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封堵术改善房间隔缺损患者的远期疗效

林勇;唐恬恬;孙鹏涛;宋光辉;钟锐;陈秋雄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右心功能, 右心结构
摘要: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成功施行封堵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70例.治疗组48例,采用封堵术治疗+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常规治疗.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技术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年内各时间点右房、右室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结果:结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RAEDd、RAEDdd、IVC、RVEDd、RVEDdz、RVEDdc、PASP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各指标存在线性关系与交互作用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指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RIMP、RVEF、TAPSE、FAC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各指标存在线性关系与交互作用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封堵术后患者右房、右室逐渐缩小,右心室功能逐渐恢复,因观察时间较短,其稳定性难以评估,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非手术患者右心结构与功能缓慢变差,应及早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紫杉醇药物化疗对合并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电损伤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威胁.紫杉醇的抗肿瘤活性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临床应用已超过20年[1].广泛应用于食管癌、胃癌、肺癌、卵巢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多种肿瘤[2].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微管解聚,从而阻断肿瘤细胞复制,终发挥其抗肿瘤的作用[3].据统计,有高达16%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目前国内外对于合并糖尿病这一危险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接受紫杉醇药物后产生的心脏毒性作用研究尚少.本实验拟通过比较合并糖尿病的肿瘤患者和不合并糖尿病肿瘤患者接受紫杉醇等药物化疗后的QT间期(QTc间期)和心率变异性(HRV),评估当前临床常用紫杉醇药物对心脏电生理活动的毒性作用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否会加重紫杉醇药物的心脏毒性,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王蕊;杜晓峰;罗宙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sLOX?1和瘦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sLOX?1和瘦素与代谢综合征(MS)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8例MS患者作为MS组,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5例作为对照组(NNS组).采集空腹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sLOX?1和瘦素水平,同时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MS组较NMS组sLOX?1和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进一步比较不同性别之间sLOX?1和瘦素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OX?1和瘦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均与腰围、TG、SBP、DBP呈正相关关系,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瘦素与年龄、FPG存在正相关关系,而sLOX?1与年龄、FPG则不相关.结论:sLOX?1浓度升高可能早期预测MS患者的内皮损伤,联合瘦素指标可更准确的反映内皮功能障碍,是对MS进行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的重要因子.

    作者:丁玉静;邱丽君;徐晨;苏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利用Masson染色联合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对严重骨关节炎骨赘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利用Masson染色联合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建立骨关节炎骨赘的病理分类系统.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招募符合排除/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手术获得膝骨关节炎骨赘标本,对骨赘标本行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以及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进行病例分类,评估病理分型系统与上述WOMAC评分及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的一致性.结果:共有31例研究对象,101例骨赘样本纳入研究.骨赘可分为A型4.9%,B型4.0%,C型26.7%,D型骨赘64.4%.骨赘组织学分型与WOMAC评分一致性较好(χ2=0.108,P=0.947),骨赘组织学分型与影像学分级一致性较好(χ2=3.205,P=0.201).结论:建立了骨关节炎骨赘的病理分型系统,其中A、B型为早期骨赘表型,C、D型为中晚期骨赘表型,上述分类有助于骨关节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作者:李鹏;王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腔镜采集大隐静脉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腔镜大隐静脉采集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对肥胖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中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肥胖的患者共153例,腔镜大隐静脉采集术组81例,桥式切开大隐静脉采集术(standard bridging technique,SBT)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大隐静脉采集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中期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大隐静脉损伤程度及近中期愈后(P>0.05)无统计学差异;与SBT组比较,EVH组血管桥采集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较短(P<0.05),且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腔镜大隐静脉采集术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低,近中期愈后和桥式切开大隐静脉采集术相比无明显差异,是肥胖患者大隐静脉采集的一种值得信赖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怡轩;陈思;刘金平;刘隽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在小型膝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应用于各种小型膝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小型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收肌管阻滞组(AC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CB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注入0.5%罗哌卡因20 mL.在术后4、8、12、24 h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肢膝关节部位的静息状态及被动屈膝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同时记录术后24 h下地步行5 m的患者人数,使用哌替啶的次数及总量、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等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ACB组术后4、8、12 h的静息疼痛和活动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 h两组患者均能下床行走5 m,对肌力无明显影响.对照组有4例术后因疼痛需使用镇痛药,其中1例发生恶心呕吐.结论: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应用于小型关节镜手术术后,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对肌力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国慧;耿智隆;冯学亮;张永成;李玉娟;陈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HIP基因rs1828591、rs12504628与新疆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HHI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33例维吾尔族COPD患者为病例组,292例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标本DNA,运用iMLDR分型技术检测HHIP基因rs1828591、rs12504628位点多态性.结果:在对照组和COPD患者中rs1828591、rs12504628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2种单体型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rs1828591、rs12504628位点基因型与肺功能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1828591、rs12504628位点可能不是新疆维吾尔族COPD易感基因位点,rs1828591、rs12504628位点基因型与肺功能FEV1%预计值有关.

