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镇痛麻醉药物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陈勇

关键词:舒芬太尼, 芬太尼, 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镇痛麻醉药物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2016年5月~2018年1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舒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之前的30?min给予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同时在入手术室之后开放患者的上肢静脉.舒芬太尼组给予患者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以及维库溴铵等麻醉药物,而芬太尼组除了舒芬太尼替换为芬太尼药物外,其余药物一致.结果 舒芬太尼组患者在诱导后2?min(t0)时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情况显著低于手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即刻(t1)时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情况显著高于手术前与舒芬太尼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舒芬太尼组患者的围拔管期镇静评分以及躁动评分显著优于芬太尼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麻醉药物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效果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急性喉炎伴呼吸困难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喉炎伴呼吸困难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0例急性喉炎伴呼吸苦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病情评估及全面护理干预,预见性干预并发症.结果 患儿经积极护理干预,均未见并发症,痊愈住院,护理有效率为100%.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并发症,帮助患儿渡过危险期.

    作者:闻燕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联合应用治疗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择74例,组别分类根据治疗方式进行,为对照组(37例)进行重建钢板的治疗,为观察组(37例)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的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在疗效上,对照组显然差于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显然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下肢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熊俊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止喘颗粒在喀什地区肺涨(COPD)肺肾气虚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止喘颗粒应用在喀什地区肺涨(COPD)肺肾气虚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肺涨(COPD)肺肾气虚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止咳颗粒,对照组给予西药基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而治疗后,相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效果均十分确切(P<0.05).结论 止喘颗粒治疗肺涨(COPD)肺肾气虚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及发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阿依姑再丽·阿地力;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

    目的 总结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8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收治时间2015年5月~2018年5月,对照组40例全身麻醉,观察组40例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POCD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第1?d、3?d,观察组MMSE评分、POCD发生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更具有优势,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有利于降低POCD的发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黄再青;段霞光;高玲;郝春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检查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月经正常者24例纳入A组,月经紊乱者36例纳入B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即生育功能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性激素6项检查结果.结果 三组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通过对性激素6项检查,在月经紊乱不孕症患者中具有重要诊断意义,但在月经正常不孕症患者中效果不突出.

    作者:马晓杨;方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临床病理分析策略

    目的 探讨乳腺乳头状瘤变患者以及其癌变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从本院自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乳腺乳头状瘤变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随访资料、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光镜组织学检查结果.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上皮有程度不同的增生、镜下可见其乳腺中小导管有明显扩张、乳头溢液和乳房肿块,且癌变灶会弥散或局限分布在患者乳头状瘤变的组织当中.免疫组化结果为:乳头状瘤变为中度或重度患者以及伴癌变患者当中的Ki-67的中阳性表达会呈现逐渐递增的显著趋势.结论 当前临床上对乳腺乳头状瘤变以及其癌变进行诊断时,通常会观察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形态,且Ki-67能够反映出患者增殖分化的不同状态.

    作者:曹敏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儿童骨髓移植中的护理配合及流程实践思考

    目的 研究儿童骨髓移植中的护理配合及流程,分析其对骨髓移植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我院从2015年11月~2018年2月接收的10例骨髓移植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例患者,对照组患由家长陪护,观察组患者由护理人员陪护,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陪护的护理措施有:层流室进行无菌护理、患儿静脉导管进行全面护理、以及对预处理和病发症进行护理.分析比较儿童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全面护理后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位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由护理人员全程陪护,对骨髓移植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恢复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作者:曹丽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锥形束CT在口腔内科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关于口腔内科疾病采用锥形束CT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选取30例来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根尖周炎)进行研究,检查期间分别采取X线平片以及锥形束CT进行检查,评价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采用锥形束CT检查病灶的检出准确率较高,数据较之于X线检查结果略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锥形束CT方法应用于临床口腔根尖周炎疾病辅助诊疗中效果理想,成像结果清晰直观,可以为医生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袁红颖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损伤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损伤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患者8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查报告进行分析,进而对伤残等级加以评定,总结法医临床学损伤特征.结果 所选患者中,构成伤残患者49例(56.98%),未构成伤残的患者37例(43.02%).49例伤残患者中,1例(1.16%)为Ⅴ级伤残,1例(1.16%)为Ⅶ级伤残,8例(9.30%)为Ⅸ级伤残,39例(45.35%)为Ⅹ级伤残.结论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颌面部损伤患者致残率较高,但大多以轻度伤残为主.

