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丽;李艳丽;籍霞;甄银芝;武子先;周娅
目的 在肝脏动脉期扫描中应用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分析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疑似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患者例数100例,选择时间: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不同的扫描技术:固定延迟时间法、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对应组别名称:A组、B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肝左叶、肝右叶、脾脏、胰腺、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增强强度、肝癌与肝实质之间的CT差值数据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的肝左叶、肝右叶、脾脏、胰腺、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增强强度差异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肝癌与肝实质之间的CT差值数据指标高于A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在肝脏动脉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较为肯定,具有操作简单的检查优势性,并且可以获得较优的动脉增强临床效果.
作者:王昊雨;俞泽阳;史兆册;贾迎春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急腹症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76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其腹部结构损伤情况以及病变部位进行观察.结果 腹部异物患者占2.63%,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占9.21%,腹部肿瘤患者占5.26%,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占32.89%,3间位结肠患者占3.95%,肠梗阻患者占23.68%,急性胆囊炎患者占7.89%,急性阑尾炎患者占9.21%,急性胰腺炎患者占5.26%.CT诊断结果显示共73例患者为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6.05%.结论 急腹症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缓解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文华波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法,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7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各35,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石膏复位护理法,研究组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等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14%,研究组活动质量和生活质量改善情评分分别为(29.88±7.21)、(31.11±5.76),明显高于常规组(22.03±5.21)、(25.13±3.67),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和活动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章粲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肛肠病术后便秘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2例肛肠病术后便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平均分成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以应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69.23%),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排便难易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肠病术后便秘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医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余寿明;况矣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共3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颈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患有冠心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以及冠心病是其并发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徐晓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普外切口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切口感染治疗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结论 致使普外切口感染因素较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方式,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对骨折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6名,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2、3各22名);实验组1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实验组2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实验组3患者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镇痛,观察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统计患者用药后的不适症状率.结果 实验组1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实验组2组和实验组3组,实验组1的不适症状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进行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注射镇痛效果佳,不适症状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湛金;潘永春;张志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甜梦胶囊联合抗精神药物黛力新对精神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50精神病且失眠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黛力新治疗,研究组联合甜梦胶囊,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一周、半个月、一个月后,观察组PSQI、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甜梦胶囊联合抗精神药物可显著提升精神病人睡眠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蔡道堂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颅内动脉瘤在临床治疗期间将显微手术与介入治疗.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医治的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本次重点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资料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手术组各38组,采用介入治疗的为常规组,而手术组则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对常规组及手术组的3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后,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治疗期间观察指标得知手术组的各个症状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期间的指标.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总之结合治疗手段及后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得知,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显微手术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效果明显,不仅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患者后期住院治疗时间,还减轻了治疗期间患者家属承担的各项医疗费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茂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本文针对比较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所接收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溃疡性胃穿孔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为17例,占94.44%;对照组总有效为12例,占85.71%;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现并发症状概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温建;单康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定量检测WT-1基因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择5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行WT-1基因定量检测,将此项检测结果与终的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经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定量检测WT1基因结果与骨髓象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P>0.05),定量检测WT1基因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敏感性高达92.00%;对比5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不同疾病类型的基因表达状况,显示: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患者定量检测WT1基因阳性率(55.56%)明显低于初发型31/34(91.18%)、复发型7/7(100.00%)(P<0.05),初发型与复发型定量检测WT1基因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WT-1基因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存在关联,可能属于疾病癌基因,需在临床诊治期间动态监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左卡尼汀(LC)对丙戊酸钠诱导肝功能异常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20例全身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对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细胞MDA、SOD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肝细胞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丙戊酸钠诱导肝功能异常患者0.25~1.0?g/kg左卡尼汀能保护肝功能,分析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政;袁涛;简冬群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关节镜跟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对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就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早期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下清理术进行治疗,60例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膝关节HISS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两种手术模式术后复发率基本保持一致(P>0.05).结论 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模式来进行早期膝骨关节的治疗,其短期疗效要优于关节镜清理术,但是两者均无法对该疾病进行有效的根除.
作者:赖维剑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观察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内科标准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生存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而死亡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治疗成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圣涛;曾文涓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镇痛麻醉药物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2016年5月~2018年1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之前的30?min给予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同时在入手术室之后开放患者的上肢静脉.舒芬太尼组给予患者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以及维库溴铵等麻醉药物,而芬太尼组除了舒芬太尼替换为芬太尼药物外,其余药物一致.结果 舒芬太尼组患者在诱导后2?min(t0)时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情况显著低于手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即刻(t1)时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情况显著高于手术前与舒芬太尼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舒芬太尼组患者的围拔管期镇静评分以及躁动评分显著优于芬太尼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麻醉药物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效果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老年粗隆间骨折行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3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采用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9.7±12.4)min,且患者术后14?d能够下地负重行走,髋关节功能与骨折前基本接近,P>0.05;对所有患者随访观察6~24个月不等,根据Harris评分标准,35例患者术后恢复优良,优良率为92.1%,且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脱位或假体周围感染、松动下沉等不良反应,疗效显著.结论 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进行老年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长友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9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74%(35/3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刘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10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评分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评分优良率为66.0%,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金卓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蒙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蒙医药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80例患者经过蒙医药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3.7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行蒙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斯庆图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照试验证实,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肌无力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白森;赵娜 刊期: 2018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