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刘睿;邢玉;李荣;王竞

关键词: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托伐普坦, 急性,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门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分为常规组(单数)、治疗组(双数),每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观察患者血浆ET(内皮素)、BNP(脑钠肽)水平变化,评估用药前后患者心功能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血浆内皮素、脑钠肽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患者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7.0%,明显低于常规组16.3%,治疗组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高(P<0.05).结论 临床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时,使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好、用药安全性高.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颈围在社区50岁以上人群诊断中心性肥胖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颈围在社区人群诊断中心性肥胖的准确性及其切点.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采用横断面普查设计对广州市石牌社区50岁以上的原始居民(n=1494)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测量身高、体质量、颈围和腰围,中心性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颈围诊断中心性肥胖及超重的准确性及佳切点通过绘制ROC曲线来评价.结果 1473例数据完整者中位年龄为61(55~68)岁,颈围与腰围及体质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639和0.565(均P<0.001).颈围在男性人群中诊断中心性肥胖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95%CI:0.855~0.909,P<0.0001),佳切点值分别为38.5 c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2%和85.4%).颈围在女性人群中诊断中心性肥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95%CI:0.824~0.872,P<0.0001),其佳切点值分别为33.4 c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8%和69.4%).结论 在该社区50岁以上人群,颈围与中心性肥胖密切相关,其诊断中心性肥胖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腰围和体质指数的替代指标.

    作者:林硕;胡丽;李晓峰;曾龙驿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α-烯醇化酶联合CYFRA21-1、CA125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恶性胸腔积液、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α-烯醇化酶(ENO1)、CYFRA21-1、CA125浓度,探讨胸腔积液ENO1联合血清CYFRA21-1、CA125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胸腔积液ENO1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浓度,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YFRA21-1浓度,计算ENO1联合CYFRA21-1、CA125在3组胸腔积液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恶性胸腔积液组的ENO1浓度显著升高(P<0.001),ENO1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与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NO1联合血清CYFRA21-1、CA125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和74%、98%和48%.结论 ENO1浓度在恶性胸腔积液中升高,ENO1联合血清CYFRA21-1、CA125检测可提高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

    作者:李汝芳;张剑青;王旭明;武江海;冯家钢;赵芝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卡维地洛的使用与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改善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的使用与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改善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随访调查2010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接受治疗的15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5年内生存状况.收集并整理患者电子病历和随访资料,按照不同治疗药物分成卡维地洛组和普萘洛尔组,比较两组的基线、治疗及随访资料,绘制生存曲线表示两组患者累计生存率的变化,采用COX回归法分析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生存状况的因素.结果 卡维地洛组的年龄、BMI、肿静脉压力梯度(HVPG)下降值、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普萘洛尔组,上消化道静脉破裂再出血率低于普萘洛尔组(P<0.05);Kaplan Meier生存函数显示卡维地洛组患者的累计生存率高于普萘洛尔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腹水患者服用卡维地洛为生存的保护性因素,危险度比[RR=0.714,95%CI(0.565~0.902),P=0.013].结论 卡维地洛能显著缓解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静脉破裂出血和腹水状况,相比普洛萘尔能有效降低肝脏相关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红艳;王果;王壮;柯伟良;余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Narcotrend监测下静注利多卡因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监测下静注利多卡因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L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作为负荷量,随后以2 m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S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采用NT监测麻醉镇静深度,麻醉方式为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1),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量,苏醒时间(T2),术后0.5 h(T3),4 h(T4),24 h(T5)静息时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发生率,利多卡因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T1、T2和丙泊酚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S组(P<0.05).静息时VAS评分T3,T4时L组低于S组(P<0.05),而T5无明显差异.咽喉疼痛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S组(P<0.05).L组未见利多卡因不良反应.结论 Narcotrend监测下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宫腔镜手术.

