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外延续护理对癌痛出院患者镇痛效果影响

陶云飞

关键词:院外延续护理, 癌痛, 出院患者, 镇痛效果
摘要:目的 探析院外延续护理对癌痛出院患者镇痛效果影响.方法 以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40例癌痛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组,20例/组,分别给予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院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通过对癌痛出院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可以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64排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临床对所有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扫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64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全部存在血管病变.其中,64排螺旋ct进行不同程度冠脉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9%、95.7%、100.0%、100.0%,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进行不同程度冠脉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影响较小.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辅助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春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醛固酮与肾素的比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高血压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醛固酮与肾素的比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高血压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取的2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确证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析2组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0例患者的血钾和血浆肾素活性要低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差异性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出现大部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都是以高血压和血钾作为临床标准,其中体位对醛固酮与肾素的比值主要影响在于血浆肾素活性并不是血浆醛固酮浓度.

    作者:黄珂珂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我国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是为了保障儿童接种的安全性以及儿童自身健康.对此疫苗接种中心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接种儿童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将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相结合,通过儿童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分析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的使用效果,终将参与调查的100例儿童预防接种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儿童,其疼痛度明显较高.另一种为针对性护理,调查结果发现其疼痛度明显比常规护理方法的疼痛度低20%.也可利用统计学概念进行分析,针对型的护理方法在儿童接种工作方面有实际意义,因为针对性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的方式,有效降低儿童在接种时的疼痛感.

    作者:王延苹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作者:郭慧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循证护理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期间的58名实习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29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对该组护士采用传统教学,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29名实习护士作为观察组,对该组护士采用循证护理+PBL教学,比较分析两组护士考核结果及操作水平.通过观察组护士考核结果评分及操作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分析循证护理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Gaea(该亚)研究—瑞琳他抗医用HPV复合功能性凝胶治疗HPV感染合并宫颈炎以及妇科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琳他抗医用HPV复合功能性凝胶治疗HPV感染合并宫颈炎以及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HPV感染合并慢性宫颈炎以及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n=170)、对照组(n=168)与空白组(n=162).其中治疗组采用瑞琳他抗医用HPV复合功能性凝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α干扰素联合普通妇科栓剂进行治疗,空白组则仅给予安慰剂.对比三组患者的HPV转阴率以及慢性宫颈炎、妇科炎症性疾病的有效率(参考白带异常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白带异常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5.结论 在HPV感染合并宫颈炎以及妇科炎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瑞琳他抗医用HPV复合功能性凝胶能够极大的提升患者的转阴率,针对慢性宫颈炎以及妇科炎症性疾病,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适宜临床优先推广.

    作者:周英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进行探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具体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进行选择在2016年7月~2018年6月这段时间内在医院接受专业治疗的6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探究,了解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高危因素,左心室肥大等并发率均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68例患者显效24例(35.3%),死亡5例(7.4%).结论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复杂,应加强全面检查以提高诊断率,治疗时综合两病同时用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栗晓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探讨预防术后肠胃返流的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预防术后肠胃返流的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胃部疾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胃大部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胃大部切除手术.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引流量为(119.20±32.25)ml,为照组为(426.28±63.25)ml,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反流率为3.23%,对照组为19.3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25.8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改良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越,患者术后的反流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晓波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中西医结合在创伤性骨科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创伤性骨科疾病引入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方法 自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创伤性骨科病人中随机选择62人进行研究,并分为二个小组,观察组31人,对照组31人,对照组病人应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病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对二个小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 观察组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达不到观察组水平,观察组有93.3%的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而对照组有70%的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二个小组病人基本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此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论 在创伤性骨科疾病治疗中引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适合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作者:张玉钧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

    目的 对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临床分别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共进行检查评估血管278段,其中,冠脉CT成像技术检出病变血管104支,冠脉造影检查检出病变血管107支,两种检查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的阳性判断准确率为103/96.3%,阴性判断准确率为170/99.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冠心病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皎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对比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应用肝脏MRI技术与肝脏增强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随机选取47例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肝癌诊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MRI扫描以及肝脏增强CT扫描,对比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肝癌诊断准确率为97.87%,增强CT诊断准确率为82.98%,MRI肝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增强CT,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MRI技术肝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增强CT技术,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并采取针对性病情干预措施.

    作者:王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通心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联合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联合组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通心络治疗,对照组单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9%)较对照组(73.0%)更高,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组间对比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确切疗效,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李永明;王晓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指导为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社区医疗机构接收的学龄前儿童100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100例儿童均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视力情况及保健行为.结果 观察组视力下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用眼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眼保健操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更长(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依从性,保障视力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婷;苏兴栋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8年本院工作的53例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27例,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26例,则给予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结果 两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管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给予分层次管理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提高操作技能,又能提高护理理论知识.

    作者:冬吉玛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164例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门诊诊疗的输尿管结石164例患者分为两组后实施对比研究,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排石颗粒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为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输卵管结石患者的排石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对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慧;谈树宾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硼替佐米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硼替佐米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实验选择的66例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均是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纳入,根据单双病号分组,对照组33例患者行常规方案治疗,干预组33例患者行硼替佐米联合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肾功能改善率、化疗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感染、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骨髓瘤症状,可有效提高患者肾功能,且化疗不良反应较少,在多发性骨髓瘤肾病临床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萌萌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本文对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2017年61例以急性胸背痛就诊并怀疑或不能排除AAD的患者.结果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D-二聚体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有临床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胡永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接受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28例,对照组后外侧入路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采用daa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68例2015年9月~2018年9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消融组则采取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根治术治疗.比较对照组、消融组效果;心动过速有无发作及发作频数;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率;并发症.结果 消融组效果更优、心动过速基本根治,心律失常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消融组并发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无明显手术并发症,P>0.05.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理想.

    作者:蔡剑锋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