹、早期激素使用情况等情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存在后遗神经痛组年龄≥60岁75.00%、大疱性30.00%高于无后遗神经痛组的30.00%、10.00%(x2=27.29, 5.02,P<0.05),开始治疗≤48 h 25.00%、早期使用激素60.00%少于后遗神经痛组的52.50%、90.00% (x2=6.37,6.90,P<0.05),是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相关因素.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年龄、疱疹类型、初始治疗时间、是否早期激素治疗等因素直接相关,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治疗对策,降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几率.
作者:朱红云;顾利 刊期: 2018年第98期
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增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延长,此时癌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了医生们更多的关注.评估癌症患者的心理需求程度可以直接了解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了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在深入探讨癌症病人心理障碍的前提下指出了合理性心理护理策略,并结合临床应用实践论述了心理护理的功能.发现对癌症病人应用合理的心理护理策略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其他护理手段与手术治疗不可比拟的一种护理方法.
作者:魏舒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方法.方法 选取4类(每类各2种)不同类别但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中药调剂临床经验,总结上述8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结果 从性状、药用部位、质地、气味以及科属等方面入手,均可以有效鉴别出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从而提高中药调剂的准确度.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品种繁多且相似点较多,因此,只有不断总结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才能够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用药风险,并促进中医药的持久、健康发展.
作者:鲁锐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红霉素疗贯法,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贯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贯序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袁胜勇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探讨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本实验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20例,以阿卡波糖治疗为对照,以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二甲双胍治疗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血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下降较对照组高,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降糖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采取奥氮平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奥氮平组,前者采取盐酸帕洛诺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预防恶心、呕吐,而奥氮平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对两组患者急性/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奥氮平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头晕、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期间采取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可以明显减少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而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赵强芳;沈海瑞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盐酸氨溴索加抗生素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抓阄法分成对照组(34例,盐酸氨溴索)和观察组(34例,盐酸氨溴索+抗生素).观察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1)对照组79.4%的有效率较比观察组的97.1%更低,有效率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2)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9.4±2.0)d、咳痰消失时间(7.7±1.8)d、喘息消失时间(5.4±7.1)d,较比观察组的(5.5±1.3)d、(4.1±1.2)d、(3.0±0.7)d均更高,上述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FEV1和FEV%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FEV1(2015.7±227.5)ml、FEV% (57.4±2.6)%,较比观察组(2347.2±242.7)ml、FEV%(68.6±8.1)%均更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加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赵万泼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通过研究欣母沛临床疗效,主要对子痫前期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其在产后出血的情况,根据其得出的结果来采取措施,让这一方面患者的死亡率可以降低.方法 从笔者医院任意挑选30例子痫前期产妇,然后就这些病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组15例.对对照组产妇注射20 U催产素,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的时间要在产妇分娩之后.同时,要在宫体注射20 U催产素.对实验组产妇注射250 μg欣母沛,注射地方是宫体内,时间选在产妇分娩之后.然后观察分析其在术中2小时和24小时时间内的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出血量大于实验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 欣母沛对预防子痫前期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有明显的疗效,可以被广泛应用.
作者:刁月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2小时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出生28 d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神经受损发生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通过对比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手术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份~2017年9月份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 通过采取不同手术对两组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后,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感染率等方面,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直肠癌治疗过程中,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具有更好地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对其进行有效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18年第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