    作者:汪华新;詹丽英;彭璇;肖业达;贾强;赵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双特异性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一类可以同时结合2个不同抗原的人工蛋白,早在20世纪90年代, BsAb就开始被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领域[1],一度由于临床试验的失败而出现停滞[2].21世纪初,由于DNA重组技术的出现,BsAb的研究再次被启动[3].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卡妥索单抗(Catumaxomab,抗EpCAM × 抗CD3)和Blinatumomab(抗CD19 ×抗CD3)2种BsAbs被批准作为正式治疗肿瘤的药物,前者用于治疗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阳性肿瘤导致的恶性腹水患者,后者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Ph-)的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4].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和抗体工程技术的进步,更多与肿瘤相关的治疗靶点被发掘出来用以构建出针对相应肿瘤靶点的BsAb,显示出了BsAb在肿瘤诊治方面的巨大潜力.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妍;付凯飞;周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2000-2016年广东地区部分葡萄胎病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广东地区葡萄胎的病理类型构成特点.方法 对广东地区2000-2016年间的432例葡萄胎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00年以前该地区葡萄胎病例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432例葡萄胎中,部分性葡萄胎占葡萄胎总例数的75.9%,较2000年之前明显增多,以21~25岁年龄组的构成比高;停经天数与90年代相比明显减少,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增多;阴道流血仍然是常见的伴随症状;有妊娠史是无妊娠史葡萄胎发病的15.7倍,经产者葡萄胎发病是0产者的1.4倍,有人流史葡萄胎的发病是无人流史者的2.8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0年以来至今广东地区葡萄胎发病以部分性葡萄胎为主;确诊时间提早,21~25岁年龄段人群居多;既往妊娠经历是广东葡萄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孙东瑾;安建虹;陈清;申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联合应用热毒宁和阿昔洛韦的疗效

    目的 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应用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病房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7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患儿95例为常规治疗组,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的患儿7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淋巴结缩小、肝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病程和发热、咽颊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和眼睑浮肿构成比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两组间患儿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热毒宁+阿昔洛韦)和常规治疗组(阿昔洛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白细胞、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LDH出院前仍有不同程度增高,分别(355.63±116.89)U/L和(347.79±106.74)U/L.其中,观察组退热时间为(2.97±2.56)d,淋巴结缩小时间(9.08±1.54)d,肝功能恢复时间为(8.67±2.35)d,白细胞恢复时间(6.76±2.96)d,住院时间(11.10±3.00)d,较常规治疗组能明显缩短,分别为(4.38±2.70)d,(10.48±3.62)d,(11.50±3.71)d,(9.15±3.24)d,住院时间(12.32±3.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两组治疗后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肝功能损害指标和乳酸脱氢酶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降低.热毒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患儿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缩短患儿发热、淋巴结缩小时间和白细胞恢复时间,特别是伴有肝功能损害患儿能缩短其恢复时间,临床应用安全,可作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作者:陈俊;季鹏;赵劭懂;张琴;江涛;缪红军;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自噬与血管重塑的相关性研究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降解途径,普遍存在于细胞内,对细胞维持自身稳态十分重要[1-2].正常机体内存在基础水平的自噬,有助于细胞代谢及细胞器的循环利用;在某些特定病理环境中,如大量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产生,导致异常自噬,如自噬抑制或自噬过度等,从而打破机体平衡状态导致疾病发生发展[3].自噬除了在能量代谢中扮演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也参与调控了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细胞分化及表型转化相关通路.同样在VSMCs中,也面临一系列功能改变,包括细胞体积增大,增殖能力增强,基因表达模式改变等等[4].有研究报道,自噬参与血管壁内中外三层膜的病理变化,与血管重塑密切相关[1],本文就自噬与血管重塑的概念及其二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罗丹;王昌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收集根治目的下螺旋断层放疗配合同期化疗或序贯化疗的局部晚期或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病例共62例,对相关放射剂量体积资料和治疗毒性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4.2%,均为3级,无4~5级毒性.化疗方式、食管中位剂量、食管V25、V55是3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结合ROC曲线及临床实际,序贯化疗、食管中位剂量<49 Gy、食管V25<64%、V55<33%、V60<15%,与3度放射性食管炎低发生率相关.其中,食管V55预测价值较好(AUC=0.863),以33%作为佳截断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7%、83.0%.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模式下,局部晚期或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急性重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与其他放疗技术相似,应综合分析各参数优化放疗计划.

