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环;陈欣林;郑嘉坤;叶健滨;郑少玲;林贤雪;何满满;张玉明;石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以关节软骨逐渐丧失为特征,伴骨赘形成、软骨下骨重构、关节炎症等[1].是中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常见原因,随着膝关节疼痛加重和功能逐渐丧失,可导致残疾,做成显著医疗及经济负担[2].然而KOA无根治方法,治疗的主要的目标是改善疼痛、僵硬等症状,减轻关节的炎症、损伤及破坏[3];目前治疗有多种:物理治疗,但疗效常不确切;长期口服NSAIDs不良反应大、易致消化道出血;外科手术有风险及远期疗效难以权衡、费用高昂等缺点[4];关节腔注射疗法,如注射激素有明显抗炎消肿作用,但反复激素作腔内注射可加剧关节软骨损害、加重症状[5].而注射玻璃酸钠主要起润滑作用,无消炎作用,炎性症状明显时疗效较差,国际骨性关节炎研究学会已不推荐其用于治疗KOA[6];故KOA的注射疗法需进一步改进.近年来臭氧治疗在肌肉骨骼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包括脊柱退行性疾病、肩关节疾病、KOA等,但臭氧治疗KOA的疗效证据仍相当有限,且方法不一.本研究探讨臭氧在KOA的治疗方法:臭氧关节腔灌洗术,并根据中医针灸理论,结合臭氧穴位注射;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潘略韬;邱鹏程;刘剑芬;梁国滔;朱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入选符合入选标准的AECOPD患者70例,根据痰细菌培养是否阳性将AECOPD患者分为2组:感染组和加重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并完成肺功能、胸片、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SAA、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比较3组间SAA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SAA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判别效率.结果 SAA在2组AECOPD患者中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感染组显著高于加重组;SAA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2,当SAA取界值72.10 mg/L时,灵敏度为94.29%,特异度为65.71%.结论 SAA在AECOPD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合并细菌感染时升高更显著,是AECOPD非特异性炎症及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之一.
作者:黎艳聪;张杰斯;郭超文;袁健志;李付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临床及微生物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某中心发生粒缺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粒缺伴发热512例次;粒缺持续时间、严重粒缺、体能状况差、90 d内有抗生素暴露史及中心静脉置管是粒缺伴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感染部位328例(64.06%),不明原因发热(FUO)184例(35.94%).微生物中革兰阴性菌占64.35%,革兰阳性菌(23.61%)和真菌(12.04%),共检出57株耐药菌.肺部感染病死率高于FUO(P<0.005),肺部感染与血流感染(P>0.25)、血流感染与FUO(P>0.1)间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多种因素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粒缺伴发热密切相关,肺部感染为常见并是主要致死原因.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且耐药率高.了解这类患者流行病学动态,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亮;司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随着免疫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免疫检验点将逐渐成为新的视点,在促进肿瘤逃逸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了新型免疫治疗的发展,主要包括CTLA-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D152)和PD-1/PD-L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CD279;programmed death-ligand 1,CD274/B7-H1)的免疫检验点的研究[1-2].传统的抗肿瘤治疗,如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的目的都是杀死癌细胞,然而,抗肿瘤治疗的疗效不仅取决于它们对于肿瘤细胞的直接效应,还取决于宿主细胞免疫系统的脱靶效应.
作者:方捷迪;周琴;王晓星;易慕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 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好发于下肢股腘动脉和膝下动脉,未经正规、有效治疗,终进展为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ASO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年龄大于70岁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5%~20%[1].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 ,POBA)通过球囊或配合支架,扩张狭窄或闭塞段,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但术后1年再狭窄率高达40%~60%[2-3],往往需要二次手术治疗.近年来,基于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的新技术开始应用于ASO和POBA术后再狭窄,正逐渐成为下肢动脉疾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作者:孙利坤;王兵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利用MRI影像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椎间盘退变与硬膜囊横截断面积(DSCA)的关系.方法 抽取91例中央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LSS组,同时选取9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MRI测量腰椎间盘退变和DSCA,根据Pfirrmann方法将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结果 LSS组的椎间盘退变和年龄无相关性;两组的下腰椎重度退变椎间盘比例均高于L2/3节段,在L4/5、L5/S1节段的重度退变椎间盘比例,LSS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重度退变椎间盘组和轻度退变椎间盘组的DSCA比较,LSS组仅在L2/3、L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各节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L4/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比正常人更严重,硬膜囊横截断面积和椎间盘退变无相关性,在L2/3、L3/4节段硬膜囊横截断面积随椎间盘退变严重而变小.
