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急危重症患者的血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研究

永华;克依木·阿不都克力木

关键词:急危重症, 血糖, 病情严重程度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急危重症患者的血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危重症的患者120例(2017年1月~2018年2月),随后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根据血糖的水平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正常血糖组(29例)与高血糖组(91例).结果 正常血糖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死亡的情况,死亡率为13.8%,而在高血糖组患者中有44例,死亡率高达48.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的血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密切,对于急危重患者采取血糖检测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抢救率.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96例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观察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治疗期间护理方法.方法 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治疗,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等均分为两组,其中48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另外4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设置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症状恢复时间(呕血、隐血恢复正常时间,引流液变清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研究组对疾病健康知识完全掌握者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室医护人员为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治疗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大限度的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行.

    作者:江彩冰;罗锦华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乳腺B超及MRI检查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检查的准确性

    目的 探讨分析术前B超影像学检查和术前MRI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术前临床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12月我院乳腺外科手术治疗的132例乳腺癌淋巴扩散患者作为评估对象,按术前影像检查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各44例,甲组实施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术前B超影像学检查,乙组实施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术前MRI影像学检查,丙组实施腋窝淋巴结切除术术前B超和MRI影像学两种检查,统计并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病灶检出准确性情况.结果 甲组44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成功检出病理组织,其诊断准确率为70.45%(31/44).乙组4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成功检出病理组织,其诊断准确率为72.73%(32/44).丙组44例患者中有41例患者成功检出病理组织,其诊断准确率为93.18%(41/44).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开展术前B超影像学检查联合MRI影像学检查,检出准确率较好,能够实现对患者病理组织分布状态的充分有效揭示.

    作者:徐国霞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症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症4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更年期综合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为91.67%(22/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20/24),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E2、FSH、LH较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E2、FSH、LH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东伟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医护患一体化管理呼吸内科压疮高危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 针对我院的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在医护患一体化管理过程中呼吸内科压疮高位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100名呼吸内科的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将这些病人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其中的对照组采取的是压疮预防的床柜护理措施;而观察组中的病人采取的是医护患一体化管理方法.对两组病人的压疮预防措施实时情况、病人及家属对预防措施的依从性与病人发生压疮的概率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的护理人员对于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措施落实的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病人与技术的压疮预防方法的实时依从性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生压疮的概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实时医护患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对于压疮的预防措施的实时,还可以保证病人及家属对压疮预防方法的依从性,另外对于降低压疮的发生概率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在我国的临床医学中值得广泛的应用.

    作者:荆丽君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妇产科产后大出血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效果评估

    目的 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中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6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将宫腔球囊压迫应用到观察组中,将宫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应用到对照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操作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少,在治疗完成24小时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率和子宫动脉结扎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 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中采用宫腔球囊压迫的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且提升了止血率以及降低了子宫动脉结扎率.

    作者:郑红君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用于婴幼儿湿疹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应用在婴幼儿湿疹中所取得的效果,了解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应用在婴幼儿湿疹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2016年03月01日~2018年03月01日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婴幼儿湿疹患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常规组100例进行药物治疗,实验组100例行药物治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应用在婴幼儿湿疹之中,可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覃琳媛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急性脑中风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与护理分折

    目的 探讨急性脑中风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急性脑中风共有122例,时间段为2016年5月12日~2017年5月12日,常规组选择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选择急救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抢救时间为(27.12±2.36)min,相比常规组明显较短,P<0.05;两组的成功转运率、存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为(8.96±0.65)分,常规组为(7.78±0.55)分,P<0.05.结论 对急性脑中风给予急救护理路径,便于将救治效果进一步提高.

    作者:严培彩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EZ-IO骨髓腔内注射装置在院前急救中应用

    目的 分析EZ-IO骨髓腔内注射装置在院前急救中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院前急救患者共4216次.2016年5月~2017年12月,我院院前急救患者共5372次,其中使用EZ-IO骨髓腔内注射装置开通骨髓腔内通路患者206次.结果 使用后,骨髓腔内注射使用率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后不能建立通道对象、骨髓腔输液通路的输液通路建设时间分别为(3.4±1.2)min、(2.3±1.1)min,低于使用前(4.2±1.2)min、(3.7±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Z-IO骨髓腔内注射装置提高院前急救中骨髓腔内通路使用率,缩短了通路建设时间.