    作者:王彦;李志强;钟毓;张晋建;文婷;徐艳红;贾峻嵩;陈静;黎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重型高原肺水肿的疗效

    本研究对重症高原肺水肿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观察发现与常规药物治疗患者相比,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高原肺水肿患者双肺啰音消失更快,胸片示肺水肿完全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机械通气率降低.因此,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在重症高原肺水肿效果良好,较常规药物治疗能更快地缓解症状,且舒适性更好,值得在高原地区推广.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是当人们快速进入高原地区时,由于机体对高原低压缺氧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代偿失调所引起的特发性疾病,是高原病中常见的急、危重症.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heated 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oxygen therapy ,HFNC)是由鼻导管吸氧演变而来,国外在新生儿及儿童患者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1],但目前在高原肺水肿使用的证据还很有限.

    作者:妥亚军;侯滨;侯学智;多杰;顾玉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rAAV1介导的SER CA2a基因转移对犬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重组1型腺相关病毒(rAAV1)介导的SERCA2a基因转移对心力衰竭(HF)犬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20只健康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HF组、HF+EGFP组和HF+SERCA2a组,检测各组犬心功能,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MMP-9表达.结果 HF组和HF+EGFP组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F+SERCA2a组,而射血分数(EF)明显低于对照组和HF+SERCA2a组(P<0.05);HF组和HF+EGFP组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和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明显低于对照组和HF+SER-CA2a组,而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F+SERCA2a组(P<0.05);HF+SERCA2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HF组和HF+EGFP组(P<0.05);HF+SERCA2a组MMP-9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AAV1介导的SER CA2a基因转移能有效改善HF犬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下调MMP-9表达有关.

    作者:黄志文;田丽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烧伤应激大鼠脑组织代谢物的多体素磁共振波谱动态分析

    目的 采用多体素磁共振波谱(MRS)定量分析烧伤应激大鼠模型脑额叶及尾状核组织代谢物,提高对严重烧伤应激早期脑损害的认识.方法 选用3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原则分成7组:对照组及烧伤后3、6、12、18、24及48 h组,每组5只.烧伤各组采用改良的walker&Mason标准大鼠烧伤模型制备方法,建立20%深Ⅱ度大鼠烧伤应激模型,在相应时间点行大鼠颅脑多体素磁共振波谱检查,主要观测大鼠颅脑双侧额叶及尾状核Cho/Cr、NAA/Cr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烧伤组大鼠脑组织和NAA/Cr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烧伤时间之间大鼠脑组织NAA/Cr值、Cho/Cr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额叶NAA/Cr值水平显著低于尾状核NAA/Cr值水平(P<0.01),额叶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尾状核Cho/Cr值水平(P<0.01);大鼠左侧和右侧脑组织NAA/Cr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大鼠右侧脑组织Cho/Cr值水平显著高于左侧水平(P=0.018).结论 大鼠烧伤应激早期出现脑损害,多体素磁共振波谱能早期观测到多个代谢物指标异常,并部分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皮厚山;陈自谦;王晓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Urocortin I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鼠心心功能及细胞ATP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索Urocortin I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鼠心心功能及细胞ATP含量的影响.方法 实验一: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正常组(N1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Urocortin I预处理组(U1组)、5-羟葵酸(5-HD)+Urocortin I组(HU1组).N1组平衡灌注155 min;IR组缺血40 min后复灌60 min;U1组缺血前给予Urocortin I 30 min;HU1组Urocortin I预处理前给予5-HD 5 min.观察各组鼠心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力LVDEP及左心室内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dp/dtmax)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实验二:将分离培养后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2组)、缺氧复氧组(HR组)、Urocortin I预处理组(U2组)、5-HD+Urocortin I组(HU2组).除N2组持续培养155 min外,余各组均缺氧40 min后复氧60 min.U2组缺氧前给予Urocortin I 30 min;HU2组Urocortin I预处理前给予5-HD 5 min.于复氧末检测心肌细胞ATP含量.结果 Urocortin I预处理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HR、LVDP、dp/dt的下降及LVEDP的升高,并能保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ATP的含量,维持心肌超微结构的稳定.结论 Urocortin I不仅可增强离体鼠心心脏收缩功能,而且可通过开放mitoKATP保存心肌细胞ATP含量,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脏功能.