    作者:李家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1月~2018年3月以我院手术室为探讨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10月实行PDCA循环法.统计并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手术室综合积分.结果 PDCA循环法实施后各项手术室综合评分均显著优于PDCA循环法实施前,多项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提高手术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王莉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讨论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3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这3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手术时长、肠道恢复时长、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手术时长、肠道恢复时长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刘莹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28例实践

    目的 研究与分析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实践情况.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需要进行治疗的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2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对患者的远端指固有动脉的1条分支与近端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后,随后便需要将1条指固有动脉或动脉弓与患者的离断近端的静脉相互吻合,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建立血液循环.结果 在这28例进行断指再植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坏死的情况,其余的患者均1期成活,随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长达2年,患者的再植断指均未出现萎缩变细的情况,且患者的断指的皮肤状态以及颜色均较好,断指的外观以及感觉恢复均较好,所有的基本手指活动恢复正常.结论 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实践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吕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小儿术后较深麻醉、浅麻醉下气管导管拔除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小儿手术患者在深麻醉或浅麻醉下的气管导管拔除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手术患者,根据其术后麻醉深度分为深麻醉的研究组与浅麻醉的对照组,两组各40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气管导管拔除前、后在平均动脉压与心率上发生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儿气管导管拔除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儿气管导管拔除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有着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术后深麻醉下行气管导管拔除要更加安全.

    作者:毛昱翔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为了解乌海市海南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现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海南区本地户口的中老年人,采用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大样本数据分析的方法,将海南区分为城区和农村两层,调查当地人群的人口学资料以及患膝骨关节炎的情况.结果 海南区2015~2017有效调查人群21294份,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病率26.31%,其中城区20.91%,村镇30.82%.城乡不同年龄段比较,40岁、50岁年龄段患病率村镇高于城区(P<0.05),60岁年龄段患病率村镇与城区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增长趋势.结论 (1)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多见于女性、肥胖、高强度劳动人群,村镇相关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区.(2)海南区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总体患病率随年龄增高呈增长趋势,性别、年龄、肥胖、职业、劳动强度是OA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哲;郭静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手术治疗腹横纹小切口疝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腹横纹小切口疝气的效果分析.方法 医院选取了2014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300例小儿疝气的患儿,分成实验组患儿150例和对照组患儿150例,作为此次观察对象.结果 经过此次观察研究对比,实验组患儿对手术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的是142例94.6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116例77.33%,其效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此次观察研究结果中显示,对实验组患儿实施的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锁定钢板联合PFN治疗股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体会

    大部分的股骨骨折患者都是由于外界的强大暴力因素所导致的,还有一部分患者是收到间接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主要的外力影响因素有:车祸、重物碾压、重物砸压以及火器伤等.造成股骨骨折结果的患者通常都属于粉碎性骨折,病情较为严重,且多伴有多段骨折,软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的创伤.间接因素主要有: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因素.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患肢短缩等,有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内脏损伤或者休克现象.总而言之,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具有严重威胁的疾病.

    作者:王应兵;曹志强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手足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手足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和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4.9%、97.4%,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和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84.6%、89.7%,观察组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外科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倪月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急诊重症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与对策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与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重症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予以积极救治,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果 研究组心理健康评分总分、总体疗效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高度重视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并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救治有效率、成功率.

    作者:颜光寰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肺结核治疗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肺结核治疗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2018年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相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7%较对照组83.3%明显升高,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损害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损害2例,胃肠道症状3例,神经系统症状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对病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樊姝慧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临床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行分娩的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产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综合护理,经过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出血量.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出血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 刊期: 2018年第7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