    作者:张威;孙明;姚成州;吴超;赵春云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比较.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3月~2017年2月9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高剂量25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低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肌瘤病灶缩小效果;病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瘤体体积;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子宫肌瘤病灶缩小效果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病灶消失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瘤体体积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瘤体体积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确切,在低用量情况下同样可保持良好疗效且安全可靠,经济性高.

    作者:初海鹏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骨质疏松症与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剂用药规律比较分析

    目的 探析骨质疏松和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 本文有关中医治疗的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统计方剂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中医治疗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 数据资料显示,治疗骨质疏松的方剂为120首,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方剂共113首,分析治疗骨质疏松以及骨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以及药物搭配等.结论 探析骨质疏松和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方剂的用药规律可为以后的治疗新方剂提供指导的意义,为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于秀丽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健脾生血颗粒用于3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健脾生血颗粒治疗3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68例轻中度缺铁性贫血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硫酸亚铁治疗(对照组34例)及健脾生血颗粒治疗(观察组34例),对比两组患儿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患儿(82.4%)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患儿有大便次数增加这1例(多2次);对照组患儿有恶心呕吐者2例、黑便者1例.上述不良反应均在后续观察期间自行消失,未影响患儿继续治疗,且程度轻微,因此未做统计.结论 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程婷婷;洪如会;王和林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气道管理和可视化麻醉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在气道管理与可视化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临床本科见习生传授与气管插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FOB辅助下进行当场演示,采用理论测试、视觉模拟评分与满意度问卷调查方法评估教学效果,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得效果对比.结果 和传统教学模式组学生相比较,FOB教学组实习生第二次测试成绩、VAS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B组实习生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73.3%,组间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FOB应用于麻醉课程教学中,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谭毅;熊威威;梁萌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针对肺结核病的易复发性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针对肺结核病的易复发性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其中规律服药疗程结束嘱其停药患者共6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比较患者随访3年后的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针对肺结核疾病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肺结核的复发率,具有积极的护理意义,值得重视.

    作者:任轺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人性化护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人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其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效果.

    作者:陆巍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50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等量的原则选取来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各25例.其中低剂量组患者在采取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剂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而高剂量组患者在采取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剂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率、辅助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脑室内出血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相当,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合适的药物剂量进行治疗.

    作者:屈林林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调查分析产妇产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 对影响产妇产后接受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初产妇分娩后患者,共100例,均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将整个治疗过程详细的记录下来,并对其治疗依从性与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对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产妇产后接受盆底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极大的提高认知程度,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可以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提高.

    作者:朱敏;樊佳慧;唐小美;潘娇云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医学高职高专急救医学教学的改革及实践研究

    目的 研究医学高职高专急救医学教学的改革及实践.方法 选择某高职学校大专学员40名,随机将40名学员分成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带教,观察组通过教学改革后实施三级医生教学制度,实习后,根据调查问卷,比较2组考核结果.结果 观察组学员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医学高职高专急救医学教育改革教学方法以后,为学员实施三级医生教学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与学生主动积极性.

    作者:刘成龙;韦芳;殷唯杰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心理治疗用于不孕不育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心理治疗在不孕不育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心理治疗.结果 在接受不同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显著的下降,且实验组效果更为明显,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均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受孕情况,可得实验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参照组,(87.50%VS62.50%,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不孕不育患者联合实施心理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妊娠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小玲;张无瑕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其人性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郎淑杰;刘巍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对比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复方萘普生(栓剂)应用于早期人工流产的有效性、安全性

    目的 探究早期人工流产患者运用盐酸奥布卡因与复方萘普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2例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人工流产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盐酸奥布卡因治疗)和对照组(复方萘普生治疗)各56人.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8.93%)相比,观察组存在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P<0.05).结论 早期人工流产患者运用盐酸奥布卡因与复方萘普生治疗的临床价值均较显著,但相比于复方萘普生治疗,盐酸奥布卡因存在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艾比拜·艾则孜;哈丽旦·阿不都克力木 刊期: 2018年第6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