作者:刘湘;王锋;赵晓东;袁智锐;季伟;王吉兴;龙耀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早期临床X线表现,评价其应用特点.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0~71岁,平均41.6岁.术后即刻、1、2、4、6、8周、3、6个月依X线片计算医用硫酸钙降解率.结果 术后1周,约69%残留;2周,约53%残留;4周,约26%残留;6周,约7%残留;8周,未见明确显影.骨痂初现时间为3~9周,平均(6.5±1.6)周,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为8~24周,平均(15.0±5.2)周,未见骨折不愈合.1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伤口分别在术后7、10 d出现暗红色黏稠液体,后者后外侧伤口细菌培养为溶血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创伤性骨折治疗中,医用硫酸钙降解速度较快,应用于表浅部位须谨慎.
作者:王硕;马剑雄;马信龙;杜育任;雪原;黄洪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122例多汗症患者,男63,女59例,将患者分成A组及C组,每组各61例.A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C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T0)、麻醉完成时(T1)、切皮时(T2)、电凝切断T4交感神经干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T2 h、T4 h、T8 h、T12 h、T24 h)VAS评分、术后咽喉不适等.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同C组相比,T0-T4的HR、MAP和SpO2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咽喉不适、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优于C组;术后VAS评分T2 h、T4 h、T8 h、T12 h,A组优于C组(P<0.05),T24 h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作者:李辉;徐金东;王庆;谢亮;田单;朱亮先;曾丽蓉;王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检测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腺样体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5例(研究组),腺样体肥大但无中耳炎的患儿34例(对照组),手术切除腺样体,用相应的荧光抗体标记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儿童腺样体中的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在HA/OME组中,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8.97%)、CD3+CD8+T细胞(4.27%)、CD3+CD8+Fas+T细胞(1.24%)、CD19+Fas+B细胞(3.23%)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HA组CD3+CD4+T细胞(6.37%)、CD3+CD8+T细胞(3.61%)、CD3+CD8+Fas+T细胞(0.80%)、CD19+Fas+B细胞(2.68%)所占比例.在HA/OME组中CD3+CD4+CD69+T细胞(1.29%)、CD3+CD4+HLA-DR+T细胞(0.61%)、CD3+CD8+CD69+T细胞(1.39%)、CD3+CD8+HLA-DR+T细胞(0.09%)、CD19+CD69+B细胞(2.07%)、CD19+CD62L+B细胞(0.21%)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HA组的CD3+CD4+CD69+T细胞(1.94%)、CD3+CD4+HLA-DR+T细胞(0.84%)、CD3+CD8+CD69+T细胞(2.08%)、CD3+CD8+HLA-DR+T细胞(0.18%)、CD19+CD69+B细胞(3.98%)、CD19+CD62L+B细胞(0.46%)占比.结论 肥大性腺样体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局部淋巴细胞比例改变,免疫功能失调,这可能与中耳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柳荫;杨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造血系统是指机体内制造血液的系统,包括造血器官和造血细胞.造血系统肿瘤包括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近年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造血系统肿瘤与某些基因密切相关.癌变的生物学基础是癌基因被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出现增殖和凋亡异常.与造血系统肿瘤密切相关的癌基因有pim-2、c-kit、BMI-1、ras、C-abl等.本研究从基因、染色体等分子层面进行分析,对各类肿瘤基因和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帮助.本文就造血系统相关肿瘤的研究如下.
作者:周小东;雷行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使用戈舍瑞林对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80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闭经情况及月经复潮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月经复潮率分别为90%和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治疗期间,血清雌二醇(E2)水平逐步下降至绝经后水平,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也均明显降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血清雌二醇(E2)水平逐步下降,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则明显上升.结论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使用戈舍瑞林,可有效地保护患者卵巢功能,增加月经复潮的比率,并缩短正常月经恢复时间.
