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分析

吴清龙

关键词:药学干预, 抗生素, 临床合理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患者中抽选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用药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于抗生素临床应用之中,能够有效提升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概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8年3月以我院手术室为探讨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10月实行PDCA循环法.统计并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手术室综合积分.结果 PDCA循环法实施后各项手术室综合评分均显著优于PDCA循环法实施前,多项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高手术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患者中抽选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用药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于抗生素临床应用之中,能够有效提升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概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清龙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内科标准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生存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而死亡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治疗成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圣涛;曾文涓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治疗策略探讨

    目的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2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6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到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完成后,相关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情况.

    作者:王美芬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轻症急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轻症急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0例轻症急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总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轻症急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降低病情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作者:王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血管性痴呆的针刺治疗研究进展

    笔者通过搜集分析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血管性痴呆的针刺治疗的研究进展,得出国内外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新现状,探讨血管性痴呆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重睑成形术在提高眼部美观满意度上的作用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性别术后重睑者的满意度,探究重睑成形术在提高眼部美观满意度上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发放眼部美观度评价调查问卷,按性别进行分组,用SPSS分析比较各组对自身眼部美观的满意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并分析影响满意度的因素.结果 手术重睑组中男性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女性(P<0.05),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男女性中不同.结论 重睑成形术在提高男性满意度的作用上大于女性,男女不同的审美标准及体象心理状况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马小睦;岳强;田昊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场消杀干预措施

    [提要]为了全面了解甲型病毒性肝炎在学流行现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对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供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防控干预措施,控制疫情,防止二代病例的出现,从而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同时为日后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爆发的有效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本文对某高校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以及相应的现场消杀干预措施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袁永芳;刘俊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通过应用不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共计125例为研究样本,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以及术后的平均恢复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仅为6.45%,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2.22%,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患者中的疗效更佳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且恢复时间短,该手术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有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探究生化检验指标中的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应用

    目的 探析生化检验指标中血清胆碱酯酶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分析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血清胆碱酯酶(CHE)参数差异.结果 分析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诊断肝硬化疾病中,通过对生化检验指标中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明确,为临床确诊与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翠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手术治疗腹横纹小切口疝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腹横纹小切口疝气的效果分析.方法 医院选取了2014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300例小儿疝气的患儿,分成实验组患儿150例和对照组患儿150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结果 经过此次观察研究对比,实验组患儿对手术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的是142例94.6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116例77.33%,其效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此次观察研究结果中显示,对实验组患儿实施的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重症肺心病伴发呼吸衰竭的50例临床抢救分析

    目的 对重症肺心病伴发呼吸衰竭的抢救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得50例重症肺心病伴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结果 从治疗效果上来看,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24/2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19/25).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检测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情况,发现实验组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但是对照组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治疗后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重症肺心病伴发呼吸衰竭病症发病快,预后效果差,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乳晕环绕切口、传统放射状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乳晕环绕切口、传统放射状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术,观察组采用乳晕环绕切口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中采用乳晕环绕切口术治疗,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朋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赫赛汀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治疗晚期乳腺癌中采取赫赛汀和长春瑞滨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涉及的数据资料,参照组行NP治疗(n=24),实验组行赫赛汀和长春瑞滨联合治疗(n=3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参照组,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赫赛汀和长春瑞滨联合治疗应用在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桑凯;易彤波;周剑;葛兰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对照组的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对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对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A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评价三组患者皮肤瘙痒治疗效果.结果 在瘙痒症状评分方面,B、C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评分明显好于A组患者(P<0.05);在瘙痒症状治疗效果方面,B、C组患者皮肤瘙痒症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老年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帮助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伐昔洛韦片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伐昔洛韦片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伐昔洛韦片0.3,每日2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DP电磁波治疗仪照射,30?min/次,1次/d,疗程均为疗程7~15天,并于用药后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8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伐昔洛韦片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加速病灶愈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等效果.

    作者:陈国卫;彭霖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检查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月经正常者24例纳入A组,月经紊乱者36例纳入B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即生育功能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性激素6项检查结果.结果 三组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通过对性激素6项检查,在月经紊乱不孕症患者中具有重要诊断意义,但在月经正常不孕症患者中效果不突出.

    作者:马晓杨;方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方法 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阿司匹林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83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对照组(83例常规药物治疗联合阿司匹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1年期间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为3.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黄选海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87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所有的患者均采取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8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