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蒋琴芬

关键词:ICU, 护士, 工作压力, 分析, 应对
摘要:ICU是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也正是因为ICU工作环境的特殊以及工作的高标准与高强度,所以ICU护士往往承受着巨大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则必定会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及其护理质量,所以,下文将对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对于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7月普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合并症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合并症患者采取急诊手术治疗,对比2组合并症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血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效果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倪福恩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献血后电话回访对提升无偿献血者数量的影响

    目的 提高无偿献血者的数量尤其是再次献血者数量,以充足、安全的保障临床用血.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9月青岛即墨市无偿献血者人数,共计11352人次.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未进行电话回访的首次献血者人数为1942人次,再次献血者包括重复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此文以后统称为再次献血者,其献血人数为2578人次.2012年10月~2013年9月进行电话回访后的首次献血者人数为3355人次,再次献血者人数为3477人次.结果 献血后电话回访的质量和献血后电话回访率与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数成正比.结论 通过献血后电话回访提高无偿献血服务满意度,对提高无偿献血者数量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何丽芹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语言认知康复系统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治疗脑瘫的患儿100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语言认知康复系统训练;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组间没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过程中采用语言认知康复系统较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儿康复效果,但是差异性不明显,有条件的可优先考虑语言认知康复系统.

    作者:龚娟娟;朱佑民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

    目的 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到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不使用华法林)与观察组(使用华法林)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经皮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栓塞发生率较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和严重出血发生率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该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荣柏洋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置入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对踝退行性骨关节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80名病人中的90名病人进行治疗,其中男48人,女42人,将其不分男女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人.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保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治疗半年后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前性别年龄,全身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恢复率为72.8%,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恢复率高达9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黏弹性补充治疗明显要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既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还可以减轻患者关节病的症状.

    作者:董剑嵩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确保药品抽样工作质量的新举措

    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药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抽样人员严格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加强抽样检查,以此提高药品质量,充分发挥药品监督管理的作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抽样工作质量与药品使用安全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抽样人员重视该项工作,采用有效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文对药品抽样工作价值进行了概述,并对增强抽样工作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此规范药品抽样工作行为,促使该项工作质量不断获得改善与提高.

    作者:王皓;孙艳杰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目的 对儿科护理过程中提升护理人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择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患儿当做一般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均分法将其划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条件下通过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对两组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两组间出现显性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提升能够使护理差错事故得以减少,并使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邰高有汉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不同体位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比较

    目的 对比不同体位的护理干预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侧卧位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侧俯卧位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为12%,对照组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为32%,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侧俯卧位护理干预方式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便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且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

    作者:王国琴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临床对照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联合固尔苏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固尔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氧疗时间、呼吸困难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氧疗时间、呼吸困难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与机械通气法相比,机械通气联合固尔苏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天娇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综合治疗仪结合电磁波治疗器在剖宫产后产妇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产妇剖宫产术后使用综合治疗仪及电磁波治疗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于我院行足月剖宫产的60例单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综合治疗仪结合电磁波治疗器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指标评价:①乳房胀痛分度;②子宫复旧情况;③伤口愈合分级.结果 治疗组乳房胀痛例数(2/30)明显少于对照组(7/30);24 h子宫下降高度治疗组(3.2±0.7)cm高于对照组(2.1±1.3)cm;治疗组产妇产后恶露排净时间为(28.8±5.6)d,低于对照组(36.7±7.1)d;治疗组伤口甲级愈合例数(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27/30).以上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治疗仪结合电磁波治疗器的使用利于剖宫产后产妇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董美娟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均分两组后,予以临床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对疾病认知程度以及躯体受限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使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效果更加明显,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刘秀平;程林敏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中的实施效果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医外治法在骨伤科疼痛性疾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8年4月于我院中医骨伤科就诊的跟痛症患者,共123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中医外治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不如观察组,康复时间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时,采用中医外治法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康复时间短,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勇;李蓉;王侃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及三者联合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其检出率.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94.94%,MRI检出率为96.20%、钼靶X线检出率为97.47%,三者联合检出率为100.00%,超声及MRI、钼靶X线检出率均较高,三者联合诊断可一定程度提升检出率,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均较高,检出率较高,三者联合检查可提升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任武刚;陈英;罗佳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主干高位结扎、抽剥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取主干高位结扎、抽剥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48例,按照不同方法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明显更好(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血栓性静脉炎,对照组出现1例皮下血肿以及1例淋巴肿胀.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主干高位结扎内翻剥脱结合泡沫硬化剂治疗的疗效显著.患者治疗后外观美观、小腿无疤痕,疼痛轻,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全未勤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门诊治疗的80例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数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控制患者血压正常,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药物临床试验中试验用药品的护理管理

    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主要是为了确保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系统性研究,是新品药物上市前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试验用药品主要包括:试验药物、安慰剂以及对照药物.试验研究的医务人员作为药品管理人员,其管理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临床试验的有效性以及接受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可见,通过加强对于试验用药品的护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组研究通过结合我院的药物临床试验情况,总结有关试验用药品的护理管理经验和技巧.具体研究如下所示.

    作者:张瑜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不良反应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使用唑来膦酸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危险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观察不良反应症状.结果 用药3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7%,用药14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49%.组间差异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会发生急性期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等,但不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骨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四物汤熏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四物汤熏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15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物汤熏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A-36)和S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JOA评分、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增高,ODI评分、VAS评分、SAS评分降低(P<0.05).结论 四物汤熏蒸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

    作者:孟东红;张红;周爽;李艳华;张丽萍;王亦合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的疗效

    目的 探讨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6例脊柱侧后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矫治.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6.5±1.4)h,平均出血量为(817.6±124.8)mL.双节段固定6例,术前侧后凸平均为(38.5±2.8)°,术后侧后凸平均为(16.8±2.0)°;其它节段固定20例,固定节段为(6.5±1.8)个,术前侧后凸平均为(65.8±8.7)°,术后侧后凸平均为(35.9±2.8)°.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现象,全部患者的预后质量良好.结论 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的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作者:刘磊;罗晓庆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 分析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运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44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给予BiPAP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FEV1%预计值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通过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BiPAP治疗,有利于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具有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作者:张鹏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