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本文主要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骨科脊柱术后切口疼痛的定义,以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和对于患者身体的严重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寻疼痛的评估方法,对患者所呈现出的剧烈疼痛加以有效治疗,特别是对于患者在骨科脊柱术后切口疼痛的一系列相关治疗措施的施行等,希望通过此类治疗办法,对于脊柱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切口疼痛实现更全面的管理,达到综合性和动态性兼顾,为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殷实;刘晓冬;倪晓辉;景海龙;杨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模式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门诊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40位患者,将这24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门诊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服务模式,然后将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与护理之后的焦虑心理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SAS得分与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分别低于和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结论 将优质服务模式应用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李国芳;皇甫素静;崔晶晶;郑红莉;梁秀梅;孔楠 刊期: 2018年第78期
基层医院由于意识淡薄及条件限制,在手卫生方面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够完善.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的基本情况和背后原因进行分析后,也对基层医院在感染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建议.
作者:刘继强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传统去骨瓣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本次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病死率、GCS评分以及脑梗死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去骨瓣减压术,其不仅可以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同时也可以促进GCS评分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鲜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法,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70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各35,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石膏复位护理法,研究组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等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7.14%,研究组活动质量和生活质量改善情评分分别为(29.88±7.21)、(31.11±5.76),明显高于常规组(22.03±5.21)、(25.13±3.67),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护理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和活动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章粲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在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3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20例,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94.24±3.47)VS(80.33±4.76)]及治疗依从性[(96.43±2.46)VS(87.45±3.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景丽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对水飞蓟宾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作探讨.方法 研究中选择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水飞蓟宾+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数值均见变化,但观察组患者LN、HA、PC-III、IV-C等指标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水飞蓟宾与恩替卡韦共同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张云忠;陈维燕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在儿科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诊治的消化性疾病患儿所开具的处方共计326张为研究样本,针对微生态制剂的实际使用情况实施统计分析,并分析微生态制剂使用合理与否等.结果 本次抽选的儿科326张消化性疾病诊治处方中,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共计204张(62.58%),其中治疗儿童腹泻的应用比例高,其次是肠炎;所使用的微生态制剂共计4种,使用频率高的分别是双岐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布拉酵母菌、乳酶生;本次所抽选的204张微生态制剂处方房中,单独应用微生态制剂处方共计101张(49.51%),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处方共计103张(50.49%).结论 在儿科消化性疾病的治疗中,微生态制剂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使用情况相对合理、规范.
作者:段勇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评价伐昔洛韦片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伐昔洛韦片0.3,每日2次.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TDP电磁波治疗仪照射,30?min/次,1次/d,疗程均为疗程7~15天,并于用药后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8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伐昔洛韦片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加速病灶愈合,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等效果.
作者:陈国卫;彭霖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方法 将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66例作为实验主体,并将抛掷骰子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住组,每组患者3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依据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该种护理方式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袁红梅;徐红;张少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无论是各行各业,在管理工作中加强档案的保存以及管理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医院工作中,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对于保证病历档案的有效传承尤为重要.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这也是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对病案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加强医院病案室档案的建立以及管理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鑫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比较分析乳晕环绕切口、传统放射状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术,观察组采用乳晕环绕切口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中采用乳晕环绕切口术治疗,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朋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促进产科优质护理的以及质量提升中的价值.方法 2015年开始在产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而2017年1月开始加入细节管理,因此将2016年1月~12月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月~12月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2.0%;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2.5)分,对照组为(75.2±4.0)分,差异显著.结论 在优质护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可以提升优质护理的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邢云杰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儿童骨髓移植中的护理配合及流程,分析其对骨髓移植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我院从2015年11月~2018年2月接收的10例骨髓移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例患者,对照组患由家长陪护,观察组患者由护理人员陪护,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陪护的护理措施有:层流室进行无菌护理、患儿静脉导管进行全面护理、以及对预处理和病发症进行护理.分析比较儿童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全面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位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由护理人员全程陪护,对骨髓移植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恢复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作者:曹丽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5月接诊的3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编号顺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9例(一般护理)和观察组19例(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进行参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精神状况、社会能力、康复程度上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评分中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计数具有意义(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或并发症风险,让患者重现积极乐观状态.
作者:傅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颈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共33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颈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患有冠心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以及冠心病是其并发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徐晓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本文针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方式与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所接收的84例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肺心病伴急性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为40例,占95.23%;对照组总有效为35例,占83.33%;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状出现概率,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何媛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9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9.74%(35/3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刘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制剂设备的优良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药厂制剂生产量比较庞大,制剂设备验证环节必不可少,因此,提高制剂设备验证必要性意识,探讨制剂设备验证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制剂的特殊性,分析了制剂设备当前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具体的验证必要性、方法以及程序,希望对药厂药品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作者:刘佳;郑言 刊期: 2018年第78期
目的 观察分析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考组,分别使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使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张青智 刊期: 2018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