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28例实践

吕妍

关键词:离断远端, 可吻合静脉, 末节断指再植, 实践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实践情况.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需要进行治疗的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2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对患者的远端指固有动脉的1条分支与近端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后,随后便需要将1条指固有动脉或动脉弓与患者的离断近端的静脉相互吻合,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建立血液循环.结果 在这28例进行断指再植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坏死的情况,其余的患者均1期成活,随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长达2年,患者的再植断指均未出现萎缩变细的情况,且患者的断指的皮肤状态以及颜色均较好,断指的外观以及感觉恢复均较好,所有的基本手指活动恢复正常.结论 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实践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内科标准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生存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而死亡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恩替卡韦治疗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治疗成效显著,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圣涛;曾文涓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照试验证实,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肌无力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白森;赵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清肺抗支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

    目的 探讨清肺抗支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者共11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肺抗支汤治疗,比较患儿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者,给予积极的清肺抗支汤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快速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韩燕;董玉岗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中药复方丹参制剂制备工艺探讨

    目的 探讨重要复方丹参制剂制备工艺.方法 应用不同提取工艺制备重要复方丹参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样品进行测定,对比不同样品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醇提法工艺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含量均高于水提法工艺.结论 在进行中药复方丹参制剂制备工艺选择中,醇提法所得产品的丹参酮IIA以及丹酚酸B含量均高于水提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尹伟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对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对老年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透析治疗的老年尿毒症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A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患者给予腹膜透析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评分,评价三组患者皮肤瘙痒治疗效果.结果 在瘙痒症状评分方面,B、C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评分明显好于A组患者(P<0.05);在瘙痒症状治疗效果方面,B、C组患者皮肤瘙痒症治疗效果明显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老年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腹膜透析方式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帮助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在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急腹症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76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其腹部结构损伤情况以及病变部位进行观察.结果 腹部异物患者占2.63%,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占9.21%,腹部肿瘤患者占5.26%,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占32.89%,3间位结肠患者占3.95%,肠梗阻患者占23.68%,急性胆囊炎患者占7.89%,急性阑尾炎患者占9.21%,急性胰腺炎患者占5.26%.CT诊断结果显示共73例患者为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6.05%.结论 急腹症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缓解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文华波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在肝脏动脉期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 在肝脏动脉期扫描中应用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分析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疑似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患者例数100例,选择时间: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不同的扫描技术:固定延迟时间法、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对应组别名称:A组、B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肝左叶、肝右叶、脾脏、胰腺、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增强强度、肝癌与肝实质之间的CT差值数据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的肝左叶、肝右叶、脾脏、胰腺、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增强强度差异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肝癌与肝实质之间的CT差值数据指标高于A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64排螺旋CT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在肝脏动脉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较为肯定,具有操作简单的检查优势性,并且可以获得较优的动脉增强临床效果.

    作者:王昊雨;俞泽阳;史兆册;贾迎春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对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得500例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作为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使用抗菌药物明显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为三大感染部位;头孢类药物、大环内脂类药物和奎若酮类药物是使用为广泛的三大抗菌类药物;此外,抗菌药物以单联使用为主,以注射输入为主.结论 急诊内科感染性疾病的种类众多,使得抗菌药物的应用也极其的普遍.因此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尽量避免因单独使用抗菌药物而引起的病原菌耐药性[1].

    作者:董先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比较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

    目的 本文针对比较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所接收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溃疡性胃穿孔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为17例,占94.44%;对照组总有效为12例,占85.71%;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出现并发症状概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温建;单康明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的正常妊娠孕妇60例.两组孕妇均进行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确诊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孕妇的诊断结果.结果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观察组孕妇的各项超声指标同对照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子宫切口妊娠采用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可判断病情程度.

    作者:胡晓丽;李艳丽;籍霞;甄银芝;武子先;周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大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效果观察

    目的 关于心脏骤停患者应用肾上腺素(大剂量)抢救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 选取66例来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脏骤停急救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肾上腺素做抢救处理,分组后分别按照常规、大剂量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评价对心脏骤停抢救效果有积极影响的佳肾上腺素应用剂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大剂量肾上腺素抢救后,抢救成功率以及存活率等方面数据均优于常规剂量组,各项数据对比后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脏骤停患者临床急救,采用大剂量肾上腺素药物抢救效果理想,患者存活率较高.

    作者:孟军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30例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型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证型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3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病程、临床症状以及眼压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中医证型特点.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肝经实证19例(63.3%),肝经虚症6例(20%),脾肾亏虚3例(10%),心肺气虚2例(6.6%),因此,原发性青光眼与肝经存在直接关系;肝经实证眼压与症候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组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其他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肝经虚症症候积分比较于其他两组,存在差异显著(P<0.05).结论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与肝经病症有直接关系,其中中医证型表现为肝经实证经过肝经虚症转向脾肾肾亏的虚证方面发展.

    作者:田鑫康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PICC致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见性护理新进展

    当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简便、痛苦小、安全可靠等方面,在建立早产儿营养通路、肿瘤化疗等领域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受到患者及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PICC一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也伴随着静脉血栓这一危险因素.

    作者:肖冬梅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28例实践

    目的 研究与分析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实践情况.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需要进行治疗的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2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对患者的远端指固有动脉的1条分支与近端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后,随后便需要将1条指固有动脉或动脉弓与患者的离断近端的静脉相互吻合,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建立血液循环.结果 在这28例进行断指再植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坏死的情况,其余的患者均1期成活,随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长达2年,患者的再植断指均未出现萎缩变细的情况,且患者的断指的皮肤状态以及颜色均较好,断指的外观以及感觉恢复均较好,所有的基本手指活动恢复正常.结论 离断远端缺乏可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再植的实践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吕妍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考组,分别使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与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使用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张青智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阿加曲班用于治疗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经过对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治疗的100例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为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持续应用.为观察组患者于第1、2天服用阿加曲班120?mg/d,48?h持续静脉注入,第3~7天服用阿加曲班20?mg,2次/d,之后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持续应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7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研究表明,阿加曲班可以有效地治疗患者的急性脉络膜前动脉梗死病情,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其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陈文东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甜梦胶囊联合抗精神药物对精神病人失眠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甜梦胶囊联合抗精神药物黛力新对精神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50精神病且失眠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黛力新治疗,研究组联合甜梦胶囊,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一周、半个月、一个月后,观察组PSQI、SDS、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甜梦胶囊联合抗精神药物可显著提升精神病人睡眠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蔡道堂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血管性痴呆的针刺治疗研究进展

    笔者通过搜集分析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血管性痴呆的针刺治疗的研究进展,得出国内外在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新现状,探讨血管性痴呆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进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及血压达标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收缩压为(165.43±20.33)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65.20±21.21)mmHg,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为分别为(100.31±19.33)mmHg与(101.20±19.20)mmHg,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23.21±8.32)mmHg与(78.54±7.44)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达标率为86.67%(26/30),舒张压达标率为93.33%(28/30),对照组收缩压达标率为66.67%(20/30),舒张压达标率为80.00%(24/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中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沈剑;李旭东;陆翠荣;李红云;董得刚;戴生喜;赵园园 刊期: 2018年第78期

  • 对比分析用肝段切除术、胆管切开取石术对肝内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对比肝段切除术和胆管切开取石术在肝内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90例肝内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给予观察组肝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相比,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结石效果明显,制定推广应用.

    作者:赵昊冕 刊期: 2018年第7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