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

卞博;刘群

关键词:骨外科创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改良, 治疗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骨外科100例创伤引流患者,任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实验组施用改良版封闭式负压引流.结果 从引流效果来看,实验组敷料更换次数为(1.2±0.6)次,敷料平均维持时间为(6.9±1.7)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可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引流有效率来看,实验组(94.0%)较对照组(76.0%)差异显著,效果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备不错的临床价值,能降低敷料更换次数、平均敷料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加速患者康复.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难点与对策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难点,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近半年间收治的60例卧床时间大于24小时的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患者压疮预防难点并分析压疮预防对策.结果 在我院作为研究对象的60例患者中,压疮轻度风险25例,占41.7%;压疮中度风险8例,占13.3%;压疮重度风险10例,占16.7%;压疮极度风险7例,占11.7%.结论 根据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出现的难点.并针对性做出压疮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压疮预防的护理质量.

    作者:邢文学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加味泻肺丸治疗喘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泻肺丸对痰热郁肺型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辨证为痰热郁肺型喘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泻肺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泻肺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痰热郁肺型喘病的疗效.

    作者:尹红斌;苏日克;张敏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小儿湿疹的中医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小儿湿疹的中医护理疗效.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8年1月~2018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60例,均为湿疹患儿,根据门诊编号尾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湿疹患儿采用中医护理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彩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影响分析.方法 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冠心病常规护理干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进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14.29%、8.57%和11.43%,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37.14%、25.71%和25.71%,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探讨

    目的 研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微生物检测的460例患者检验报告,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可对微生物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素质、患者自身生理因素、检验仪器、试剂及标本留取时间;分离出病原菌55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6株,占(52.00%),革兰阳性菌205株,占(37.27%),真菌59株,占(10.73%),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红霉素、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50%;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均>50%.结论 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能够通过增强检验人员素质、规范操作步骤、提高采集标本等工作而得到提升,并根据病原菌耐药性给予抗菌药药物,使耐药率得到降低,可行性较高.

    作者:张杨春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cyokeratin(AE/AE3)、免疫组化抗体ALK以及p53等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11例患者中有8例ALK、AE/AE3以及p53均为弥漫性阳性,11例Ki-67增殖指数在10~25%,8例患者的SMA有表达.结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基础是组织学,再加上免疫组化抗体的应用,尤其是对ALK、AE/AE3以及p53的诊断分析.

    作者:刘慧;胡斯冷;王金花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衔接式PM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衔接式PM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帮助实习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完成由护生向正式护士的角色转变.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理学生80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试验组带教采用衔接式PM教学法,对照组带教采用临床师带徒教学模式,分别比较两组实习护生专科理论考核成绩、相关专科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及患者对护生操作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实习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为82.75±3.15分和94.67±3.56分,对照组实习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为71.29±3.20分和83.50±3.34分,差异比较P值均<0.05,患者满意率和学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实验组分别为92.50%和98.75%,而对照组为83.25%和88.25%.结论 衔接式PM教学法法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护理实习带教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娥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 对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防范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及患方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科护理出现差错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改进,能够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并提升护患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燕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时,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选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观察组(TCI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麻醉后观察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情况,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深度均满意,且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时,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良好.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方法 从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34例,分别使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AMD量表评分优于参考组(P<0.05),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P>0.05),不良反应情况上两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 米氮平与帕罗西汀在治疗后均有较好效果,但米氮平对于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改善情况更佳,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结甲)和甲状腺腺瘤的区别

    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结甲)和甲状腺腺瘤的区别.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为:边界清晰、边缘整齐,除液化回声与钙化回声之外其他回声均匀,晕环较少,有环绕血管;甲状腺结节声像图特征为形态规则,边界不清晰、边缘不整齐、液化回声和钙化回声均匀,晕环较多,无明显环绕血管.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3例周边伴有声晕,2例患者包膜形成;40例甲状腺腺瘤中有2例为多发,其余为单发,大部分甲状腺结节(结甲)都是多发性.结论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结甲)和甲状腺腺瘤具有诊断价值,诊断声像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刘炬明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临床免疫学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情况及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临床免疫学检测对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以及现状,从而有效提升其检测的质量.方法 选取2015-2017年间乙肝五项以及梅毒螺旋抗体共6个项目共120次质评成绩进行质评,使用ELISA法对其进行检测,经过测定后总结其结果.结果 2015~2017年间的总合格率为93.3%,而HBeAb的单项合格率仅为80.0%,刚好满足PT的及格要求.批号为20150305 HBeAb与批号为20150201 HBsAg应为阳性,却误将其报为阴性.其余均为临界值,原因为漏报.结论 开展临床免疫学检测可以有效提升实验室系统的检验水准,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

    作者:张文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6例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基础上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进行敢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在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数据中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分泌护理中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护理工作进行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患者得到生活质量,值得大规模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张有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健康宣教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预后和远期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宣教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预后和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74例,由治疗先后顺序分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应用健康宣教,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宣教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预后和远期效果存在较积极影响,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减小复发概率,且有助于缩小胃溃疡面积,可推广应用在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中.

    作者:何小琴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目的 观察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lles骨折患者160例,每组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缩短恢复时间,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扎拉嘎胡;何毕力格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分析

    目的 对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ICU收治的70例紧急气管插管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例.其中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插管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气管插管配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插管完成时间与一次插管成功率进行对比,且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插管完成时间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要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配合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武定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胃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胃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给其进行内镜下治疗,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90例患者中有89例为一次性切除,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内复发率较低.结论 胃肠息肉采用内镜下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李焰军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探究献血护理服务在血站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对血站工作中进行献血护理服务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参加我市1000例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人数及献血者满意度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重视并完善献血护理服务质量,其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呈大幅下降趋势,且大大提高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满意度.结论 在献血过程中为献血者提供一项良好的献血服务进行献血护理,能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无偿献血者满意度,为院前的急救提供了良好的抢救条件,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增加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于海英;单晓丽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接收的42例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进行联合治疗,持续48~72 h,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试验组显效17例,显效率80.95%;对照组显效11例,显效率52.38%;试验组止血成功20例,止血成功率95.23%;对照组止血成功15例,止血成功率71.42%.以上数据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在用药过程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良好,并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骨外科100例创伤引流患者,任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实验组施用改良版封闭式负压引流.结果 从引流效果来看,实验组敷料更换次数为(1.2±0.6)次,敷料平均维持时间为(6.9±1.7)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可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引流有效率来看,实验组(94.0%)较对照组(76.0%)差异显著,效果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骨外科创伤患者应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备不错的临床价值,能降低敷料更换次数、平均敷料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加速患者康复.

    作者:卞博;刘群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