    作者:刘为;顾燕;田伟;张琳;李佳;邓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血清GDF-15、TNF-α、cTnI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术期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有肌钙蛋白I(cTnI)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选取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CHD合并PAH成人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组手术开始至主动脉阻断前吸入1MAC的七氟醚20 min,随后予以10 min洗脱期,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2 h(T1)、12 h(T2)和24 h(T3)、术后7 d(T4)采集桡动脉血,测定GDF-15、TNF-α、cTnI浓度.记录心脏自动复跳率、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术前及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 d PASP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S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GDF-15浓度均升高,TNF-α、cTnI浓度均降低(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1~3时GDF-15、TNF-α、cTnI浓度均升高,两组T4时GDF-15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可能通过促进GDF-15的表达,抑制TNF-α的表达减轻CHD合并PAH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邵春晓;王瑞婷;贺克强;凡小庆;潘建辉;柴小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反应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反应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行单纯全麻.检测麻醉前(T0)、手术开始30 min(T1)、术毕(T2)、术后6 h(T3)的血清IL-6和IL-10浓度,记录两组术后2、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统计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PCIA泵按压次数和背景输注总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2、T3时血清IL-6浓度明显降低,而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12、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PCIA泵按压次数及背景输注总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明显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和增强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梁大顺;廖历兴;曹金良;蔡彩蝶;文珠仁;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肺肿块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超声声像分析

    目的 分析肺肿块超声引导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结果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及超声检查在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9例经X线及CT检查发现的周围型肺部肿块及中央型肿块伴肺实变患者应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分析患者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穿刺活检成功率,穿刺并发症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09例穿刺活检者,周围型肿块98例,中央型肿块伴肺实变9例,其中恶性病变81例(74.3%),良性病变26例(23.9%),2例不能成功取材(1.8%),余107例患者均一次取材成功(98.2%).109例穿刺患者中,5例出现咯血(4.5%),其他无不适.超声声像图表现:良性病变多边界清楚、回声均匀,恶性病变多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χ2=2.422,P<0.05),但二者有一定交叉;恶性肿块较良性肿块大(t=1.58,P<0.05),但良恶性病变径线比较有一定交叉;恶性病变血流多较丰富而良性病变多为少血供或无血供(χ2=8.471,P<0.05),但二者也有一定交叉.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肺肿块穿刺活检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对确定病理分型具有重要意义.超声声像图在肺周围型肿块及伴实变中央型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莫泽来;符少清;吴汤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4 h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65例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狭窄组,142例无明显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将狭窄组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所有患者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观察,记录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动态脉压.结果 颅内动脉狭窄组动态脉压[(73.02±10.86)mmHg]显著高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的对照组[(59.63±12.96)mmHg,P<0.01];中度狭窄组动态脉压[(69.73±9.3)mmHg]显著高于无狭窄的对照组[(59.63±12.96)mmHg,P<0.01];重度狭窄组动态脉压[(77.36±7.94)mmHg]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69.73±9.3)mmHg,P<0.05];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独立相关(OR值为1.092).结论 动态脉压与颅内动脉狭窄及其狭窄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动态脉压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吴钟华;蒋超超;苏强;龙连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长期饮用碳酸饮料诱发特发性高钙尿症及骨质疏松骨折1例

