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松;张娴;郑红梅;李发有;姚翔媚
目的 分析RECQL4基因在肺癌中表达,初步功能及其与患者临床参数和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RT-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RECQL4基因在正常肺、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组织芯片免疫染色方法定量分析97例肺癌患者RECQL4蛋白的表达.RECQL4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表达与临床参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生存预后间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和Kaplan-meier分析,并通过更大样本数据库对结果 进行验证.采用MTS实验分析REC-QL4基因的初步功能.结果在肺癌中RECQL4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现高表达状态(P<0.01);RECQL4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P=0.01)和肿瘤大小(P=0.025)显著相关;RECQL4低表达患者预后显著优于高表达患者(P<0.05);而且,RECQL4表达在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P<0.001)中是一个不利因素,而在肺鳞癌中RECQL4表达对患者总生存期没有影响(P=0.24).初步功能数据发现,RECQL4基因明显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是一个潜在癌基因.结论 RECQL4是一个明显的候选癌基因和肺腺癌不良预后潜在标志物.
作者:张洁;张培先;邓磊;王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HUA)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布朗山地区6个村寨的511例布朗族居民(男217例,女294例)痛风及HUA的患病情况.结果 调查人群中HUA总患病率为34.38%(175/509),HUA标化后患病率为36.37%,其中男性为47.00%,女性为25.00%,痛风总患病率为9.39%(48/511),痛风标化后发病率为10.47%,其中男性为16.13%,女性为4.42%,男性HUA和痛风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抽烟、饮酒、有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合并慢性疾病、食用豆荚类食物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抽烟、饮酒、有家族痛风史、家族高尿酸史、合并慢性疾病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食用豆荚类食物是HUA的保护因素.结论 云南布朗山地区布朗族人群HUA和痛风患病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改良布朗族生活及饮食中不良因素、改善当地医疗水平,可有助于防治当地HUA及痛风.
作者:晋松;张娴;郑红梅;李发有;姚翔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检测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32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144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以及50例健康者.检测血清TK1、TPOAb及TgAb水平,比较在各组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价三者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组TK1、TPOAb和TgAb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单项检测TK1、TPOAb和TgAb的Cut-off值分别为2.65 pmol/L、28.63 IU/mL和96.12 IU/mL;TK1的特异性、诊断符合率以及曲线下面积(AUC)高于TPOAb和TgAb(P<0.05).联检阳性预期值Y的Cut-off值为0.683,在灵敏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和AUC上均高于各单项(P<0.05).结论 单项TK1检测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上优于TPOAb和TgAb;三者联检可提高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
作者:程田;唐振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尿可溶性CD163(sCD163)在慢性移植肾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肾活检标本30例和正常肾组织10例做对照,同时收集尿液标本;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即ELISA法定量检测尿液可溶性CDl63水平;用Masson染色法评估肾活检组织的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活检组织中CD163(标记M2型巨噬细胞)和SM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与患者血肌酐(Cr)、活检组织中CD163和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慢性移植肾肾损伤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移植肾组织中的CD163和SMA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随着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尿可溶性CD163水平和肾组织中CD163的表达逐渐增多,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也逐渐升高(P<0.05);患者尿可溶性CD163水平与移植肾组织中CD163的表达和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 CD163+的M2型巨噬细胞可以促进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引起患者肾功能不全,尿可溶性CD163可以作为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杨迷玲;徐宪伟;张果;曲青山;杨金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新活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氧疗、原发病治疗、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持续静脉泵入.两组疗程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T);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平均压(MPAP)、肺功能指标(TLC、FVC、FEV1/FVC);检测治疗前后NT-proBNP、血管生成素-Ⅱ(Ang-Ⅱ)、和肽素、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PASP、MPAP、TLC、FVC、FEV1/FVC、NT-proBNP、Ang-Ⅱ、和肽素、5-HT及6-MW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ASP、MPAP、肺功能指标、NT-proBNP、Ang-Ⅱ、和肽素、5-HT及6-MWT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CPHD病情程度与血浆和肽素、5-H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CPHD患者病情越重,血浆和肽素、5-HT水平越高.结论 新活素能有效降低5-羟色胺、和肽素水平,降低肺动脉高压,迅速缓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状况.
作者:刘雪莲;刘艳洁;白洁;李敬;扈晓霞;郑群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血清中尿酸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5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25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中hs-CRP、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左房内径(LA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酸、hs-CRP、LVEF、LAD、年龄及应用β-blocke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年龄、LVEF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尿酸是直接参与了心房的重构过程,或者只是代表了氧化应激或炎症反应过程的一个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高达;周建庆;林海燕;徐光泽;王自成;王圣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耐药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至2018年3月以来139例成人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药敏资料、治疗情况.结果 139例患者中,检出产ESBLs菌株共27例,且其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组,其中对于青霉素类、氨曲南耐药率为100%,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耐药率>85%.单因素分析显示,实体瘤、近3个月内留置深静脉导管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及近3个月留置尿管的患者在产ESBLs组中的比例高于非产ESBL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近3个月留置深静脉导管或PICC,以及留置尿管是ESBLs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经验性治疗选用碳青霉烯、头孢哌酮舒巴坦有效率较高.对于产ESBLs菌株,第三、四代头孢或喹诺酮类临床疗效较差.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严峻,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尿管是产ESBLs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碳青霉烯及酶抑制复合剂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有效选择.