    作者:任侠;关键;张中宏;成芳娟;马程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小板反应蛋白?1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

    目的:评价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对MHD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长期规律透析的MHD患者,随访观察2年,定期检测患者血中TSP?1水平和临床及炎症相关指标水平.根据TSP?1水平不同,分为三组,比较组间上述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法分析TSP?1水平与炎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同时观察2年间入选患者的预后转归状态,利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及对秩数检验测定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计算风险指数HR值及95%可信区间CI值.结果:TSP?1高水平组患者血中血脂及反应体内炎症状态相关指标均高于TSP?1低水平组(P<0.05),TSP?1水平和血脂及炎症指标间呈正相关.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SP?1高水平组及中等水平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TSP?1低水平组.校正年龄、血脂、白蛋白及血白蛋白等因素后,进一步行Cox风险模型分析结果示,TSP?1高水平的患者HR明显高于TSP?1低水平组(P<0.001),表明体内高水平表达的TSP?1提示预后不良.结论:血清TSP?1水平与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且能作为判断MHD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文琴;曹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效果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活动性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行T?SPOT.TB试验的住院患者975例,对其临床资料与相关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该试验区分活动性结核的佳阈值.结果:T?SPOT.TB试验结果显示,非活动性结核患者组(n=793)的阳性率为29.26%,活动性结核患者组(n=182)则为91.21%,表明该试验在活动性结核检测中有显著作用(P<0.001).T?SPOT.TB试验的检测敏感度为0.912,特异度为0.707,综合而言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对检测阈值进行优化发现当ESAT?6抗原刺激后斑点数阈值为11,CEP?10抗原刺激后斑点数阈值为9时,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的检测效能为高.结论:T?SPOT.TB试验对活动性结核诊断效果较好,并可进一步对检测阈值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临床.

    作者:陈定强;杨羚;向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靶向Bmi?1基因RNA干扰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及顺铂敏感性的作用

    目的:研究Bmi?1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侵袭、耐药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Bmi?1 siRNA转染食管癌细胞Eca9706,采用Westen?blot、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并检测顺铂耐药性的改变.结果:Bmi?1 siRNA转染食管癌细胞Eca9706后,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且顺铂耐药性显著下降.结论:Bmi?1基因具有促进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的作用,并促进顺铂耐药的作用.

    作者:王淼舟;张弢;刘辉琦;赵君慧;李国元;王树燕;陶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细胞损伤恢复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肝细胞损伤恢复中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1)培养原代肝细胞及BMSCs并鉴定;(2)建立损伤肝细胞模型;(3)MTT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肝细胞增殖情况;(4)加入BMSCs、bax抑制剂、BMSCs+bax抑制剂进行共培养,采用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TGF?β1、bcl?2、bax等指标.结果:(1)BMSCs+HGF共培养组中的OD值明显高于BMSCs或HGF单独联合培养组(P<0.05),BMSCs与HGF单独共培养组之间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它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bax1抑制剂共培养组与BMSCs共培养组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Bax?1共培养组的OD值与BMSCs或bax1共培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Western?blot法及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提示TGF?β1、bax在bax1抑制剂共培养组与BMSCs共培养组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MSCs+Bax?1抑制剂共培养组与两者单独共培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l?2结果与前两者相反.结论:BMSCs在肝细胞损伤恢复中能促进肝细胞增殖,BMSCs促进肝细胞增殖通过调节TGF?β1/bcl?2(bax)这个信号通道减少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徐土炳;李莉;罗兴迪;帅领;赖洁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的187例IIP患者,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118例(IPF组),除IPF外的其他类型IIP 69例(nIPF?IIP组)两个亚组,其中nIPF?IIP组包括NSIP 30例,COP 29例;RB?ILD 10例.对照组68例,为男38例,女30例.收集患者及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BALF及血清中I型前胶原(PCI)、Ⅲ型前胶原(PCⅢ)、人上皮细胞衍生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人γ干扰素诱导的蛋白?10(IP?10)的含量,对所测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PF患者组及nIPF?IIP组的BALF和血清中PCⅢ含量(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ALF:4.65±0.06,2.90±0.40 vs.1.31±0.16,均P<0.05;血清:11.49±0.98,3.37±0.16 vs.1.98±0.09,均P<0.05)在IPF患者组升高尤为明显.而3组间BALF和血清中PC I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ALF中ENA?78含量(ng/mL)在IPF组和nIPF?IIP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17.85±0.44,18.89±0.45 vs.14.86±0.63,均P<0.05;),但在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39).而BALF中IP?10含量(ng/mL)在IPF组和nIPF?IIP组均较对照组降低(0.25±0.01,0.21±0.01 vs.0.35±0.03,均P<0.05),且在nIPF?IIP患者的降低幅度较IPF患者大(P=0.040).BALF中ENA?78含量与IP?10含量负相关(r=-0.378,P=0.02).而血清ENA?78及IP?10变化不明显.结论:IPF患者较nIPF?IIP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胶原代谢异常;IPF和nIPF?IIP患者肺脏的血管生成活性均增加.