    患者男,37岁,2015年4月11日夜不慎摔倒,右侧臀部着地,致腰及右髋部疼痛伴活动明显受限9h后,送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就诊.行腰椎及髋关节平片检查提示:(1)右股骨颈骨折,未排病理性;(2)腰椎退行性变,L5椎弓峡部崩裂未排,L2/3、L5/S1椎间盘突出未排(图1).入科时检查:肾无叩击痛,右髋部皮肤颜色正常,腰部稍疼痛;右髋部稍肿胀,疼痛感明显,右髋部压痛(+),右下肢纵轴叩击痛(+),右下肢未能配合检查,患肢各足趾感觉血运及活动均可.个人史:患者在15年前即对乐成瘾,每天保持平均3L的饮用量.治疗经过:4月12日辅助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20.65 × 109/L;钾:3.02 mmol/L、葡萄糖:8.31 mmol/L、碱性磷酸酶:686 U/L;CRP:28.5 mg/L;尿葡萄糖:2+;4月13日复查,钾:2.87 mmol/L;葡萄糖:6.37 mmol/L;胸片提示:考虑左上肺肺不张,左肺慢性炎症和纤维变,左侧胸膜增厚和胸腔少量积液.双髋关节CT提示:(1)右股骨颈骨折;(2)双髋骨质疏松,并双股骨头关节面下囊变可能.(3)右侧股骨头颈元明显占位病变征象(图2).建议患者暂时不接受手术治疗.

    作者:洪郭驹;何伟;陈雷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剂量氯胺酮对食道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炎症介质及术后抑郁样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食道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炎症介质及术后抑郁样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氯胺酮组(K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给予氯胺酮和生理盐水0.5 mg/kg,然后0.25 mg/(kg·h)泵注30 min.观察不同时间点TNF-α、IL-6、IL-10浓度及PHQ-9评分.结果 K组术后5 d PHQ-9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与C组比较,K组术后5 d PHQ-9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浓度T1之后均明显上升(P<0.05);与C组比较,K组T2、T3时相TNF-α、IL-6、IL-10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能明显改善食道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抑郁样情绪,对单肺通气期间炎症介质TNF-α、IL-6、IL-10浓度影响不明显.

    作者:代俊超;王晓斌;王茂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喉源性咳嗽各证型发病特点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对喉源性咳嗽各证型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为喉源性咳嗽的分型诊断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搜集喉源性咳嗽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资料,填写调查问卷表.结果 (1)4组证型中,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与风邪犯肺型比较,其发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对各证型的发病时间进行分析,虚火旺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对各证型的病程进行分析,脾虚痰浊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对各证型的病情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脾虚痰浊型及脾虚痰浊型与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对各证型关于鼻变态反应及眼变态反应伴随发生率进行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对痰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对异物感进行分析,风邪犯肺型与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及脾虚痰浊型与阴虚火旺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喉源性咳嗽以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与风邪犯肺型常见,其次为脾虚痰浊型,阴虚火旺型少见.风邪犯肺型咳嗽以晚上为主,病程多<1个月,伴有痰,无咽异物感或偶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稍受影响.卫表不固、禀质特异型咳嗽以上午为主,病程多在3个月~1年,少痰或无痰,无咽异物感或偶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稍受影响.阴虚火旺型咳嗽不定时,病程多>1年,伴有痰,有咽异物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或受严重影响.脾虚痰浊型咳嗽以上午为主,病程多>1年,多痰,有咽异物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作者:张勉;陈潇;黄卓燕;高阳;李艺;莫绍毅;谢勇;郑琴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