作者:巴俊慧;李文娟;王艳红;石云锋;罗进梅;吴本权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验证miR-98可抑制肺癌患者B10细胞IL-10的表达.方法 收集肺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各10例,分离培养CD19B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检测B10细胞数,RT-PCR检测B10细胞miR-98和IL-10mRNA的表达,制备miR-98脂质体及建立肺癌小鼠模型,观察miR-98脂质体对小鼠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肺癌组外周血B10细胞miR-98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 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10细胞miR-98与IL-10 mRNA间存在负相关.结论 在miR-98高表达的环境下,B淋巴细胞IL-10表达降低,对荷瘤小鼠应用脂质体包埋miR-98能减慢肺癌生长.
作者:何锦园;陈雪霞;胡柳;黄邵洪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清补地龟汤治疗气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CKD)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气虚湿热型CKD 3期患者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清补地龟汤口服;比较6个月后两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SC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eGFR、24 h UP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有效率90%,对照组6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补地龟汤能够延缓气虚湿热型CKD 3期患者肾脏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孟元;王悦芬;陈东;王雨;赵文景;张炳厚;吕翠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手段联合应用治疗对Ⅱ型肝胆管结石病的影响.方法 把Ⅱ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成A、B、C 3个治疗组,每组30例.A组行常规手术+胆道镜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3组患者术后胆道镜次数、治疗后结石取净率、1年内结石复发率、再手术率及疗效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治疗及随访,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3组术后胆道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石取净率、1年内结石复发率、再手术例数及疗效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手段联合应用治疗Ⅱ型肝胆管结石病有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待增加治疗量,进一步观察总结.
作者:潘孟;俞渊;李敏朋;许斌;廖轲;范芳;潘壮;朱继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研究伴有椎动脉闭塞的神经科住院患者,探讨其患侧与健侧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 纳入脑血管造影(DSA)显示单侧椎动脉颅外段闭塞者48例(颅外组)、颅内段闭塞者39例(颅内组),取同年龄组DSA阴性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采用TCD及CDFI检测,记录双侧椎动脉管径、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或血管阻力指数(RI).结果 颅内组、颅外组患侧椎动脉管径、PSV低于健侧,也低于正常组(P<0.05);颅内组患侧椎动脉PI高于健侧、正常组及颅外组(P<0.05),颅外组低.颅内组、颅外组健侧椎动脉PSV大于正常组(P<0.05),颅外组高.结论 通过CDFI与TCD的联合诊断可以客观评价椎动脉颅外段或颅内段闭塞患者患侧和健侧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性变化,从而快速有效地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证据,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张莹;刘红英;徐洁;刘卫彬;高庆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各孕期D-Dimer、FIB的参考区间,探讨D-Dimer水平在静脉栓塞及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孕妇2176例,育龄非孕妇80例,静脉栓塞8例及产后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75例.按孕龄分为早孕(890例)、中孕(641例)、晚孕组(645例).采用P95表示D-Dimer参考区间的单侧上限,采用P2.5~P97.5表示FIB参考区间的上下限.通过参考区间评估8例静脉栓塞和75例产后出血的D-Dimer、FIB水平,验证本研究建立参考区间的有效性.利用ROC曲线评价及分析D-Dimer、FIB水平在产后出血的诊断效率,并确定佳cutoff值.结果 各孕期D-Dimer参考区间单侧上限分别为0.77,1.72,2.44μg/mL.各孕期FIB参考区间分别为2.79~5.38,2.85~5.77,3.02~6.02 g/L;采用上述参考区间评估8例静脉栓塞的D-Dimer、FIB水平,D-Dimer均为阳性结果.D-Dimer水平为2.55μg/mL作为预测产后出血的佳cutoff值.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孕妇凝血功能参考区间,提高了凝血功能在妊娠期的应用价值;D-Dimer为2.55μg/mL对产后出血有预测价值.