    作者:张曙;代华平;王同德;班承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脏破裂的防治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尽管发生率较低,但是病死率极高,并且是ACS患者院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2].CR死亡具有突发性,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医疗矛盾.因此,早期识别CR高危患者,对高危患者加强临床诊治及护理管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CR发生率;同时针对CR高危患者加强医患沟通,也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为提高对CR的认识,本文针对ACS合并CR的流行病学情况、机制、临床危险因素及防治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陈卫强;张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厦门、深圳及广州鼠形动物脑组织标本基孔肯雅病毒携带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厦门、深圳及广州的鼠形动物脑组织标本基孔肯雅病毒(CHIKV)的携带情况,分析鼠形动物作为人类CHIKV宿主和潜在传染源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厦门、深圳及广州(白云区、越秀区)部分居民区、城市公园、医院、农贸市场、学校捕获鼠形动物,无菌采集其脑组织样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CHIKV.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鼠形动物1092只2目2科3属7种,家鼠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鼠以黄毛鼠为优势鼠种,共获1092份脑组织标本,RT?PCR方法未在采集的脑组织标本中检测出CHIKV.结论:厦门、深圳及广州鼠形动物作为CHIKV宿主和传染源的可能性小.

    作者:霍舒婷;莫云;师永霞;熊益权;李东亮;邱旻;郑雪燕;陈少威;蒋丽娜;陈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应用

    目的:探讨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招募南京地区4家综合医院2014年3-7月肾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临床确诊的CKD患者共205例,采用ACE?R评估其认知功能,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NC?NCDs组(89.18±4.80)、Mild?NCDs(77.28±5.80)组和Major?NCDs组(55.90±10.90)之间ACE?R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28,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ACE?R(AUC=0.944,P<0.01)对Mild?NCDs患者的识别能力显著优于MMSE(AUC=0.777,P<0.01);(3)ACE?R总分区别NC?NCDs和Mild?NCDs患者佳截断值为83/84(敏感度88.00%,特异度85.90%,约登指数0.739),区别Mild?NCDs和Major?NCDs患者佳截断值为71/72(敏感度89.70%,特异度96.10%,约登指数0.858).结论:ACE?R对CKD患者认知损伤不同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同时可有效识别早期轻度认知功能损伤,适合临床推广用于CKD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与研究.

    作者:韦存胜;余艳华;俞晓蓉;李军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RHGAP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ARHGAP4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析ARHGAP4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ARHGAP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明显升高.其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T分类,N分类,远处转移及生存时间密切相关(P<0.05).结论:ARHGAP4过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标记物的潜能.

    作者:徐学虎;徐远东;祝梓原;黎淑玲;吴小兵;刘学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室内燃煤PM2.5对卵蛋白诱导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作用

    目的:探讨室内燃煤PM2.5对卵蛋白(OVA)诱导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作用及其对肺组织病理改变.方法:将4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OVA、PM2.5、PM2.5+OVA 4组,通过气管滴注分别予以生理盐水、OVA(15μg/mL)和(或)PM2.5(2.5 mg/mL)混悬液200μL,2周/次,共4次.末次染毒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炎性细胞的分布、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右上肺组织做HE染色及电镜切片.结果:PM2.5+OVA组炎性细胞较Control组增多(P<0.05),主要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为主;HE染色镜下见Control组炎性细胞浸润较少,PM2.5组及OVA组炎性细胞中等量浸润,PM2.5+OVA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Control组未见异常,OVA组可见有大量即将脱落细胞,局部可见II型细胞破损,PM2.5组可见内皮细胞广泛水肿,肺泡间隔可见大量纤维,PM2.5+OVA组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器大量破坏,基底膜厚度不均,气血屏障结构不清晰;PM2.5+OVA组IL?4与Control组、OVA组及PM2.5组间均有差异(P<0.05),IFN?γPM2.5+OVA组较Control组有差异(P<0.05),IL?4与IFN?γ呈负相关(r=-0.358,P<0.05).结论:室内燃煤PM2.5加重OVA诱导的哮喘大鼠气道炎性细胞浸润及病理性改变.

