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朋
目的 讨论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这3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手术时长、肠道恢复时长、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手术时长、肠道恢复时长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刘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8%,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这次研究对象共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50例,进行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MMSE评分两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没有明显差距(P>0.05),而研究组术后1?h、4?h、12?h、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平均苏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所需苏醒时间更短,值得推广.
作者:王积义;万翠红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口服)对骨折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选取研究对象66名,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2、3各22名);实验组1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实验组2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实验组3患者采用口服的方式进行镇痛,观察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统计患者用药后的不适症状率.结果 实验组1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实验组2组和实验组3组,实验组1的不适症状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进行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注射镇痛效果佳,不适症状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湛金;潘永春;张志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骨折手术治疗患者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骨折部位感染影响因素,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在感染影响因素方面,共8例患者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21.1%,与骨折类型、手术次数、骨折时间、年龄等因素有关;在护理干预效果方面,两组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感染用药时间等对比,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更低,住院时间和感染用药时间更短(P<0.05).结论 骨折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手术感染发生率会有明显下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临床上尤其重视感染高危人群手术护理.
作者:茅丹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乳腺乳头状瘤变患者以及其癌变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从本院自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乳腺乳头状瘤变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随访资料、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光镜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上皮有程度不同的增生、镜下可见其乳腺中小导管有明显扩张、乳头溢液和乳房肿块,且癌变灶会弥散或局限分布在患者乳头状瘤变的组织当中.免疫组化结果为:乳头状瘤变为中度或重度患者以及伴癌变患者当中的Ki-67的中阳性表达会呈现逐渐递增的显著趋势.结论 当前临床上对乳腺乳头状瘤变以及其癌变进行诊断时,通常会观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形态,且Ki-67能够反映出患者增殖分化的不同状态.
作者:曹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共3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颈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患有冠心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以及冠心病是其并发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徐晓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胃大部切除术和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操作简便,对患者创伤小,应用价值高.
作者:朱保同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87例患者(2016年4月~2018年4月),所有的患者均采取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情况,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在治疗之后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8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应用补阳还五汤配合中医针刺治疗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30例患者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中医针刺进行治疗,西医组使用西药和康复锻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中风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中医针刺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蒙菊森 刊期: 2018年第78期
本文主要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骨科脊柱术后切口疼痛的定义,以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对于患者身体的严重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寻疼痛的评估方法,对患者所呈现出的剧烈疼痛加以有效治疗,特别是对于患者在骨科脊柱术后切口疼痛的一系列相关治疗措施的施行等,希望通过此类治疗办法,对于脊柱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切口疼痛实现更全面的管理,达到综合性和动态性兼顾,为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殷实;刘晓冬;倪晓辉;景海龙;杨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步态训练在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瘫患儿中随机抽取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普通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步态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下肢功能评分.结果 康复训练后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态训练对脑瘫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其下肢功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玲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比小儿手术患者在深麻醉或浅麻醉下的气管导管拔除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手术患者,根据其术后麻醉深度分为深麻醉的研究组与浅麻醉的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气管导管拔除前、后在平均动脉压与心率上发生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儿气管导管拔除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儿气管导管拔除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有着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术后深麻醉下行气管导管拔除要更加安全.
作者:毛昱翔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与护理支持应用于产妇中所取得的效果,分析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护理支持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04月01日~2018年04月01日于本院进行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产妇均自愿行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常规组40例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产妇接受系统护理支持,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产程时间、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分娩镇痛总有效率分析之中,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在产后出血、产妇产程时间分析之中,实验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实验组产后出血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产妇接受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系统护理支持,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缩短产妇产程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先碧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开展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使用及维护考核的原因及目的.方法 对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使用方式和维护方法进行相应的研究,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医疗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进行进一步的改善.结果 经过对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使用及维护考核之后,各个医疗机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做好了这方面问题的调整和完善后,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维修率得到有效地控制.结论 做好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面的工作对于是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医院日常工作的开展.
作者:谢泽阳;张铭坤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本文针对比较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所接收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溃疡性胃穿孔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为17例,占94.44%;对照组总有效为12例,占85.71%;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现并发症状概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温建;单康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分析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患者中抽选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用药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于抗生素临床应用之中,能够有效提升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概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清龙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阿加曲班用于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治疗的100例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为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持续应用.为观察组患者于第1、2天服用阿加曲班120?mg/d,48?h持续静脉注入,第3~7天服用阿加曲班20?mg,2次/d,之后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持续应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7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研究表明,阿加曲班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病情,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陈文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总结分析Guillain-Barre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笔者整理了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患者,回顾分析上述患者的相关资料信息.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四肢无力和/(或)麻木,同时存在中枢神经损害的多种表现,临床体征具有多样化特点,可累及多个神经,患者经抢救治疗后12例生存(85.7%),2例死亡(14.3%).结论 Guillain-Barre综合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多样,关于该病的病因目前认为两者有共同发病的病理基础.针对共同抗原的自身免疫性T细胞和自身抗体会在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均引起免疫应答导致共同脱髓鞘.对于高度怀疑患者需要实施综合诊断与综合支持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云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2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6例,将常规治疗应用到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完成后,相关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情况.
作者:王美芬 刊期: 2018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