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东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门诊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40位患者,将这24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门诊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服务模式,然后将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与护理之后的焦虑心理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SAS得分与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分别低于和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结论 将优质服务模式应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李国芳;皇甫素静;崔晶晶;郑红莉;梁秀梅;孔楠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对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74例,组别分类根据治疗方式进行,为对照组(37例)进行重建钢板的治疗,为观察组(37例)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的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在疗效上,对照组显然差于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显然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熊俊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析低位小甲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低位小切口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相应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低位小甲切口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樊金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8%,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分析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采用抗生素治疗的住院患者患者中抽选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用药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药学干预运用于抗生素临床应用之中,能够有效提升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概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清龙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总结分析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参与化疗药物配置的36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护理人员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以及防护效果.结果 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大部分人员能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并采取综合自我防护措施,所有人员中配置化疗药物期间没有出现相关损害.结论 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物过程中应强化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从多个角度实施自我防护,进而降低化疗药物对自身造成的伤害.
作者:陈云 刊期: 2018年第78期
药剂管理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剂管理担负着医院内药剂的供应、制剂、存储等多个方面,维持着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营.加强对药剂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药剂的质量和效果,保证患者的用药健康,为医院的运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药剂管理在基层医院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药剂管理的工作内容,指出了药剂管理能够有效的优化整合医院药品资源,促进医护人员合理科学的使用药品,提高了药品的利用率,促进了医院日常工作的效率的提升,是医院正常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促进医院的快速、稳定发展.
作者:沈忠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晶状体摘除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该时间段内选择4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后分别纳入对照组(小梁切除手术)和观察组(晶状体摘除术)范畴;分别治疗后观察并对比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眼压等情况均无显著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则出现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晶状体摘除术的效果良好,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叶世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讨论分析核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检测中的临床作用功效.方法 从我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397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给予CT检测,对研究组给予核磁共振检测.经过一段时期,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经过临床检测,研究组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核磁共振检查更具临床诊断符合率,有助于快速精准治疗膝关节患者疾病,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亮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于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3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采取单纯的针灸治疗,治疗组是采用牵正散加减结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20?d的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要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的总效率89%,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正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在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幅度的优于传统的单纯针灸治疗效果,对其临床的治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伍曙霞;陆素琴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对照组的7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关节镜跟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对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就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早期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下清理术进行治疗,60例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膝关节HISS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是两种手术模式术后复发率基本保持一致(P>0.05).结论 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模式来进行早期膝骨关节的治疗,其短期疗效要优于关节镜清理术,但是两者均无法对该疾病进行有效的根除.
作者:赖维剑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分析盆腔炎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及施行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结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为96.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于盆腔炎患者.在其接受住院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患者知识储备,减少疾病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郁雅芳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观察难治性高血压经三联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共80例,均给予三联疗法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血压和心率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时,联合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哌唑嗪治疗,有助于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左东辉;黄岩;吴宇欣;丁伟芬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的顺序随机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手法复位治疗,通过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发生眩晕的频次,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学差异比较.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眩晕发生频次明显下降,持续时间也有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选择手法复位与药物治疗联合的方案能够更为明显地达到控制眩晕发作的效果,在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柳;吴永强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时机选择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进行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发病超过48h以后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发病后48?h以内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平均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数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过研究表明,与延期治疗相比较,早期治疗更有利于手术的进行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徐春华;黄灿;马莱;张杰;孙海霞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西洛他唑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选择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100?mg的西洛他唑片,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针对志愿者体内西洛他唑片的血药浓度进行相应的测定,采用3P97药动学程度将药动学参数计算出来,并分析Cmax及AUC等水平.结果 西洛他唑片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中,AUC0-∞为(13250±3850)Ug?L-1?h;AUC0-72为(12725±3705)Ug?L-1?h,Cmax为(900.1±223.1)Ug?L-1,tmax为(4.20±1.25)h;将培达片作为对比,西洛他唑片的生物利用度F0-Tn为(103.5%±11.4%).结论 西洛他唑片在人体药动学过程中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应的参考及数据信息.
作者:符策浩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针灸疗法在治疗视神经萎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168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83眼)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85眼)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30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分布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76%)明显高于对照组(62.35%)(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3.7、3.8~4.3的患者比例(3.53%、18.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5%、32.53%)(P<0.05),视力4.4~4.9、>5.0的患者比例(70.59%、7.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42%、0)(P<0.05).结论 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分布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优选护理方案.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骨折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及手术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10.42±2.26)mmol/L、(7.81±1.36)mmol/L;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及手术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10.39±2.09)mmol/L、(9.24±1.52)mmol/L(P<0.05).结论 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促进骨折恢复,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张尧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消化内镜对胃息肉病变性质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2例需要进行胃息肉活检的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每例患者均行白光镜检查,将发现的息肉再行病理检查.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炎性息肉64例(78.05%),增生性息肉16例(19.51%),腺瘤性息肉2例(2.44%).消化内镜检查显示炎性息肉57例(69.51%),增生性息肉14例(17.07%),腺瘤性息肉0例.结论 消化内镜作为临床诊断胃息肉及其病变性质的主要手段,仍然存在误诊和漏诊现象,因此应该努力发展消化内镜技术,提高镜检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张成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