    作者:李克彬;许洁;刘修艳;杨雪松;唐寅;庹芳旭;俞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脂多糖经TLR4介导Cx43的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多糖对膀胱癌细胞株Cx43和TLR4蛋白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5637细胞,在LPS刺激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癌5637细胞中TLR4和Cx43蛋白的表达,通过CCK?8检测5637?control组和5637?LPS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637?control组、5637?LPS组和5637?LPS+顺铂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LPS刺激下,膀胱癌5637细胞中的Cx43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而5637?LPS组(LPS,2μg/mL,24 h)中TLR4及Cx43的表达均较5637?control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3).CCK?8结果显示,在LPS刺激下,5637?LPS组随着时间(0、1、2、3 d)的增加,细胞的增殖较5637?control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637?control组和5637?LPS组凋亡率分别为(8.3±1.58)%和(7.8±2.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而5637?顺铂组凋亡率[(60±4.35)%]较5637?顺铂+LPS组[(52±6.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在LPS刺激下,膀胱肿瘤细胞可能通过提高TLR4和Cx43的表达来介导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监视.

    作者:迟强;艾晓林;王志勇;马光;刘英;徐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克罗米芬抵抗的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克罗米芬(CC)抵抗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并进行CC促排卵治疗的PCOS患者共145例,根据患者对CC治疗的反应性将患者分为两组:CC抵抗组,共32例;CC有反应组,共113例,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特征.结果:CC抵抗患者体重、体质指数(BMI)、舒张压及多毛评分均显著高于CC有反应组(P<0.05);CC抵抗组双卵巢窦卵泡总数、C反应蛋白(CRP)、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显著多于CC有反应组(P<0.05),但两组间生殖激素各项检查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C抵抗患者体重、BMI、血压、多毛评分、CRP、胰岛素抵抗和窦卵泡数等指标显著增高,临床上PCOS患者进行CC促排卵治疗时因综合考虑患者临床特征,减少不必要的无效治疗.

    作者:陆月红;夏舟岚;陈惠娟;马英英;李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肾周血肿的诊治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预防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6年8月的1259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出现症状性肾周血肿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18例肾周血肿患者中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尿路感染11例,其中女15例,男3例.结果:均经B超及CT检查确诊肾周血肿.血肿分别位于肾脏后外侧8例和肾脏腹侧及下极10例.血肿深度2.6~15.3 cm(平均5.2 cm).1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7~14 d后,血肿相关临床症状逐渐消失.5例行血肿穿刺抽液并置管引流,15d后逐渐痊愈,2例行开放手术清除血肿;36d后逐渐痊愈.结论:女性、糖尿病、尿路感染、结石体积大、手术时间长、感染性结石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肾周血肿的危险因素,术前充分准备和有效抗感染及术中提高碎石技巧和使用大口径输尿管通道鞘、低压灌注、缩短手术时间、分期手术等是减少肾周血肿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天;孙祥宙;李逊;何永忠;赖德辉;杨炜青;谢清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添加治疗对多发性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评估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以及添加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骨化三醇]口服对于MS预防复发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组60例和健康组68例,评估统计两组性别、年龄、25?(OH)D3水平的差异.同时将60例MS患者随机分成激素治疗组和添加治疗组,每组30例,添加治疗组在激素治疗组的基础上添加骨化三醇胶丸口服,在治疗6、12、24个月后对两组进行EDSS分值评估,在24个月后统计复发次数以及复发时间间隔.结果:患者组与健康组血清25?(OH)D3水平分别为(18.75±8.35)nmol/L和(23.28±9.31)nmol/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激素治疗组与添加治疗组在复发次数(P<0.01)、复发时间间隔(P<0.05)、EDSS分值(24月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而EDSS分值(6个月后)(P=0.457)、EDSS分值(12个月后)(P=0.11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人群.添加骨化三醇有助于防治MS复发,延长复发时间间隔,维持较长时间口服有助于延缓疾病残疾进展.

    作者:罗高权;刘玲;李鸥;项薇;武肖娜;黎春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