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维剑
目的 讨论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检测中的临床作用功效.方法 从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397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给予CT检测,对研究组给予核磁共振检测.经过一段时期,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过临床检测,研究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更具临床诊断符合率,有助于快速精准治疗膝关节患者疾病,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亮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对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74例,组别分类根据治疗方式进行,为对照组(37例)进行重建钢板的治疗,为观察组(37例)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的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在疗效上,对照组显然差于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显然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熊俊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甜梦胶囊联合抗精神药物黛力新对精神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50精神病且失眠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黛力新治疗,研究组联合甜梦胶囊,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一周、半个月、一个月后,观察组PSQI、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甜梦胶囊联合抗精神药物可显著提升精神病人睡眠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蔡道堂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比肝段切除术和胆管切开取石术在肝内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肝内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给予观察组肝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相比,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效果明显,制定推广应用.
作者:赵昊冕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通过对1例重型疟疾处置过程进行分析,了解我市疟疾预警系统运行状况,为改善和加强疟疾预警系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淮安市近期报告的1例输入性重症疟疾处理过程和流行病学史即发病、报告、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疫点处理等处置全环节进行评估.结果 淮安市疟疾预警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本次病例处置规范,但对于市内流动人口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还不深入,旅游、商务、公安、社区的信息沟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 疟疾防控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加强信息沟通,强化社区健康教育成为我市控制输入性疟疾的重点.
作者:唐勇;杨文洲;贾从英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照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建华医院及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进行分组,单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1组,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的患者作为观察2组,另外20例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研究者之间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组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都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都要高于观察1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有明显的升高,临床检查时重点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有利于预防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微血管病变.
作者:于唐丽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清肺抗支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者共11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抗支汤治疗,比较患儿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者,给予积极的清肺抗支汤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快速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韩燕;董玉岗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3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编号顺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一般护理)和观察组19例(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进行参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精神状况、社会能力、康复程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评分中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计数具有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让患者重现积极乐观状态.
作者:傅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得500例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作为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使用抗菌药物明显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为三大感染部位;头孢类药物、大环内脂类药物和奎若酮类药物是使用为广泛的三大抗菌类药物;此外,抗菌药物以单联使用为主,以注射输入为主.结论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种类众多,使得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极其的普遍.因此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尽量避免因单独使用抗菌药物而引起的病原菌耐药性[1].
作者:董先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脊柱创伤的40例患者(2010年12月~2016年12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传统开放手术组与椎弓根内固定组,每组各20例.其中传统开放手术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而椎弓根内固定组患者则采取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 椎弓根内固定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以及采取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席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对照组的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66例作为实验主体,并将抛掷骰子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住组,每组患者3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依据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该种护理方式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袁红梅;徐红;张少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9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74%(35/3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刘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式护理,分析效果.方法 随机自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选取54例新生儿,采用抽签法将新生儿分组,实施鸟巢式护理的27例新生儿纳入实验组,实施传统式护理的27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新生儿,实验组新生儿体温变化幅度、出箱时间、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家长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鸟巢式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孔祥婷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分析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患者中抽选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用药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于抗生素临床应用之中,能够有效提升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概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清龙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止喘颗粒应用在喀什地区肺涨(COPD)肺肾气虚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肺涨(COPD)肺肾气虚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止咳颗粒,对照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而治疗后,相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效果均十分确切(P<0.05).结论 止喘颗粒治疗肺涨(COPD)肺肾气虚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及发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阿依姑再丽·阿地力;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入组我院58例小儿肺炎患儿,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29例患儿行综合性护理,纳入对照组的29例患儿行常规护理.结果 对比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治愈率、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性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肺炎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曹慧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索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漏斗胸Nuss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实施Nuss术治疗漏斗胸120例患儿(在2017年3月12日~2018年3月1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 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疼痛评分(1.52±0.33)分、并发症发生率(3.33%)、术后监护时间(48.55±3.62)h、纵隔引流时间(4.11±0.85)d、纵隔引流总量(412.53±11.38)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实施Nuss术治疗漏斗胸患儿进行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郑伟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以血管穿支接力皮瓣修复.结果 13例全成活,创伤小,无需植皮,患者外形满意
作者:刘双来;王波;张先达;张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总结分析Guillain-Barre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笔者整理了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患者,回顾分析上述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四肢无力和/(或)麻木,同时存在中枢神经损害的多种表现,临床体征具有多样化特点,可累及多个神经,患者经抢救治疗后12例生存(85.7%),2例死亡(14.3%).结论 Guillain-Barre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多样,关于该病的病因目前认为两者有共同发病的病理基础.针对共同抗原的自身免疫性T细胞和自身抗体会在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均引起免疫应答导致共同脱髓鞘.对于高度怀疑患者需要实施综合诊断与综合支持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云鹏 刊期: 2018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