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欢欢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分析老年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较好组32例与预后较差组23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统计学分析判定老年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预后患者的年龄、病灶直径、病变位置、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ostic回归分析表现上述因素为老年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复杂,需对高龄、病灶较大、脑干位置病变以及合并高血压或脑出血患者给予较高重视,同时还需积极控制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以取得佳预后效果.
作者:孙绍武 刊期: 2018年第98期
随着癌症治疗方法的增多,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地延长,此时癌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了医生们更多的关注.评估癌症患者的心理需求程度可以直接了解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并及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治疗.本文主要研究了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在深入探讨癌症病人心理障碍的前提下指出了合理性心理护理策略,并结合临床应用实践论述了心理护理的功能.发现对癌症病人应用合理的心理护理策略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是其他护理手段与手术治疗不可比拟的一种护理方法.
作者:魏舒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55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75例,治疗组8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疼痛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同时采用brunnstrom进行分级,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7%),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33%),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疼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低,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则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分级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准确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冠铭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及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股沟疝患者满意率、心理、疼痛情况、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后进食、下床、出院时间方面相较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在腹股沟疝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
作者:郭素兰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急诊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8.1~2018.8期间收治的160例急诊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80例(给予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两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患者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HDL-C、TC、TG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HDL-C、TC、TG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行治疗前全血粘度/高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指标均无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丽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服务理念的应用及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将收治的7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外加细节服务理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细节服务理念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蔚青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总结并分析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肛肠术后疼痛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40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0例)进行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n=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 对肛肠术后疼痛患者进行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蒸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及创伤面痊愈.
作者:周慧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采取奥氮平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奥氮平组,前者采取盐酸帕洛诺司琼与地塞米松联合预防恶心、呕吐,而奥氮平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对两组患者急性/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奥氮平组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头晕、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高致吐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期间采取奥氮平预防恶心、呕吐,可以明显减少延迟性恶心、呕吐发生,而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赵强芳;沈海瑞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讨不同证型中耳炎的耳鸣发生率及耳鸣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诊疗的85例中耳炎患者,通过对耳鸣比例的调查,鉴别其和中耳炎间的联系,再通过不同证型中耳炎患者耳鸣发生率,探讨其严重程度及耳鸣特征.结果 不同证型中耳炎患者中,耳鸣发生率数据相似(P>0.05);且在耳鸣响度、残余抑制试验、耳鸣严重程度比较中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耳炎患者中,耳鸣发生率约为30.59%,但不同证型间耳鸣发生率相似,虽不宜将其作为鉴别肾虚的核心指标,但耳鸣频率则为中耳炎辩证起到参考价值.
作者:李寿皊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6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相关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相关症状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的过程中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几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立苗;李岩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月1月在我院就诊的171例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本次实验的探究分析,根据入院前后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选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有效率为72.94%,这样的差异足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中,观察组为5.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7.0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顾彬;韩忠书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采取肺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将常规护理干预归入到参照组(n=40例),将肺部物理疗法归入到实验组(n=40例),比对分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肺部物理疗法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马秋艳;谷瑶瑶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对比分析肾上腺肿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结果.方法 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肾上腺肿瘤患者中选取4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诊断结果.结果 4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验确诊为肾上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未检查出肿物,其诊断准确率为90.00%(36/40);CT诊断40例患者中有2例未检查出肿物,其诊断准确率为95.00%(38/40).结论 对肾上腺肿瘤患者行CT诊断的准确率高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可作为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前准备的诊断方法.
作者:张箭;刘斌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对肝胆结石病的普外科方法临床效果进行探究,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预后会产生影响,肝胆结石的发病与性别密切相关.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作者:罗志民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查病例号按照奇数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25例,采用雷尼替丁、枸橼酸铋钾治疗即为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即为实验组,详解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升高,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改善显著;P<0.05.结论 对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雷尼替丁、枸橼酸铋钾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2小时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出生28 d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神经受损发生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不同排龈取模方式对固定修复模型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治疗的65例口腔修复患者,修复牙齿数为69颗,分成三组,A组、B组以及C组患者实施不同排龈取模技术修复,观察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和C组患者相比,A组和B组患者的牙龈满意度、肩台满意度以及模型满意度明显偏高,对比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患者中,正确采用排龈技术,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牙体预备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出血情况发生率,改善印模质量.
作者:赵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128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单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ADL评分、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ADL评分较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血肿清除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脑梗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在显微镜直视下清除血肿,术野清晰,对脑组织损伤小,与传统冷光源照明手术相比,安全性,疗效更佳确切,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贾振锋;张晓娟;高云霞;王黎华;孙立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5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余数法的分组原则做分组处理,皆予以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人工叩击排痰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儿接受机械振动排痰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接受人工叩击排痰的对照组患儿,差异统计学分析意义显著(P<0.05).结论 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好,与人工叩击排痰方法比较更有利于排出痰液,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辅助治疗方案.
作者:谭杰;朱霞 刊期: 2018年第98期
目的 分别应用计算机X射线摄影(CR)与数字化X线摄影(DR)成像系统进行胸部摄影并对摄影质量进行对比评价.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胸部摄影检查的患者40例作为评价对象,采用回顾式分析法,根据摄影方式的不同,分成CR组(n=20)和DR组(n=20),CR组患者应用计算机X射线摄影(CR),DR组患者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DR)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胸部摄影质量.结果 DR组患者摄影质量甲级片占比率20.00%,CR组甲级片占比率5.00%,DR组甲级片评价占比明显高于CR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DR组废片率为0,CR组为5.00%,DR组明显低于CR组,且差异显著, P<0.05.DR组患者拍摄时间明显短于CR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DR组患者射线曝光千伏值和平均曝光时间略低于CR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在进行胸部摄影检查过程中,DR摄影图像结果明显优于CR检查结果,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钱芳 刊期: 2018年第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