作者:方丽兰;余更生;李晓平;林秀欣;邓文静;周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揭示miR-22-3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76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3p的表达,统计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的关系;生长曲线实验检测miR-22-3p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在线软件Targetscan预测miR-22-3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及qRT-PCR进行验证.结果 miR-22-3p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增加其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Targetscan预测到AEG-1为miR-22-3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析与qRT-PCR证实miR-22-3p可与AEG-13′UTR结合,并可抑制A549细胞中AEG-1的表达.结论 miR-22-3p可能通过靶向AEG-1抑制NSCLC细胞增殖.
作者:常永梅;颜文森;江小运;孙聪;刘庆峰;王钧;王明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高果糖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的机制及非诺贝特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和非诺贝特组[高果糖喂养第8周后给予非诺贝特30 mg/(kg·d)],喂养12周后处死大鼠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游离甘油三酯(TG)及肝脏TG含量;测定脂肪酸合酶(Fas)、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的表达,自噬相关蛋白自噬相关基因(Atg7)、酵母自噬相关蛋白6同系物(beclin1)、自噬标记轻链蛋白3(LC3)及自噬相关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非诺贝特组相比,高果糖组的血AST、血TC、血游离TG及肝TG均显著增高(均P<0.01).与对照组和非诺贝特组比较,高果糖组大鼠的肝内Fas、Bip、mTOR表达增加,Atg7、beclin1、LC3表达降低.结论 长期高果糖喂养引起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及肝细胞损伤,并伴有肝脏内质网应激及自噬改变,非诺贝特治疗可改善高果糖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和肝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非诺贝特影响Fas并改善肝脏内质网应激及自噬有关.
作者:李洋;高哲;任路平;张璞;宋光耀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穿孔(perforated peptic ulcers,PPUs)后腹腔内不同粘附度的脓苔对开腹修补(open repair,OR)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laparoscopic repair,LR)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盆腔内脓苔粘附度分为一、二、三级,分别对比这三种级别脓苔粘附度对应的OR和LR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首次排便或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术后放弃治疗率等.结果 OR组脓苔粘附度一级78例,二级46例,三级29例;LR组脓苔粘附度一级71例,二级39例,三级15例.脓苔一级中,LR组除术后放弃治疗率与OR组相比无差异外(P值为0.209),在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均要小于OR组(P值分别为0.000、0.000、0.015、0.000、0.000、0.000、0.043).脓苔二级中,LR与OR组对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放弃治疗率方面差别不显著外(P值分别0.196、0.358),在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均小于OR组(P值分别为0.000、0.033、0.000、0.000、0.001、0.028).在脓苔三级患者,LR在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大于开腹组(P<0.05),在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异常愈合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转ICU例数、术后放弃治疗率方面与OR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为0.003、0.024、0.002).结论 一级脓苔情况下LR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二级脓苔情况下,LR相对于开腹仍有诸多优势;三级脓苔情况下LR有可能劣于OR手术.
作者:李建国;胡芳;谢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住院患者中隐性糖尿病患者筛查方法的效率及经济效能.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选择合适的住院患者:要求成年人(年龄≥18周岁),因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除外,排除半年内有过输血史者;利用患者血细胞计数常规检查的标本进行随机HbA1C的检测,以HbA1C的水平为诊断依据,筛查出隐性糖尿病患者.结果 共检测HbA1C 1012例,其中入院前已知糖尿病患者78例,从未诊断过糖尿病者934例;在这934例患者中,按照HbA1C≥6.5%(48 mmol/mol)作为诊断标准,共筛查出隐性糖尿病患者51例,住院患者中隐性糖尿病患病率约为5.46%,平均每筛查出一名隐性糖尿病患者花费1098元.结论 HbA1C作为一项方便、经济的筛查指标,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诊断效率;及时发现早期患者,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
作者:彭海林;金梅;钱锦;黄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胸腺移植(TT)合并CD4--DLI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T细胞重建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单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组),造血干细胞移植+胸腺移植(TT组),造血干细胞移植+胸腺移植+去CD4+T细胞的供体淋巴细胞输注(CD4--DLI组).移植前1 d,对小鼠进行致死剂量的放疗处理.移植当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为C57BL/6小鼠.移植处理后5d、2周、4周、3个月分别处死小鼠,取小鼠外周血和脾脏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抗原,T细胞受体,初始T细胞,细胞内因子;HE染色观察供体胸腺的发育情况.结果 TT和CD4--DLI不会影响彼此对T细胞重建的作用;TT合并CD4--DLI能够通过胸腺依赖和胸腺非依赖两种途径加快CD4+和CD8+T细胞数目的重建、扩大初始CD4+和CD8+T细胞库、加快T细胞功能的重建,并且对TCR库和胸腺没有副作用.结论 :TT合并CD4--DLI可以加快allo-HSCT后T细胞重建.
