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丹丹
目的 在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3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20例,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94.24±3.47)VS(80.33±4.76)]及治疗依从性[(96.43±2.46)VS(87.45±3.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景丽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评价新生儿脑损伤采取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新生儿脑损伤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30例脑损伤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取药物以及物理疗法的对照组(n=65)以及配合高压氧治疗的观察组(n=65),对比2组脑损伤新生儿发育商DQ临床疗效、NBNA评分变化情况以及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估价单项满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损伤新生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中、重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重度单项评分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损伤新生儿采取高压氧治疗整体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陆东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很多同学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对这两种的区别与联系不是很清楚,如何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是当前高中生在学习生物需要注意的一个难题.因此,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围绕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内容展开,分析这两者的异同点,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掌握好这两个知识点.
作者:沙宇鑫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以血管穿支接力皮瓣修复.结果 13例全成活,创伤小,无需植皮,患者外形满意
作者:刘双来;王波;张先达;张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阿加曲班用于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治疗的100例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为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持续应用.为观察组患者于第1、2天服用阿加曲班120?mg/d,48?h持续静脉注入,第3~7天服用阿加曲班20?mg,2次/d,之后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持续应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7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研究表明,阿加曲班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病情,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陈文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8%,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无论是各行各业,在管理工作中加强档案的保存以及管理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医院工作中,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对于保证病历档案的有效传承尤为重要.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这也是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对病案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加强医院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鑫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疼痛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常规老年髋部骨折护理方法,如:拍背、翻身、给药、排痰、功能锻炼、镇痛、安抚等.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疼痛管理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合理评估、镇痛药物的应用、多模式镇痛、个体化疼痛管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当日、术后1?d疼痛评分差异较小,术后3?d、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运用疼痛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的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巧红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通过手术访视减轻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配合体现手术访视的重要性.方法 我院从2017年8月~2018年2月疼痛科专用手术室建立以来,开展疼痛微创治疗手术300例.通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日,手术后第一天,手术后第五天到病房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访视,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结果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手术访视后,增加了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感,保证了手术过程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平稳和手术后的恢复.结论 通过对300例患者手术访视能缓解患者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信心,而且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观察能力和护理水平.
作者:廖静;何诗宇;宋贝;张雪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58例患者(2016年2月~2018年2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管理组与规范化管理组,每组各29例.其中常规管理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管理,而规范化管理组患者采取规范化管理.结果 规范化管理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得分、技能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可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与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精神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19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实践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郝云云;冯伟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3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编号顺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一般护理)和观察组19例(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进行参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精神状况、社会能力、康复程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评分中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计数具有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让患者重现积极乐观状态.
作者:傅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在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固定主班护士价值.方法 选用我院普外科护理人员,其中护理人员通过主班护士岗位精选,针对主班护士交接班情况、医嘱传达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失误出现率等多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固定主班护士模式,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护理失误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患者满意度较高,对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结论 采用固定主班护士模式,并使主班护士参与到各项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普外科护理质量,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加速患者健康恢复,提高其生活重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海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66例作为实验主体,并将抛掷骰子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住组,每组患者3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依据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该种护理方式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袁红梅;徐红;张少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死率、GCS评分以及脑梗死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其不仅可以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同时也可以促进GCS评分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鲜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比较分析乳晕环绕切口、传统放射状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术,观察组采用乳晕环绕切口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中采用乳晕环绕切口术治疗,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朋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西洛他唑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选择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100?mg的西洛他唑片,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针对志愿者体内西洛他唑片的血药浓度进行相应的测定,采用3P97药动学程度将药动学参数计算出来,并分析Cmax及AUC等水平.结果 西洛他唑片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中,AUC0-∞为(13250±3850)Ug?L-1?h;AUC0-72为(12725±3705)Ug?L-1?h,Cmax为(900.1±223.1)Ug?L-1,tmax为(4.20±1.25)h;将培达片作为对比,西洛他唑片的生物利用度F0-Tn为(103.5%±11.4%).结论 西洛他唑片在人体药动学过程中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应的参考及数据信息.
作者:符策浩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8年3月以我院手术室为探讨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10月实行PDCA循环法.统计并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手术室综合积分.结果 PDCA循环法实施后各项手术室综合评分均显著优于PDCA循环法实施前,多项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高手术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用曲美他嗪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的作用效果.方法 在2017年4月~2018年2月到本院心病科进行就诊的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用芪参益气滴丸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临床体征、症状、脑钠肽水平、心功能等来判断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的慢性心力衰竭15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有明显疗效,心脏功能明显好转,不见临床症状、体征;5例患者见效,占33.3%,症状体征有良好的趋势,心功能也可见改善;1例患者未见明显效果;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施用曲美他嗪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效果可喜,可以使心功能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亦有良好趋势.
作者:赵龙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与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重症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予以积极救治,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果 研究组心理健康评分总分、总体疗效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度重视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并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救治有效率、成功率.
作者:颜光寰 刊期: 2018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