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吴治国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实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收治于我院放射科实行螺旋CT增强扫描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来看,观察组为1.92%与对照组15.38%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显著,2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予以心理护理的效果良好,能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保证CT扫描顺利进行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领域使用及推广.
作者:吉娣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对临床中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患者为主要对象,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当中,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多种类型.结论 针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类型较多,医护人员需对此情况进行观察.
作者:杨群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究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双源CT的临床价值及确诊率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双源CT检查,诊断标准为血管造影结果,之后两种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双源CT诊断出50例,诊断准确率为94.34%,其中闭塞或者冠状动脉狭窄22例,壁间血肿2例,动脉瘤3例,胸主动脉夹层5例,肺动脉栓塞18例,和血管造影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双源CT,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和确诊率,同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靳文剑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乌梅丸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寒热错杂篇,原文记载其为蛔厥主方,又主久泻久利.临床乌梅丸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等[1].同时,当代学者对于乌梅丸的探索不拘泥于消化系统,更是拓展于妇科、皮肤科等多个学科.本文旨在简要归纳乌梅丸在以上领域的灵活应用,古方今用,经方新用,体会经方之妙.
作者:刘敏;任存霞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分析骨凿劈冠法与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段内选择112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将112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骨凿劈冠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超声骨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牙时间、面部肿胀程度以及术后2小时内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下唇麻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常规组发生2例切口感染、3例下唇麻木、2例邻牙损伤、1例干槽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显著,更利于患者的康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大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针对青光眼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2017年2月~2018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均诊断为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病人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病人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结果 两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病人经过治疗之后均出现轻度的并发症情况,但实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人.除此之外,100例病人经过治疗之后其视力均显著改善.其中,高于0.5以及0.3~0.5的病人要高于治疗之前,而在0.1~0.3以及低于0.1的病人要低于治疗之前.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对于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病人治疗具有很高的疗效,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子尧;李兰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在肝癌腹胀当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选取本门诊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奇偶数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7.5%,对照组为62.5%.结论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肝癌腹胀患者为了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应该充分的发挥出中药学的作用,采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的实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邓立新;邓柳贤;邓家和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分析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8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对患者进行适当心理干预,干预后再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焦虑发生率和抑郁发生率与性别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应对患者进行适当心理干预.
作者:丁彩霞;薛俊玲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究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妇幼保健信息化的运用.方法 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1月起实施高危孕产妇安全管理体系.统计近3年我院高危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围生期幼儿的死亡率.结果 2015年~2017年间,我院的高危孕产妇死亡率均为0%,而围生期幼儿的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实施高危孕产妇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改善围生期幼儿的结局,提高高危孕产妇的信息质量.
作者:王芬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结甲)和甲状腺腺瘤的区别.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甲状腺腺瘤声像图特征为:边界清晰、边缘整齐,除液化回声与钙化回声之外其他回声均匀,晕环较少,有环绕血管;甲状腺结节声像图特征为形态规则,边界不清晰、边缘不整齐、液化回声和钙化回声均匀,晕环较多,无明显环绕血管.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3例周边伴有声晕,2例患者包膜形成;40例甲状腺腺瘤中有2例为多发,其余为单发,大部分甲状腺结节(结甲)都是多发性.结论 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结甲)和甲状腺腺瘤具有诊断价值,诊断声像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刘炬明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分析急诊高血压患者降压前后心电图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的降压治疗,应用心电图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征及临床指标.结果 心动过速占比、期前收缩占比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而ST-T段改变、高电压、心电图传导阻滞对比两组不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诊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电图监测,发现降压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特征表现为心动过速、前期收缩等,应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才登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关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合并脑梗死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价值的探讨.方法 选取13例来我院进行ITP+脑梗死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经影像学技术检查病灶的结果以及疾病治疗疗效.结果 经过检查13例患者均确诊为脑梗死,类型主要包括腔隙性、大面积、多发性三种,其中多发性脑梗死病例数较多;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未有患者发生治疗无效或死亡情况.结论 导致ITP患者患有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因素以及年龄大、合并患有高血压与高血脂等疾病、吸烟史等常见脑梗死因素,临床治疗时需要控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配合丙种球蛋白联合干预疾病,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患病情况.
作者:吴伟;张维革;李国铭 刊期: 2018年第88期
固定资产是基层卫生院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不管规模大小的卫生院其固定资产和医疗水平均相当,随着改革的深入,基层卫生院不断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从而促进基层卫生院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基层卫生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大问题,文章在分析基层卫生院固定资管理现状调研报告时,深入探讨其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笔者个人观点提出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作者:唐敏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讨慢阻肺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以及分析其不同证型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阻肺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证型分布以及用药情况.结果 慢阻肺患者的中医证型中以痰浊阻肺证和痰热郁肺证为主,分别占所有患者证型的44.0%和32.0%,其余还有表寒里热证、肺肾气虚证、风寒袭肺证等证型.中药的使用规律以治疗慢阻肺的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方剂.以止咳平喘为目的时,多使用杏仁、厚朴、紫菀、冬花等中药;以化痰为主要目的时,多使用苏子、贝母、白芥子等中药;以补气为目的时,多使用党参、山药、黄芪等中药;以祛湿消肿为目的时,多使用茯苓、薏苡仁;以解表散寒多选麻黄、桂枝、荆防等;以理气行气为目的时,多使用枳壳、桔梗、白前等;以清热为目的,多使用丹参、黄芩、石膏等.结论 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以痰证为主,其次表寒里热证、肺肾气虚证、风寒袭肺证等,临床医师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适当的中药治疗化痰止咳平喘,同时根据其具体的症状辅以清热、祛湿、解表、补气等药物,对以后中医治疗慢阻肺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研究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过程中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50例患者(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甲巯咪唑组与丙硫氧嘧啶组,每组各25例.其中甲巯咪唑组患者采取甲巯咪唑药物进行治疗,而丙硫氧嘧啶组患者采取丙硫氧嘧啶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丙硫氧嘧啶组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时间显著晚于甲巯咪唑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甲巯咪唑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情况显著优于丙硫氧嘧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硫氧嘧啶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容易发生肝损伤,而甲巯咪唑治疗则肝损伤出现的时间较短,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刘群;卞博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的难点,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近半年间收治的60例卧床时间大于24小时的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患者压疮预防难点并分析压疮预防对策.结果 在我院作为研究对象的60例患者中,压疮轻度风险25例,占41.7%;压疮中度风险8例,占13.3%;压疮重度风险10例,占16.7%;压疮极度风险7例,占11.7%.结论 根据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预防出现的难点.并针对性做出压疮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压疮预防的护理质量.
作者:邢文学 刊期: 2018年第88期
ICU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也正是因为ICU工作环境的特殊以及工作的高标准与高强度,所以ICU护士往往承受着巨大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则必定会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及其护理质量,所以,下文将对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蒋琴芬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BiPAP无创辅助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药物治疗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BiPAP无创辅助通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BiPAP无创辅助通气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邓兵育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妇在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的差异,并比较两组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产妇剖宫产术后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产妇的预后情况,从而提高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全莉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讨四物汤熏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15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物汤熏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A-36)和S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JOA评分、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增高,ODI评分、VAS评分、SAS评分降低(P<0.05).结论 四物汤熏蒸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
作者:孟东红;张红;周爽;李艳华;张丽萍;王亦合 刊期: 2018年第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