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分析

李丹

关键词: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安全性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方法 本实验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20例,以阿卡波糖治疗为对照,以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二甲双胍治疗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血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下降较对照组高,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降糖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肠溶片对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肠溶片对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45例.对照组患者行降糖宁胶囊治疗法,实验组患者行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社区糖尿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二甲双胍肠溶片能够帮助患者降低血糖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静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药品安全风险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率较高,造成极大的恐慌,影响社会民众的信任度,因此需将药品安全风险降到小.本文详细阐述了药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以提高药品安全.

    作者:米晶晶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液氮冷冻疣体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液氮冷冻疣体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朱健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血清内脂素、IL-18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血清内脂素、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存有的分布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的164例患有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例进行类型分类,从而按照不确定规律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5例,B组54例,C组55例.三组患者统一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A组额外给予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B组给予羟苯磺酸钙,C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血清内脂素、IL-18水平变化.结果 A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IL-18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分别经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血清水平变化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III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并改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IL-18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比较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联合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食8~12 h,进行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6%、78.6%、82.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T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2%、72.4%、8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16层螺旋CT、两者联合对病理M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87/98)90.8% (89/98)、98.0%(96/9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与单独使用相比,T分期、M分期诊断率未提高,但N分期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可指导拟定更具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书平;郭敬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2小时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出生28 d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神经受损发生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方法分析解析

    目的 探究中药调剂中易混淆中药饮片鉴别方法.方法 选取4类(每类各2种)不同类别但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中药调剂临床经验,总结上述8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结果 从性状、药用部位、质地、气味以及科属等方面入手,均可以有效鉴别出易混淆的中药饮片,从而提高中药调剂的准确度.结论 综上所述,中药饮片品种繁多且相似点较多,因此,只有不断总结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才能够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用药风险,并促进中医药的持久、健康发展.

    作者:鲁锐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评析

    目的 评价并分析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88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44),以及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组(n=44),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疼痛、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 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以及负性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安全性较高,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病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肺部物理疗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采取肺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将常规护理干预归入到参照组(n=40例),将肺部物理疗法归入到实验组(n=40例),比对分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肺部物理疗法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马秋艳;谷瑶瑶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肝胆结石病普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对肝胆结石病的普外科方法临床效果进行探究,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预后会产生影响,肝胆结石的发病与性别密切相关.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作者:罗志民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的麻醉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给予芬太尼注射液1~2 ug/kg,静脉推注,20 s后静脉推注1~2 mg/kg丙泊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阿托品0.03 mg/kg.当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入睡后开始检查治疗,并监测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检查过程中若对刺激有反应,根据手术情况适当追加异丙酚0.05~0.15 mg/kg.结果 观察组在插管1 min、3 min、5 min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在小儿无痛胃肠镜麻醉中加入阿托品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建丽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医院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对保障药品质量的意义评价

    本文从库房环境管理、有效期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等方面出发,针对医院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发表了一些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西药库房药品的保存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保障药品质量.

    作者:李菱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盐酸氨溴索加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盐酸氨溴索加抗生素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抓阄法分成对照组(34例,盐酸氨溴索)和观察组(34例,盐酸氨溴索+抗生素).观察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1)对照组79.4%的有效率较比观察组的97.1%更低,有效率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有意义(P<0.05);(2)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9.4±2.0)d、咳痰消失时间(7.7±1.8)d、喘息消失时间(5.4±7.1)d,较比观察组的(5.5±1.3)d、(4.1±1.2)d、(3.0±0.7)d均更高,上述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FEV1和FEV%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FEV1(2015.7±227.5)ml、FEV% (57.4±2.6)%,较比观察组(2347.2±242.7)ml、FEV%(68.6±8.1)%均更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均有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加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赵万泼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CCU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构建与监测CCU护理质量指标,规范专科护理操作,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方法 2015年12月根据CCU主要收治病种及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的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通过循证,制订预防发生皮下出血的护理集束,护士长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使操作者和评价者有据可依且尺度一致.回顾性分析2016年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实施前后效果对比,CCU老年患者低分子肝素注射一季度55例患者698针次,四季度53例患者679针次,通过观察监测结果变化,微调部分护理集束,制订标准操作规程,指导护理工作.结果 经过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58%下降到实施后的1.91%.结论 建立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循证护理,形成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有针对性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CCU老年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汤慧红;冷燕侠;狄晓琴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应用奥氮平预防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采取奥氮平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奥氮平组,前者采取盐酸帕洛诺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预防恶心、呕吐,而奥氮平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对两组患者急性/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奥氮平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头晕、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期间采取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可以明显减少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而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赵强芳;沈海瑞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不同证型中耳炎的耳鸣发生率及耳鸣特征探究

    目的 探讨不同证型中耳炎的耳鸣发生率及耳鸣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诊疗的85例中耳炎患者,通过对耳鸣比例的调查,鉴别其和中耳炎间的联系,再通过不同证型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率,探讨其严重程度及耳鸣特征.结果 不同证型中耳炎患者中,耳鸣发生率数据相似(P>0.05);且在耳鸣响度、残余抑制试验、耳鸣严重程度比较中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耳炎患者中,耳鸣发生率约为30.59%,但不同证型间耳鸣发生率相似,虽不宜将其作为鉴别肾虚的核心指标,但耳鸣频率则为中耳炎辩证起到参考价值.

    作者:李寿皊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中医院开设中药指导门诊的必要性

    结合国家药事服务改革政策,选择某中医院中药房2017年5月~2018年5月用药咨询6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开展中药指导门诊,进行中药健康指导和合理用药咨询的现实意义,为中医院开设中药指导门诊建言献策,提高中药药学服务质量,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王丽英;朋汤义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有无休克分为甲组(休克组,45例)、乙组(非休克组,45例),通过自身对照方法,间隔5 min对两组24 h无创动脉血压(NBP)、有创动脉血压(ABP)进行1次监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甲组的ABP明显低于NBP,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B组ABP较NBP略微升高,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对ICU危重患者特别是休克患者血压变化进行准确反映,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邵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肺痨培元固本散治疗肺结核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肺痨培元固本散配合规律抗结核治疗与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2个月,患者痰结核菌阴转情况、肺内阴影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判断肺痨培元固本散治疗肺结核配合抗结核药,与单纯应用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疗效差异显著.

    作者:惠春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护理工作在影像检查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护理工作在影像科检查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依据影像科每项检查的相关要求,阐明在影像科实施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及作用.结果 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可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避免了不必要的照射,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结论 护理工作在影像检查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与医生默契配合,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李辉 刊期: 2018年第9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