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伐昔洛韦片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陈国卫;彭霖

关键词:带状疱疹, 伐昔洛韦, 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摘要:目的 评价伐昔洛韦片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伐昔洛韦片0.3,每日2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DP电磁波治疗仪照射,30?min/次,1次/d,疗程均为疗程7~15天,并于用药后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8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伐昔洛韦片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加速病灶愈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等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

    目的 总结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收治时间2015年5月~2018年5月,对照组40例全身麻醉,观察组40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POCD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第1?d、3?d,观察组MMSE评分、POCD发生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更具有优势,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有利于降低POCD的发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黄再青;段霞光;高玲;郝春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并分析使用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医治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 挑选出我们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共计90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将单纯口服莫沙必利的方法施用于单纯组,将服用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的方法施用于联合组.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用药后胃动素水平和胃排空率以及治疗的有效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组间相比,联合组的胃动素、胃排空率效果更为可观,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两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联合组的有效率为91.11%(41/45),单纯组的有效率为66.67%(30/45),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x2=8.0726,P=0.004).结论 α-硫辛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更为可观,值得临床推用.

    作者:刘丽;孙丽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探究生化检验指标中的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应用

    目的 探析生化检验指标中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分析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血清胆碱酯酶(CHE)参数差异.结果 分析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肝硬化疾病中,通过对生化检验指标中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明确,为临床确诊与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翠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营养护理对提高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营养护理对提高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选取研究对象48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辅以营养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营养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恩芹;李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分娩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综合护理,经过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出血量.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出血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87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所有的患者均采取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8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胃部疾病患者,并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杆菌(HP),观察组则采用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将2组检测结果予以比较.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检验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的准确性较高,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无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蔺云宝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6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经验分析

    目的 探究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性高血压,共60例,现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时,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通过应用不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共计125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以及术后的平均恢复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6.45%,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2.22%,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疗效更佳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且恢复时间短,该手术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有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共3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颈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患有冠心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以及冠心病是其并发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徐晓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针灸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共1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辅助治疗,比较患者睡眠障碍功能量表评分结果.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睡眠障碍PSQI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障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肿瘤患者给予针灸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段春霞;李升云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老年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老年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3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采用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9.7±12.4)min,且患者术后14?d能够下地负重行走,髋关节功能与骨折前基本接近,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观察6~24个月不等,根据Harris评分标准,35例患者术后恢复优良,优良率为92.1%,且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脱位或假体周围感染、松动下沉等不良反应,疗效显著.结论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进行老年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长友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产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产科收治的阴道顺产10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加入尿潴留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者的预防尿潴留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76.9%,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导尿率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阴道顺产的产妇使用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琳琳;邢云杰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同学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对这两种的区别与联系不是很清楚,如何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是当前高中生在学习生物需要注意的一个难题.因此,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围绕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内容展开,分析这两者的异同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掌握好这两个知识点.

    作者:沙宇鑫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锥形束CT在口腔内科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关于口腔内科疾病采用锥形束CT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选取30例来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根尖周炎)进行研究,检查期间分别采取X线平片以及锥形束CT进行检查,评价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采用锥形束CT检查病灶的检出准确率较高,数据较之于X线检查结果略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锥形束CT方法应用于临床口腔根尖周炎疾病辅助诊疗中效果理想,成像结果清晰直观,可以为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袁红颖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骨科脊柱术后切口疼痛管理进展

    本文主要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骨科脊柱术后切口疼痛的定义,以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对于患者身体的严重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寻疼痛的评估方法,对患者所呈现出的剧烈疼痛加以有效治疗,特别是对于患者在骨科脊柱术后切口疼痛的一系列相关治疗措施的施行等,希望通过此类治疗办法,对于脊柱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切口疼痛实现更全面的管理,达到综合性和动态性兼顾,为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殷实;刘晓冬;倪晓辉;景海龙;杨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对骨折后疼痛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对骨折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6名,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2、3各22名);实验组1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实验组2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实验组3患者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镇痛,观察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统计患者用药后的不适症状率.结果 实验组1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实验组2组和实验组3组,实验组1的不适症状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进行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注射镇痛效果佳,不适症状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湛金;潘永春;张志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中医针刺对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应用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刺治疗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30例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中医针刺进行治疗,西医组使用西药和康复锻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中风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中医针刺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蒙菊森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28例实践

    目的 研究与分析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实践情况.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需要进行治疗的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2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对患者的远端指固有动脉的1条分支与近端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后,随后便需要将1条指固有动脉或动脉弓与患者的离断近端的静脉相互吻合,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建立血液循环.结果 在这28例进行断指再植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坏死的情况,其余的患者均1期成活,随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长达2年,患者的再植断指均未出现萎缩变细的情况,且患者的断指的皮肤状态以及颜色均较好,断指的外观以及感觉恢复均较好,所有的基本手指活动恢复正常.结论 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实践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吕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的正常妊娠孕妇60例.两组孕妇均进行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孕妇的诊断结果.结果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观察组孕妇的各项超声指标同对照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子宫切口妊娠采用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可判断病情程度.

    作者:胡晓丽;李艳丽;籍霞;甄银芝;武子先;周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