作者:樊凤娇;吴秉毅;杨辉;郭跃文;吕伟标;宋睿;于新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异构体CYP3A4*1G基因多态性对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芬太尼用药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173例,通过术前外周血PCR和测序评估CYP3A4*1G的基因分型,对比CYP3A4*1G突变(突变组)和野生型(野生组)患者其术中芬太尼用药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用于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初次镇痛时间和术后24 h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在所有173例患者中,CYP3A4*1G变异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191,其中突变组共61例,野生组共112例.其中突变组术中使用的平均芬太尼药物总量显著低于野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62,P<0.001),突变组患者术后初次追加镇痛时间显著高于野生组(t=7.279,P<0.001),且突变组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显著低于野生组(t=13.847,P<0.001),突变组在术后2、4和8 h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野生组(P<0.05).结论 CYP3A4*1G基因多态性在老年直肠癌手术麻醉中与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密切相关,CYP3A4*1G遗传多态性可能是导致患者对芬太尼镇痛反应的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礼;曾剑锋;侯本超;刘伟成;占燕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主要周围神经组织病变.许多研究表明它发生在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之前,其受累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视锥视杆细胞等发生损伤和死亡,是终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DR已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神经生长因子前体蛋白(proNGF)能与其凋亡受体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结合,对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介导细胞凋亡.研究证实,proNGF在DR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文现就proNGF及其受体p75NTR在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细胞病变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周琳琳;杨晓春;梅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血管生成样蛋白2(ANGPTL2)水平变化对胃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ANGPTL2表达水平,分析ANGPTL2含量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同时,分析GES-1、N87、SGC7901、BGC823、PAMC82胃细胞株中ANGPTL2的表达情况.过表达/沉默ANGPTL2后,MTT与Transwell试验检测ANGPTL2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 肿瘤恶性程度越高,ANGPTL2的表达水平也越高;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GES-1相比,N87、SGC7901、BGC823、PAMC82胃癌细胞株中ANGPTL2的蛋白水平均呈较高水平(P<0.05);过表达ANGPTL2后,PAMC82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增强,而沉默ANGPTL2,其增值、侵袭能力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PTL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更高,且恶性程度越高ANGPTL2表达越高.其能加速胃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可作为临床治疗靶点之一.
作者:刘展;唐艳;李云涛;李世红;刘雁军;庞宇;古建辉;成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发挥免疫调节、细胞保护及抗纤维化的作用.其中MSCs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可能是其旁分泌的各种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参与.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就MSCs的旁分泌作用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小丽;王炎;朱钟慧;田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艾拉莫德(Iguratimod,T-614)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NOD小鼠)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血清细胞因子IL-17、IFN-γ水平的作用,探讨艾拉莫德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周龄雌性NOD小鼠18只,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艾拉莫德1组、艾拉莫德2组;10周龄雌性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于实验第0天始,1组每只小鼠予10 mg/kg艾拉莫德灌胃治疗;2组予30 mg/kg艾拉莫德灌胃治疗;模型组和对照组每只小鼠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灌胃,每天灌胃1次,每2天测量1次小鼠进食量、饮水量、体重,直至鼠龄16周停止.16周龄时处死小鼠,眼球取血分离血清,ELISA测定血清中IL-17、IFN-γ水平,取颌下腺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评估各组小鼠外分泌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组IL-17在血清中水平显著减低(P<0.01);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饮水量显著减少,进食量及体重明显增加(P<0.05);与1组比较2组颌下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有减轻.结论 艾拉莫德能减轻外分泌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具有显著降低NOD小鼠血清IL-17水平,且随着剂量增加,效果更明显.艾拉莫德对模型小鼠外分泌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以及改善外分泌腺功能.
作者:吴晓畅;王领;张娜;赵福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也常累及实质器官,其中肺部受累是较常见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pSS-PAH)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主要以呼吸困难为主,因其症状的不特异性,很多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就诊不及时,发现时肺动脉压基线较高.本文主要介绍干燥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目前研究现状及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作者:张頔;肖卫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YY1基因在不同表达水平下对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转染YY1的J82细胞设为YY1增强表达组,选用靶向YY1序列的shRNA导入J82细胞设为YY1沉默组,并设定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YY1转染效率.以MTT、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增强组的YY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01),空白组YY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沉默组(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YY1增强表达组在培养24 h、48 h和72 h后的吸光度均高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P<0.05).24 h后空白组和YY1沉默组的吸光度无明显区别(P>0.05).48 h和72 h后空白组吸光度明显高于YY1沉默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YY1沉默组的细胞计数明显小于空白组和YY1增强组(P<0.05),空白组和YY1增强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沉默YY1基因后可明显减弱J82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以YY1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有望成为针对该肿瘤的基因治疗新方法.
作者:刘翔;耿和;吴宗林;施华娟;张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活动性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经MRI诊断的55例AS患者的101个活动期骶髂关节和31例AS患者的60个静止期骶髂关节的CDUS检查资料,对比两组骶髂关节的血流显示、血流分级、血流阻力指数(RI)、关节内血流、关节外血流、动脉血流、静脉血流、舒张期正相及反相动脉血流等血流指标,比较各指标单独和联合诊断活动期骶髂关节炎的价值.结果 两组间血流显示率、血流分级、静脉血流、关节内血流、RI等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两组间RI、静脉血流、血流分级三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三项指标单独诊断活动期骶髂关节炎的ROC曲线,以RI=0.625为临界值诊断的价值高,敏感度82.4%,特异性82.9%;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诊断任一指标的AUC,敏感度为91.9%,特异性82.9%.结论 CDUS可通过骶髂关节血流RI、血流分级、静脉血流等指标为AS患者骶髂关节炎活动性提供诊断依据,以RI单独诊断价值高,若联合应用三项指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漆家高;张馨月;郭道宁;邹晓攀;邹晋梅;何瑜;周孟君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