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平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免疫指标改变.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炎症性肠病患者16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5-氨基水杨酸药物口服治疗,1 g/次,4次/d;研究组患者加用中药处方口服辩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总有效率为91.3%(73/80),对照组为71.3%(57/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3、IgM、IgG、IgA等免疫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性肠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改善患者免疫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淑彦;焦聪敏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做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液气胸.方法 选取我科8月来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腔积液12例,自发性气胸8例,就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积液积气引流较彻底,无出血、感染、广泛皮下气肿、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结论 应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做为小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及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组织相容性好,损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感受痛苦小,依从性好,值得我院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纯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6月对面罩或鼻罩机械通气等方法撤机失败或不能进行面罩或鼻罩机械通气的行气切管开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观察双水平正压无创呼吸机前后动脉血的PH、PaCO2、PaO2、SaO2及住院时间、出院后存活时间等指标.结果 使用呼吸机干预前后的PH、PaCO2、PaO2、SaO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7.54±1.43)d及总住院时间(13.91±6.52)d,较其他文献报道有了一定程度的缩短.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10%(10/100),在可控范围内.结论 长期应用BiPAP进行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稳定,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均与普通有创呼吸机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林;王日华;包永健;宋萍;黄迪佳;陆怡安;党玉海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肝郁瘀阻型失眠症伴记忆力减退应用平肝活血方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期间收治的72例肝郁瘀阻型失眠症伴记忆力减退患者,对照组36例口服乌灵胶囊治疗,研究组36例应用平肝活血方治疗,比较护理前后SRSS评分.结果 护理前组间的SRSS评分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SRSS评分(16.7±3.2)分低于对照组(18.6±2.4)分,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850,P<0.05).结论 肝郁瘀阻型失眠症伴记忆力减退应用平肝活血方治疗,疗效显著,作为重要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作者:闫荣娟;李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癫痫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拉莫三嗪进行治疗;研究组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情况等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癫痫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丙戊酸钠可有效抑制癫痫患者神经元异常放电频率,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因本次研究未进行长期随访,研究数据缺乏进一步验证,需进行后续研究,为促进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李书林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透析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血液透析病人2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指导患者完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表,对比组间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和透析感染率异同.结果 观察组护理技能、护理服务、消毒隔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透析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透析室中应用可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透析感染率,效果甚佳.
作者:严艳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55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75例,治疗组8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疼痛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同时采用brunnstrom进行分级,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7%),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33%),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疼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低,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则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分级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准确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冠铭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症机械通气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予以分组,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在48 h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44例)在48 h内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临床指标、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两周治疗后,两组ALB、PA、IgA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其两周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低于对照组的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病情康复,提高预后,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微通道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血肌酐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明显,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对患者的创伤,且去结石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宁;刘宏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老年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较好组32例与预后较差组23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统计学分析判定老年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预后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病变位置、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ostic回归分析表现上述因素为老年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复杂,需对高龄、病灶较大、脑干位置病变以及合并高血压或脑出血患者给予较高重视,同时还需积极控制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以取得佳预后效果.
作者:孙绍武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观察术前用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急性血液稀释对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机械通气指标压力-容积曲线(P-V曲线)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48例,麻醉诱导后以0.5 ml/kg/min速度输入依据血容量公式计算10%血容量的万汶行急性血液稀释.记录输万汶开始即刻(T1)、输入万汶总量一半(T2)、输万汶结束即刻(T3)、输万汶结束后5 min(T4)和10 min(T5)的HR、SpO2、MAP、CVP、PETCO2、气道压(AP)、动态肺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呼气末压(Ppeep).抽取T1,T5血液测定定HGB 、pH、 PaO2、PCO2.结果 与T1相比,在T2、T3、T4和T5时CVP升高(P<0.05),CVP都在正常范围内,HR及MAP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V曲线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输万汶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骨科患者术前以0.5 ml/kg/min速度输入10%血容量的万汶行急性血液稀释,扩容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稳定.
作者:罗建伟;李延敏;孙爱华;张建中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术后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石膏制动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L型胫骨远端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固定效果好,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星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采取肺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将常规护理干预归入到参照组(n=40例),将肺部物理疗法归入到实验组(n=40例),比对分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肺部物理疗法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马秋艳;谷瑶瑶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窒息后并发多脏器损害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76例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并利用Apgar评分评价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比较两组在多脏器损害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羊水浑浊、脐带绕颈以及难产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重度窒息组在多脏器损害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这说明窒息严重程度是引起新生儿窒息患儿出现多脏器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羊水浑浊、脐带绕颈以及难产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且窒息严重程度与新生儿窒息合并多脏器损害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张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评价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闭合复位内固定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老年股骨闭合复位内固定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直接行腰硬麻醉,观察组行髂筋膜间隙阻滞后实施腰硬麻醉.记录两组实施腰硬麻醉前摆侧卧位时的VAS疼痛评分,术后6小时的VAS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实施腰硬麻醉前摆侧卧位时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小时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麻醉用于老年股骨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明显减轻了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华静;钱科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对半夏泻心汤在急性胃肠炎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积分降低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在治疗急性胃肠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特点,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翠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调查研究本社区内脑梗后遗症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以及其当前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在本社区内选择90位符合调查条件的患者,将其作为此次调查的目标,90位患者皆为本社区的常住居民,其年龄在51~82岁,病程在1~10年左右,其后遗症表现各有不同.调查实施过程中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收集本社区居民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以及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度.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各有不同,其疾病认知中关于用药规律性的认知度较高,但对后遗症相关表现等认知较低,同时其对健康知识有着较高的需求.结论 由结果可知,调查中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还是有待提升的,同时其对健康教育有着较高的需求,因此开展一定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相关教育,对于其更好的治疗自身疾病有着关键作用.
作者:陶爱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影响.方法 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一共100例新生儿就诊并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组,各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统计护理后两组新生儿的脐部感染率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脐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并有利于提高护理的质量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分析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在使用中药制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0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推测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制定预防策略.结果 106名被研究患者中,年龄在12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占比20.75%和44.34%,而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比例远不及这两个阶段,P<0.05,有统计学意义;样本中共有65名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用药,占比61.32%,远超过选择其他方式用药的人数,P<0.05,有统计学意义;样本中出现皮肤与附件反应的患者占比高于出现其他器官反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上所述,个体差异与不合理用药是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的主要原因,故临床上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只有合理用药,才能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发挥药效.
作者:康桥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讨论多元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选取我院中难治性肺结核的患者120例,根据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其中使用多元化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痰菌转阴率低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比较具有重要的差异(P<0.05).对照组的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低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比较具有重要的差别(P<0.05).结论 在难治性肺结核中使用多元化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雅;张启明 刊期: 2018年第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