作者:秦建环;陈欣林;郑嘉坤;叶健滨;郑少玲;林贤雪;何满满;张玉明;石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周围神经两断端严重缺损时,不及时治疗将引起不可逆转的终身残疾[1].目前治疗神经缺损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但面临移植神经匹配困难、供区感觉功能丧失等问题.异体神经移植主要用于修复长节段神经缺损,但术后需用免疫抑制剂,增加患者感染炎症的机会.鉴于神经移植存在限制,因此制备人工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制备神经导管的材料、导管微结构和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董兰兰;乌日开西·艾依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亚穆罕默德·阿力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下调对胶质瘤细胞系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印迹观察胶质瘤LN229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中HMGB1的表达,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实验组用RAGE受体阻断剂FPS-ZM1处理,用同样方法检测上述处理后细胞系中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其表达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选取30只Nu/Nu裸鼠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裸鼠左侧背部相同部位注射上述2种细胞系,于注射后连续6周,共计6次测量裸鼠背部移植瘤体积大小,体积变化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HMGB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与对照组细胞系相比,实验组细胞系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接种对照组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验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HMGB1蛋白可能通过RAGE受体参与胶质瘤的生长与侵袭,RAGE受体阻滞剂FPS-ZM1可以明显地降低HMGB1蛋白的表达,抑制移植瘤体积的增长,有望用于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王新军;杨卓;杨如意;周少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浮舰蛋白-1(Flotillin-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经病理科证实的NSCLC及癌旁组织各87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癌与癌旁组织的Flotillin-1蛋白表达并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不同患者的Flotillin-1蛋白表达.结果 NSCLC组的Flotillin-1阳性率为88.51%,显著高于癌旁组的27.59%.不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的NSCLC组织中Flotillin-1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Flotillin-1低表达的NSCLC患者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分别为(4.6±0.5)年、(5.7±0.4)年,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的(1.7±0.2)年、(2.2±0.3)年.结论 Flotillin-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汉琮;陈乾华;杨晓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症状不典型非ST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早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经急诊确诊并入院的248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按照心电图改变分为NSTE-ACS和STE-ACS组,分别记录其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吸烟史、就诊症状、是否表现为胸痛、从发病到就诊时间(院前时间)、从就诊到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或溶栓等治疗的时间(急诊时间)、28 d是否死亡,如果死亡则记录发病至死亡的时间(生存时间);记录患者来急诊即接受的检查的结果,包括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MYOCTNI)、D-二聚体、NT-proBNP、LVEF等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同时建立Cox回归模型,并绘制生存曲线,以分析NT-proBNP和LVEF对心梗后早期预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对NSTE-ACS和STE-ACS组分析发现,NSTE-ACS组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比例低于后者(33.6%vs.70.1%,P=0.003),院前时间长于后者(67.92±116.89 vs.30.65±55.59,P=0.006),CTNI(4.37±12.53 vs.9.62±18.00,P=0.011)和LVEF(53.51±14.51 vs.56.26±12.30,P=0.019)低于后者,NT-proBNP高于后者(2288.37±4612.10 vs.1506.84±1722.51,P=0.038),而病死率高于前者(15.3%vs.6.8%,P=0.036).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提示LVEF与28 d病死率负相关(B=-0.097,P=0.022),ROC曲线下面积0.783,NT-proBNP与LVEF进行拟合后绘制ROC曲线下面积0.901,提示评价效果优于单一因素.且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263,P=0.001),Cox回归模型生存曲线提示LVEF(B=0.401,P=0.045)越大,生存时间越长,NT-proBNP(B=0.00,P=0.931)与生存时间无关.结论 联合LVEF和NT-proBNP检测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对症状不典型的NSTE-ACS患者的危险程度作出评估,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艳军;王华荣;李富利;于健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